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型发展,升级高原乡村美

26.08.2016  17:02

近日,走进西宁市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逊让乡武胜沟村,一幢幢花园式住宅有序排列,一条条平坦的水泥路纵横交错,一面面图文并茂、内容丰富的“道德墙”传播着健康文明新风尚。村内文化广场上人头攒动,劳作一天归来的人们在这里闲庭散步、娱乐健身,还有的三五成群聚在一起唠着家常。

  这是青海省加快推进“美丽乡村”建设的缩影。近年来,青海省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采取一系列强有力措施,以田园美、村庄美、生活美为目标,紧紧把握“因地制宜、分类指导,规划先行、完善机制,突出重点、统筹协调”的总要求,全面实施规划编制、村庄建设、环境整治、土地整治、兴业富民、管理创新六大工程,美丽乡村建设由“千村一面”向“各美其美”转变,由“单项突破”向“综合发展”转变,由“物的新农村”向“人的新农村”转变,“美丽乡村”成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征途上的一道亮丽风景。

  高起点规划建设,打造“各美其美”高原村庄

  今年以来,青海省在美丽乡村建设工作之初,就立足自身特点、突出自身特色,坚持规划先行,立足自然山水、乡土气息、乡村风貌和村庄实际,注重美化、绿化、亮化、道路硬化等基础设施建设;注重结合当地实际、满足群众多样化需求、体现农村风貌特色。

  省住房城乡建设厅相关负责人介绍,我们把村庄的每一条街道、每一栋房屋、每一项基础设施都纳入规划范围,使其在美丽乡村建设中能与当地特有的山水自然风光相融合、相协调。

  在推进工作中,青海省注重保持村庄原有格局和传统风貌,公共服务与基础设施向城镇看齐,城市功能向农村延伸,由原来的简单道路硬化,向铺设人行道、配套给排水管网发展;由简单的修建广场,向配套文体设施、打造绿地景观、修建小游园发展。

  同时,在编制村庄规划时各有侧重,浅山、脑山及边远区域农牧民基本生活还存在困难的,以改善水路电气房等基本生活条件为重点;城市周边、交通干线等区域农牧民基本生活条件比较完善的,以村庄环境整治、提升产业发展和传承保护发展乡村文化为重点;已具备一定整治基础的,以全面提升人居环境质量,建设高原美丽宜居乡村为重点。

  河南蒙古族自治县因地制宜,采取“宜聚则聚、宜散则散”的方式建设高原美丽乡村。同仁县在传统村落集聚区实施连片保护与环境综合整治;大通县注重传统村庄的自然格局,保护好自然和河流水系。

  截至目前,青海省共在300个高原美丽乡村中安排了1316个卫生、教育、文化等基础项目,受益人口达28.37万人。同时,各地还把高原美丽乡村建设与传统村落保护相结合,着力加强古村落、古民居、古建筑、古木名树的保护,努力保持村庄良好的生态环境、优美的田园风光和浓郁的乡土文化,真正做到“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

  综合整治环境,创建“景观式”乡村新风貌

  同日,天气异常炎热,坐落在大通县城关镇的李家磨村却是一副清爽的模样。村道两旁郁郁葱葱的树下一片片阴凉地,农户的庭院里也多绿意盎然。更重要的是,不管走在哪里,都是干干净净的。

  李家磨村的中心是一个湿地公园,从远处望去这里一片碧绿,芦苇荡随风舞动着,木质的亭台轩榭精巧地点缀其间,湿地一侧流过的小溪流清澈见底,走在这里,总有一种心旷神怡的感觉,可是谁又能想到,在以前,这里是一个垃圾场。

  大通县城关镇李家磨村相关负责人说,通过高原美丽乡村建设,我们打造了这一片景观带,修建了一些木栈道、凉亭,主要是让群众进来以后有一个休闲,活动的地方。

  “我们还制定了美丽乡村环境卫生评比办法,对环境卫生的整治进行评比和奖惩。如今,大家都配合得很好,村里的环境也有了很大的改善。

  正在湿地公园休闲的一位村民对记者说,我们村真是越来越漂亮了,有广场、有公园,每天吃完饭我们都会来转转。

  乡村之美,美在村容整洁、环境清新、秩序井然。据了解,今年以来,青海省围绕农牧民群众的日常生活起居,大力开展农牧区垃圾治理和以“三清、五改、治六乱”为内容的村庄环境整治,因地制宜的建立农村生活垃圾处理机制,实行垃圾分类减量,推动资源化利用。有效开展农村污水治理,今年还先行启动了重点地区农村污水治理工程。

