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四个转变”实施“五四战略” 日子有奔头,脱贫有劲头
“从刚开始的2头牛到现在的10头牛,要不是人均5400元的产业扶持资金,哪能发展这么快呢。”湟中县上新庄镇白石头村村民董发现说,现在他一边在村里当保洁员,一边养牛,还有4亩(0.3公顷)地流转出去了,口袋里的钱慢慢多了,过上好日子的劲头更足了。
“同样的地,以前种小麦、洋芋基本上没有收入,两年前,在驻村工作队的指导下开始种当归,去年一亩(0.07公顷)地差不多收入八千元左右。”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朔北藏族乡麻家庄村的当归产业让村民“换了一种活法”……
“脱贫攻坚不仅仅是给钱给物的救济式扶贫,更是一场‘授之以渔’的开发式产业扶贫,我们的最终目的是变‘输血’为‘造血’,让农户、企业、市场每个细胞得以激活,提高脱贫效果的可持续性。”西宁市农牧和扶贫开发局副局长胡进胜一语中的。
如何让贫困群众增加自我致富的本领?如何提高脱贫效果的可持续性?西宁市的答案是:以习近平总书记扶贫开发战略思想为指引,全面落实“四个扎扎实实”重大要求,着力推动“四个转变”,按照“三年集中攻坚、两年巩固提升”的总体部署,坚持“扶贫+扶志+扶智”相结合,激发贫困脱贫致富的内生动力。
循着这一条路径,2017年全市实现100个贫困村退出、2.39万贫困人口脱贫,贫困发生率由2016年底的7%下降到2.7%。
提供“硬实力”,产业扶贫出新路子
要拔掉穷根,贫困村主要靠什么?从多个贫困村的“脱贫之路”我们看到,要拔掉穷根,贫困村还是需要依靠更加精准的扶贫,依靠具有特色的扶贫产业项目来带动。
“去年我在家门口合作社的当归、黄芪基地打工,每天能照顾上老人孩子,一年下来还赚了6000多元钱。”湟中县白石头村村民赵永花说起现在的生活时,声调都提高了一些。
建设中藏药材扶贫产业示范园,带动贫困户加入中药材种植。推广乡村旅游“卡阳模式”的成功经验,鼓励引导贫困户以发展民宿、农家销售土特产等方式增收致富。湟中县通培育脱贫产业,除低保兜底户外,对2017年、2018年全县所有产业扶持项目户实现产业项目全覆盖。
湟源县采取“绣花”功夫,持续在精细上做文章,以实现贫困村集体经济“破零”、扶持贫困户产业脱贫为核心,整合各方面力量,集中发展特色产业。
随着一幅幅脱贫攻坚的生动画卷在青藏高原这片方兴未艾的大地上徐徐展开,一批批特色种养业、现代服务业、生态文化旅游业、民族特色手工业等扶贫主导产业风生水起,逐步形成了“户有增收项目、村有主导产业、县有扶贫产业园”的扶贫产业格局。
过去一年,西宁市乡村旅游蓬勃发展,打造了“乡趣卡阳”“花海农庄”“稻草人”、陈家滩文化旅游产业园等旅游品牌,帮助贫困户开办户外自助农家乐、扶贫旅游乡村超市,发展木雕、玉加工、酿酒等特色加工业,带动酸奶、面点食品制作等贫困家庭容易接受的小产业,为贫困户拓展了就近致富的门路。
解决“难心事”,教育扶贫撑起新希望
今年年初,西宁市教育局主要负责人带队赴南京,与南京市教育局商讨两地2018年教育扶贫协作项目,共同签署了《南京市教育局与西宁市教育局对口帮扶合作交流协议书》。
这份协议的签署使两地教育部门决定在2017年度合作交流的基础上,深入实施职业教育协作、优秀校长培养等六方面帮扶合作,共同建立两地教育合作长效机制,帮助西宁持续提升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均等化水平。
教育是希望、教育是未来。只有把贫困地区的教育搞上去,才能打通贫困地区的内部动脉,使贫困地区真正能具备“自我造血”功能。
过去,在西宁,尤其是三县地区的贫困村,动辄成千上万的学费让不少农村群众走上了“因学致贫”、“因学返贫”的路。
扶贫先扶智、扶贫先治愚。为了让每一个贫困家庭的大学生都能无忧无虑地上学去,自2016年以来,西宁市在全国率先出台了《贫困家庭大学生资助实施办法》,对贫困家庭大学生在校期间的学费和生活费实行“双向”、全程资助。由民政、扶贫、教育三部门联合快捷审核审批后,为符合条件的947名贫困学生资助学费和生活费,全年共计1010万元。
《办法》的出台,弥补了全市教育救助政策短板,充分发挥社会救助“托底线、救急难”作用,让贫困家庭学生有更多机会接受高等教育,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稳定实现教育救助脱贫的目标。
“因为家里穷,父母一直纠结让我继续读书还是出去打工,这个时候,县上教育部门和扶贫部门的老师们给我送来了一份五千元的开学大礼包!”
