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子被指踩踏事件当晚“撒钱”已配合警方调查
遇难者罗大丽的母亲悲痛欲绝,其亲友、同学10多人昨日来到外滩陈毅广场祭奠
事发台阶不断有死难者亲属前来祭奠,警方封住路口以免再次发生挤踏
原标题:外滩踩踏事件仍有伤员情况危重
31人继续在院治疗心理援助工作已启动
截至昨日上午11点,上海外滩踩踏事件49名伤员中已有18名出院,31人继续在院接受治疗,其中重伤13人,轻伤18人;男性7人、女性24人;所有伤员姓名已查明,并已与28名伤员家属或同事、朋友取得联系。在13名重伤员中,现有3、4名伤员仍然处于危重状态。此次踩踏事件的所有伤员均安排在三级甲等医院救治,对伤员、家属的心理援助工作已启动。
新华社电(记者仇逸龚雯)记者昨日下午从上海市卫生计生委获悉,截至1月2日上午11点,上海外滩踩踏事件49名伤员中已有18名出院,31人继续在院接受治疗,其中重伤13人,轻伤18人;男性7人、女性24人;所有伤员姓名已查明,并已与28名伤员家属或同事、朋友取得联系。
在13名重伤员中,现有3、4名伤员仍然处于危重状态。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副院长夏术阶介绍,目前医院在院的12名伤员中,有1人特别危重,医务人员对病人实施了人工心肺辅助治疗,然而伤者生命体征仍然不稳定,在积极抢救中。
记者在瑞金医院急诊ICU采访了连续奋战的急诊科主任毛恩强。1日下午,一位27岁的男性伤者转至瑞金医院,由于伤者出现急性肾损伤等症状,毛恩强等4位医生整夜守候在病房,“伤者治疗非常复杂,存在既需要脑部脱水降压、又需要全身输注补液的矛盾,我们必须时刻监控、准确把握。”目前这名危重的患者情况有所好转,但循环状况依然不稳定。
1日上午,长征医院新增2名轻微伤的病例。一名是陪同伤员来院就诊回家后自觉胸部不适,到长征医院就诊,经诊断为胸部轻微挫伤;另一名到院就诊,经诊断为右膝关节软组织损伤,两人均经对症治疗后离院。当天下午,长征医院向上海市卫生计生委通报了这2个病例。所以市卫生计生委截至1日上午11点统计的伤员是47人,截至2日上午11点统计的是49人。
长征医院医教部主任蔡剑飞告诉记者,医院10名住院伤员中,现在1名为极重度、2名为重度、7名为中轻度。原先3名极重度伤者中有2名有所好转、情况稳定降至重度,3名重度伤者伤情降到了中度。
踩踏事件发生后,上海市卫生计生委第一时间成立了由华山、市六、中山的神经内科、神经外科、骨科、胸外科等6位专家组成的市级专家组,会同收治医院专家对所有伤员进行了评估,重点对重伤员评估,指导进一步诊治工作。经瑞金医院专家再次会诊,已于1日下午将黄浦区中心医院2名重症伤员安全转移至瑞金医院。至此,此次踩踏事件的所有伤员均安排在三级甲等医院救治。
对伤员、家属的心理援助工作已启动。上海市卫生计生委协调市精神卫生中心组建8人专家组,并召集近40人组成应急后备队伍,分别与三家收治医院对接,做好伤员心理干预并要求收治医院同步做好伤员心理疏导,组织医务社工和志愿者参与伤员及家属劝慰、安抚等工作。
第二批遇难者名单公布1位遇难者身份仍待核实
12·31外滩陈毅广场拥挤踩踏事件已致36人死亡,49人受伤。继昨天凌晨公布首批32位遇难者名单后,上海市政府新闻办公室官方微博“上海发布”昨晚对外公布,第二批3位遇难者名单也已初步核实,还有1位遇难者身份仍待核实。
上海台办尽全力安排遇难台胞遗体回台
新华社电(记者 许晓青)上海市台办新闻发言人李雷鸣昨日告知两岸记者:根据台胞家属意愿,上海市台办正在积极协调安排运送在上海外滩踩踏事件中不幸遇难的台胞周怡安的遗体返回台湾。
