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的千里邮路——记格尔木市邮政公司投递员葛军
几天前见到葛军的时候,他正在把一个一个邮袋往车上搬,这是为第二天出发做准备。为了多装一点邮件,他把副驾驶座都塞得满满的,自己几乎被埋在了邮件堆里。
今年41岁的葛军,是格尔木市邮政公司的投递员。他所跑的这条邮路,被外界称为“鸿雁天路”,单程全长500公里,从格尔木市区往返唐古拉山镇,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邮路沿线设有二十多个邮件交接点,为沿线的青藏铁路、公路、兵站和牧民服务。
邮路是2009年开通的。开通前,唐古拉山镇沿线的邮件只能用委托人代办的形式传递,速度慢,也得不到保证。邮路一开,传递时间能缩短十天左右,大大方便了这里的人们。
有人受益,就需要有人付出。付出最多的这个人,就是葛军。没去过唐古拉山镇的人,可能想象不到那是什么样的一条路。恶劣的自然条件、一个人跑长途的寂寞……处处都是对人的考验。
在这里,一年不分四季,终年不见绿色,狂风从年初吹到年末;在这里,人会恶心、会头痛、会强迫性失眠;在这里,开上百公里的车见不到一个人,只有高原相伴,遇上什么事儿,只能自己扛过去。这就是葛军的工作环境。
跑这条路7年多了,葛军曾获得过不少荣誉,“感动格尔木人物”、全国道德模范等等,新闻媒体也曾经多次采访过他,这让他成了格尔木当地的名人。每一个熟悉葛军的人都说,他担得起这些荣誉。然而,这条千里邮路带给葛军的可不止有荣誉,也有伤病和孤独。
每周投递一次,来回两天。每去一次就是一次体力的透支。看起来工作量不大,却非常消耗体力。人在高海拔地区空手徒步走,就像在内地负重十几公斤行走一样。如果再提上邮袋、背上邮包,运动量就更大。眼前的葛军高大魁梧,显得很壮实,但实际上,他的身体状况并没有外表看起来那么好。邮车窗户漏风,他有严重的风湿病,心脏有时也不舒服,其他零零碎碎的毛病也折磨着他。
因为这条邮路上只有他一个人,所以葛军每一次上路都是独自前行。在路上遇到突发情况,前后荒无人烟,能依靠的只有自己。在海拔那么高的地方,哪怕得了一点小病,不及时送下山,就会患上严重的肺水肿、脑水肿,导致器官衰竭危及生命。幸运的是,迄今为止,葛军在路上还没遇到过严重的突发身体问题,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他遇到的状况,更多来自环境。有一次,葛军遇到修路,只好从河滩绕行。高原气候多变,突然下起了暴雨,河水猛涨。葛军努力突围,邮车还是被水困住了。这时,他的第一个反应是保护邮件。他找出防水编织袋,把邮件都装进去,然后下车拼命往车底垫石头。后来碰上一辆过路货车的时候,葛军已经精疲力尽,腿也被石头划伤,然而一车邮件却安然无恙。
曾有人问葛军:“你还打算在这条路跑多久?”葛军想了想说:“只要身体允许,就努力坚持下去。”在葛军的字典里,“坚持”二字,也许是写在最前面的。也许,他比一般人更明白“坚持”的含义。路上饿了,他吃凉饼子和榨菜,高原反应了,他咬着牙一声不吭。这些年,葛军服务过的职工、官兵、群众不计其数,他顶风冒雪给保护站送月饼,给兵站送家信,大家知道,只要路还能走,无论刮风下雪,葛军都会上来。葛军的身影,已经成了大家最踏实的期待。
葛军说,自己之所以选择邮政事业,和家庭有关。他的家庭四代都是邮政人,从新中国成立前老上海的送报人,到新中国的邮递员,再到今天的自己,葛军认为这是一份传承。传承是责任,也是骄傲。只要有邮件,再远的路也要送到,收件人脸上的笑容,总是令他自豪。而这份责任与骄傲,也许正是葛军7年多来坚持奔波在千里邮路上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