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边的感动:一门孝子传佳话
青海新闻网讯 日前,笔者来到德令哈市尕海镇郭里木村,听村民说起了村里叶德山家的感人故事。
叶德山家中有兄妹六人,因家境贫寒,大哥入赘,二哥遭遇车祸不幸身亡,两个妹妹早早嫁人却也经济拮据。所以,赡养母亲的责任就落在他和弟弟叶德海身上。
近年来,母亲李富桂病情加重,身边时刻需要人照顾,媳妇赵卫家女在家服侍她。老人一年要住四、五次医院,每次光花在医院的钱就有上万元。去年,仅在省红十字医院住院一次两个多月就花去4万多元,几年下来累计花掉20多万元。
村民安树梅大妈说,“李富桂今年85岁,身患肺气肿、心脏病、后期白内障,最近又双目失明了,要不是儿子、媳妇每年不惜花几万元到处给老人看病,一天三汤三水地精心照料,恐怕老人活不到今天呢。”
一旁的村民说,“老人的三儿子叶德山、四儿子叶德海、媳妇赵卫家女都是十里八乡有名的大孝子、好媳妇,平时家里好吃好喝的都留给母亲。为照顾生活不能自理的婆婆,媳妇赵卫家女不惜放弃家门口摘枸杞挣钱的机会,每天不厌其烦地为婆婆洗衣做饭、梳头、端屎端尿,多少年就这样过来了,没发过一句牢骚。”
为凑钱给老人看病,村里实施危房改造工程时,叶德海放弃了享受国家建房补贴,房子建了一半儿就停了下来,至今都没建成,也没结婚。
叶德海一席话让人感动。他说,“钱花了可以再挣,可母亲却只有一个,作为子女赡养老人是义不容辞的责任,为了老人有个健康的好身体,就是花再多的钱,也不心疼不后悔。”
走进叶德山家,看到挨着主房的三间房的墙体砌了半截还摆在那里。李富桂老人正坐在暖棚里晒太阳,媳妇赵卫家女手端饭碗正在给老人喂饭,已经双目失明的老人在子女的精心照料下,享受着安逸的晚年生活。
不善言谈的赵卫家女说,“自己也有孩子,作为妻子、儿媳、母亲,自己所做的一切就是给孩子做个好榜样,一代做给一代看。每个人都有老的时候,老人的今天就是咱们的明天。结婚后虽然成天都在为婆婆看病筹钱的事发愁,日子过得紧紧巴巴,但是,为了让老人晚年生活得舒服一些,伺候老人每天吃再多的苦,受再多的累,也是应该的。”
百善孝为先。叶家兄弟凭着对母亲的一片孝心,让十里八村的乡亲们翘起了大拇指,“五星文明户”的牌子挂到了家里的门框上。一家人闲下来的时候,也聊过这个闪着亮光的牌牌,他们觉得这份儿荣誉比金比银都珍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