2日17时,上海市台办召开新闻通气会。据李雷鸣介绍,拥挤踩踏事件发生后,上海市台办自1日凌晨起会同各有关部门积极排查现场台胞情况,最终确认有1名台胞不幸遇难,1名台胞因不适住院观察,此外还有1名台胞基本无恙。
在海协会和海基会互通信息、协调安排下,遇难台胞周怡安的家属及同事于1日晚间抵达上海,2日由上海市台办工作人员陪同处理善后事宜。
李雷鸣说,家属乘机抵达后向大陆方面表达了希望运送遗体回台的强烈愿望。上海市台办在深切哀悼死难者同时,本着尊重台湾当地民俗习惯、尊重家属意愿的原则,将按照两岸相关事务处理惯例,通报海协、海基,并在此基础上启动安排遗体回台事宜。
据了解,周怡安父母还提出“为送女儿最后一程,希望为之置办新衣”,为此上海方面也予以了积极协助。
通气会还透露,在踩踏事件中受伤的台胞李毓芸,经住院观察,情况较好。李毓芸拟与此次同行来沪出差的同事陈秋璇于3日下午搭乘华航班机回台。
上海市台办表示,对于李、陈两位台胞的返台事宜,上海方面也将尽全力提供“绿色通道”等服务。而台胞周怡安遗体运送回台事宜,正紧锣密鼓展开,目前尚未确定执飞班机和具体返台时间。相关事宜一旦敲定,将尽快通报两岸媒体。
被传“撒钱”饱受困扰 已配合警方完成调查
此前,上海女青年沈某发的微博显示她疑似在外滩踩踏事件发生当晚“撒钱”,因而在网络上引来了大范围声讨。前日,上海警方已在声明中澄清了沈某和李某二人“撒钱”与事故之间并无关联,事故先于撒钱发生。昨天,北青报记者联络到沈某的父亲,后者表示,该事件对沈某造成了极大困扰。
沈某系上海宝山本地人,据沈父介绍,沈某对该事件依然“精神压力很大”,曾自己打110报警,希望澄清此事。目前,她已配合完成了警方的调查返回家中。
“警察跟我们交流,说你们已经没事了,不用再有负担了。”沈父说。
沈某已经将自己的微博昵称改成“用眼看真相”,并发微博表示:“警方终于还原真相,麻烦那些只会跟风的人,不要再乱散布谣言了!”
目前沈某的微博只保留了两条,其他均已删除或隐藏。事发后,大量网友曾在她的微博里留言、评论。
李某也更新了微博,进一步澄清:“我们那天并没有对外撒钱,那些也不是代金券……我们也是无辜的!愿逝者安息。”文/本报记者 薛雷
逝者
罗大丽:在上海奋斗的农村女孩
父母靠田间劳作的辛苦收入供她和弟弟上了大学
新年第一天以噩耗起始。2015年1月1日凌晨两点多,罗大丽父母在睡梦中接到一个来自上海的电话。不是女儿的声音。
对方声音很急,自称大丽同事,说大丽在外滩跨年活动中出事了。
撂下这个电话,大丽父母包车连夜从安徽滁州农村赶往上海。路上开了8个小时,像捱过8年一样煎熬。
上午10时许,车停到了位于武进路85号的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大丽父亲找到警察,在一堆死者照片中,他看到了女儿的身影。那是一张编号为11的照片,大丽父亲看到了脖颈右侧的一颗痣。这颗痣,曾像女儿的记号,如今却成了宣布死亡的符号——
罗大丽,女,23岁,卒于2014年12月31日的上海外滩。
这是一个农村女孩的悲伤故事。她的家庭笃信读书改变命运。大丽父母用在田间劳作的辛苦收入,供她及弟弟读书。孩子都很争气,家里先后出了两个大学生。
大约在2012年下半年,从安徽淮南联合大学会计专业毕业后,罗大丽来到上海。一个没有背景、刚毕业的大学生,靠自己在上海找到工作,养活自己。一晃时间已近两年。
家里人记得大丽曾提过,她月薪约为3000元左右,但租房就要1300元。在消费水平居全国之首的上海,剩下的1700元除了每个月开销,大丽还能剩下些钱来贴补家用。
去年春节回家,大丽给父母塞了500元。堂姐听说,大丽发工资后,总给父母寄点零花钱,每次回家都要大包小包给爸妈买吃的、穿的。问她自己在上海过得怎么样,家人只听她说挺好。