今年三月份开学季,正当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东峡镇康乐村张春秀因高昂的大学学费一筹莫展时,助学金、助学贷款和高等教育资助制度解决了她的后顾之忧,也为她的人生打开了另一扇希望之窗。
捧起“饭碗”,技能培训开辟新天地
从“大水漫灌”转向“精确滴灌”,扶志与扶智相结合,给这些贫困户提供足够的资金支持,让他们树立“能创业”“敢创业”的信心和勇气,才能拔掉精神上的穷根。
大通县黄家寨镇东柳村36岁的何东兴依托精准扶贫的政策,争取到了9万元的无息贷款,在第一次种植藜麦失败后,重整旗鼓,再次深入市场调研,发现韭菜不仅有很大的市场,而且比藜麦更适合在本地种植。在培训中受益匪浅的何东兴去年种植了4公顷的韭菜以及2公顷的土豆。一年下来,不仅补齐了种植藜麦时的亏空,还有盈利,他就势成立了自己的专业种植合作社。
“今年还是种韭菜,要逐渐培育一些韭黄,韭黄的价格在市场上可是要高5倍左右呢,而且不能单一种植,要随着市场的行情随时调整种植的结构,只要用心,脚下的土地就能生金。”如今,何东兴对于未来有了更多的规划,要进一步发展壮大合作社、要发展更多农贸领域的业务、要通过互联网把农产品卖到更远的地方去……
文化程度不高,没有一技之长,是不少贫困群众脱贫的障碍。对此,西宁市全面展开职业教育扶贫,实施技能脱贫行动,让贫困家庭的劳动力会门手艺、有个“饭碗”。
自脱贫攻坚战打响以来,大通县将劳动技能培训作为推动精准扶贫工作的有力抓手,以贫困群众稳定脱贫为目标,以增强贫困户自身“造血”能力为根本出发点,通过落实“雨露计划”各项政策,使其成为了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加油站”。
湟中县将“雨露计划”培训项目和职业技能培训项目进行整合,由县就业服务局统一按照职业技能培训的程序和要求开展培训。2018年计划完成700名贫困劳动力培训任务;计划转移输出贫困劳动力1602人次,提供1243个生态管护岗位。
今年西宁市将开展3000人短期技能培训,落实579人职业教育补助,对400名左右新增大学生和885名在校大学生教育扶贫全程救助;促进3202人转移就业实现增收脱贫。
“通过一系列‘雨露计划’措施,不但让贫困群众提高了收入,而且换了思路,使贫困群众获得从靠力气吃饭到靠本事赚钱的资本。同时,解决了贫困群众面临的迫切问题,帮助贫困家庭减轻了教育负担。”湟中县扶贫办副主任马生忠说。(孙海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