路林明:农牧区星火带头人

10.01.2018  08:30

  青海新闻网讯 新年伊始,海南藏族自治州共和县铁盖乡哈汗土亥村的共和林明獭兔养殖专业合作社内人头攒动,一派喜庆气氛。

  哈汗土亥村党支部书记刘文全说,合作社成立于2013年12月,注册资本60万元,入股成员14人,工作人员有11人。全村共有56户,这已经是第二次分红了。同时,今年合作社根据村民实际,建议将周期短、见效快、效益高的獭兔养殖引进农户的家里,选择向有意向、头脑灵活的贫困户家庭免费发放10只獭兔苗,并采用“合作社+农户”的帮扶模式,带动全村獭兔养殖产业发展壮大,让贫困户受益。

  分红仪式结束后,院落中安静了下来。走进合作社理事长路林明的办公室,墙上大红色的“青春激扬的共青团企业发展的主力军”的团支部形象栏格外引人注目。

  路林明的合作社已成为集獭兔养殖、加工、销售及饲料种植、饲料加工为一体的集体经济合作社,成员个体不承担母兔饲养、小兔护理、养殖疫病、出栏销售等等的风险,大大提升了成员的抗风险能力,从而大幅度提高了大家参与养殖的经济效益。解决了个体难以干成的事情,发挥了示范带头作用,收到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在刚刚过去的一年中,合作社销售的獭兔肉和獭兔皮制品,收益达到了180万元。因此,路林明被共青团共和县委授予“农牧区星火带头人”。

  哈汗土亥,一个贫瘠的村子,人均耕地少,由于土地盐碱化或沙漠化比较严重,单靠种地很难改变贫困落后的面貌。路林明,这位80后的小伙子,从小就在村子里长大,也见过世面,决心带领村民一同走共同富裕的路子。

  共和林明獭兔养殖专业合作社成立后,实行“入社自愿、退社自由、互惠互利”的原则,由农户自愿申请入社或退社,将大家的心凝聚到了一起。引进獭兔,开始繁育养殖,并整合了村民的耕地,种植饲草料、苜蓿草等,就地解决了獭兔的食物问题。

  在路林明看来,合作社这些年能逐步发展壮大,最主要的原因还在于共和县扶贫、农牧、科技等部门的大力支持。在强有力的经济和技术的支撑下,紧紧围绕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农村繁荣的目标,创新思路,抢抓机遇,扎实工作,争创一流,贯彻落实各项惠农政策,不但使合作社效益年增数十万元,而且带动全村经济蓬勃发展。

  事例,就是最好的证明— —村民魏存不仅拿到了分红的收益,他还利用空闲的时间外出务工。去年,在塔拉滩的光伏产业园,他每天能有120元的收入,几个月下来,也挣了近两万元钱,脱贫是不成问题了。

  69岁的村民关生寿多年前因一次车祸,造成了肢体残疾。孩子们分家后都外出打工了,家中只有他和老伴两个人。妻子常年生病在炕,家中没有了任何劳动力。于是,经济收入成了一个极大的问题。他说,两年来他没有干任何工作,可还是从合作社里拿到了分红。今年,他决定饲养几只獭兔试一试,如果能成活的话,也会有一定的收益。最主要的原因是不用离开家,就能照顾老伴,还能在家赚钱。

  路林明,这位农牧区星火带头人,正在用他实实在在的方式,逐步改变着村民的生活条件。

  眼下,共和林明獭兔养殖专业合作社以“合作社+农户+基地”的运营模式,坚持遵循传统技术,不断改革创新,深入探索规模化、集约化发展的方向,将以种草养畜为中心,多措并举,做到“技术进村入户、服务到户到人”,努力夯实管理基础,积极争取村民加入合作社,利用农村剩余劳动力,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劳务输出,开辟致富新途径,带动贫困户脱贫。

  站在哈汗土亥村的高处,宁静的龙羊湖便展现在了眼前。清清的黄河水缓缓流淌,路林明深爱着这片土地,他对家乡的情感也如同这条大河紧紧围绕。看着眼前壮美的景色,他脑海中的发展蓝图也渐渐清晰了起来— —未来的五年时间,大力发展獭兔养殖、加工、出售产业,力争把哈汗土亥村打造成獭兔养殖示范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