今年“十一”,大丽回了趟老家。在参加一位表哥的婚宴时,大丽想起了堂姐,还特意打电话问她,国庆怎么没回家。大丽还告诉堂姐,她刚买了一款三星手机。出事后,新手机已不知去向。
用这部手机,大丽在12月30日晚给父母打过一个问候电话。赶往上海的路上,家人曾试图拨打女儿的手机号码,但已经显示无法接通。
1月1日晚,罗大丽的名字出现在官方公布的遇难者名单中。此前一天,她的妈妈在复苏室外哭到晕厥,眼睛肿成一条缝。
1月2日下午4时,罗大丽的父母及亲友、同学共10多个人出现在外滩陈毅广场。他们手持白菊、黄菊,排成一列前来祭拜大丽。
昨天上午,他们在殡仪馆见到了大丽。堂姐说,妹妹看不出有外伤。她的同事曾提到,踩踏事故发生后,同事很快找到大丽,并将她从地上抱起来,以免其继续受到伤害。可惜太迟。
刚到陈毅广场时,大丽的妈妈执意要买一束鲜花献给女儿,这是她第一次来外滩,黄浦江边的优美风景及鳞次栉比的高楼广厦,她无心多瞧上一眼。
家人一时找不到花店。有围在里层的市民安慰道:“其实你们不用买,来的这么多上海市民,都会给你女儿鲜花的。”说完,这名市民转身揉了眼睛,低声叹息:“刚供出来的大学生,说没就没了。”
罗大丽,又一个未能等到2015年阳光的名字。 文/本报记者孙静
祭奠
鲜花留在生命结束的台阶上
昨日的外滩陈毅广场,成为市民及死难者家属寄托哀思的专场。
陈毅雕像前的献花台上,黄白菊花摞了一层又一层。鲜花堆前的空地,还摆放了一排圆盒小蜡烛,风把原本就微弱的火苗吹得偏向一边。
从上午到天黑,前来献花祭拜的市民一直没有中断过。大家在一侧入口排队,依次进入。献花市民中,有结伴而来的年轻男女,也有带小孩的中年父母。人们向逝者鞠躬,双手合一,为他们祈祷灵魂的安息。放下一束白菊后,一名女孩捂嘴哭泣一路。
下午3时,黑压压的人群为一名坐轮椅的高龄老人让开一条窄路。老人花白头发、弓着腰,抱着一大束鲜花。来到献花台时,他颤巍巍从轮椅上站起来,摘下帽子,将花束摆在献花台,然后双手合十,抖动嘴唇祈祷着。
下午4时许,江苏遇难者杨春玉的两名发小儿,互相搀扶着来给好友献花,他们眼里含着泪。在场的北青报记者被告知,杨春玉的妈妈至今还在医院输液。
在祭拜现场,一名父亲带着三四岁的小女儿站在人群边缘,默默注视献花的市民。骑在爸爸脖子上的小女孩,天真地喊了一句:“这么多花,真好看。”
父亲赶紧严肃制止:“孩子,今天不能说这花真好看。”
即使刚发生过踩踏事故,上海外滩对游客的吸引力依旧不减。元旦小长假的节日气氛,将外滩观景台上下塞满了人。
不少游客高举手机,背对着东方明珠塔自拍。即使发生过踩踏的台阶处,往上登的游客一度需要停下来,为逆向的人流侧身让路。游客在人流中赏到外滩风景的兴奋劲儿,与广场的死难者家属表情对比鲜明,形成了一种分裂的画面。当然,也有游客见到观景台的“阵势”,刹住脚步,离开密集的人流,“可不敢往人多的地方挤了”。
北青报记者观察,昨日下午3时,由于人流量持续增加,一级5米宽的台阶,最多同时站上13个人。有市民建议将台阶拓宽。在他们看来,正是这些窄台阶放大了人流的聚集效应。
下午4时,死难者家属在台阶一侧祭奠亲人,靠墙一边的台阶,瞬间更为拥挤。为避免再次发生事故,上海警方在现场摆上护栏、筑起人墙,以控制人流行进的方向和速度。“脚别停下,沿一个方向走。”民警不停地疏导人群。现场空气一度紧张。
另一旁,死者家属哭号着,被亲属搀扶离开。他们将鲜花留在曾经留下亲人最后的生命痕迹的台阶上。
一个六七岁的小男孩看到这一幕,他追着妈妈问:“他们(死者)会埋葬在地下吗?那怎么能收到这些鲜花?”
没能听到答案。
文/本报记者孙静
本版摄影/本报记者李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