  同时,以自然村为基础,充分利用水边、路旁、房前屋后的空余场地,见缝插绿,植树造林,全面提高村庄绿化美化率。

  除此之外,青海省各地因地制宜,结合本地实际,建立了长效管理机制,有的地区建立了“日清、周洁、月检、季评、年奖”的工作机制;有的地区推行“户清扫、村收集、区清运”的城乡环卫一体化管理模式,农牧区环境卫生管理逐步走上制度化、规范化、常态化的轨道。

  今年截至7月底,青海省在198个高原美丽乡村开展了环境综合整治,投资4335万元,实施连片整治,配置垃圾箱(斗)2760个,垃圾转运车辆250辆,保洁工具1000套,公共厕所89座,农牧区环境综合整治工作取得显著成效。

  与富民产业结合,增强“小村”持续发展后劲

  在高原美丽乡村建设产业发展中,青海省结合地域、文化、经济构成等因素,调整优化农业产业化资金投向,各有侧重地发展特色产业。

  海南藏族自治州贵南、同德、兴海三县重点支持对农牧民就业增收带动力强的农牧产业和专业合作社组织,积极培育“一村一品”,从而合理正确引导农畜产业发展。共和、贵德两县分别结合乡村旅游发展机遇,重点发展乡村休闲度假、生态农业观光、民俗风情体验等不同类型的乡村旅游业,形成“一村一景、一村一韵”。

  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乌兰县都兰河村,依托当地河流、水库等地域优势,发展现代水产养殖,采取网箱养殖方式,以三文鱼冷水鱼养殖为主,草鱼、鲫鱼、鲤鱼养殖为辅,培育推广水产养殖,把地域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促进了农民增收。

  近年来,青海省把产业配套作为农村可持续发展的持久动力,以产业配套为美丽乡村建设提供永久性支撑,着力扩大“一村一业”,“一村一品”,“一村一景”覆盖面,大力发展特色农业,进一步促进产村融合,并把美丽乡村建设作为提升培育农民致富产业的重要契机,将改善人居环境与发展现代农业、乡村旅游结合起来,拓宽了农牧民群众创业致富渠道。

  根据青海省“十三五”规划,到2020年再打造1500个高原美丽乡村。全面开展农牧区生活垃圾污水治理工作,到2020年全省农牧区90%以上村庄生活垃圾得到有效处理。湟水流域、黄河干流沿岸、环青海湖地区周边以及各州(市)府、县城和建制镇周边的部分村庄生活污水得到治理,实现达标排放。

  相信,随着时间的推移,村貌之变、产业发展、理念更新、文化传承,这些交错纷呈的密集转变,将演绎出不同的乡村风景和魅力风采,让我们看到不一样的乡村生活,也见证着我省美丽乡村建设拔节生长的缤纷过程。

  视点短评:让乡村一直美下去

  建设美丽乡村,首先要看“颜值”,让人一看就觉得很美,最基本的就是村容村貌干净整洁、生态环境清新优美。

  要想让乡村持续美,还需要深入发动村内群众、激发群众自觉参与村庄环境整治。还要探索建立保洁长效机制,建立健全村规民约,在引导上下功夫,大力开展创建文明乡村、文明户活动,激发村民的责任感和荣誉感,引导农民改变不良习惯,让农村的清洁、文明、和谐成为一种风尚,乡村美丽才不会昙花一现。

  建设美丽乡村,产业是根基,富民是核心,否则村庄建得再美也会缺乏生机、缺乏活力。发展优势特色产业是美丽乡村建设的重要内容,只有通过产业的培育和发展,才能促进美丽乡村建设的持久动力,引领美丽乡村发展。美丽乡村的建设不仅仅是刷刷墙,换换大门,更重要的是要挖掘乡村生态休闲、旅游观光价值,提升乡村魅力,可以让更多村民在家门口就业,从而拓宽农牧民增收致富路。

  我们也要清楚地认识到,一时的美,不代表一直会美下去。要在长效上下功夫,保证美丽乡村的美能持久,而且随着时间、条件的变化而不断丰富、发展和完善,使美丽乡村的美得到更大的延伸。保持、提升比建设更需要细心呵护,要一步一个脚印地打好持久战。

  建设美丽乡村必须坚持内外兼修、内外兼美,深入挖掘宣传身边的“好婆婆”、“好媳妇”、“好丈夫”,多一些美的宣传、善的教导、真的传播,只有让农民群众得到美的享受、养成美的品德、过上美的生活,使美丽乡村越来越美,一直美下去,我们的美丽乡村建设才算真正的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