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壮阔东方潮 奋进新时代 庆祝改革开放40年】—— 辉煌40年1978—2018  

21.12.2018  18:12

生态是青海最大的价值。

改革开放40年以来,人们对生态环境保护的认识经历了深刻的变化。40年间,生态环境治理力度不断加强,生态环境质量逐步改善。

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青海贯彻落实习总书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贯彻落实“扎扎实实推进生态环境保护”重大要求,作出了“坚持生态保护优先,推动高质量发展,创建高品质生活”的战略部署,这是时代的呼唤,更是人民的期盼。

近年来,在全省上下的努力下,三江源国家公园成立;可可西里跻身世界自然遗产,实现了青藏高原世界自然遗产零的突破;国务院批准将祁连山山水林田湖生态保护修复工程纳入全国第二批山水林田湖生态保护修复试点范围;江河源头重现千湖美景;青海湖湖泊面积相当于增加了15个西湖,有223种30余万只鸟类在这里栖息繁衍;全省湿地面积达814万多公顷,居全国首位;全省城镇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平均达到88%……

一个个生态亮点浓缩出最生动的答案,一个个绿色奇迹正在被创造。

青海最大的价值在生态、最大的责任在生态、最大的潜力也在生态——这已经成为青海人的共识。

生态环保引清风 碧水蓝天映青海

改革开放40年来,青海生态环保人追逐绿色,改变山川面貌和向往美好家园的脚步从 未停 歇。一部气壮山河、沉甸甸的生态环境文明建设史辉映青海40年发展历程,大美青海矗立起绿色丰碑,回荡着不朽壮歌。

40年来,我省生态环境保护队伍始终坚持把绿色、生态发展放在重要位置,全面实施生态环境综合治理,致力于打造生态建设高地。特别是近年来,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引领下,围绕省委“五 四战略”“一优两高”战略,统筹推进生态保护和经济发展,把政绩融在清水里、把丰碑刻在青山上,生态质量明显改善,城乡环境更加宜居,生态文明建设步伐更加坚实有力,一个建设绿 色青海、青海生态的 愿望正逐 步成为现实。

环境污染防治结硕果

40年来,我省环境污染防治从区域防治向全面防治拓展,以改善环境质量为目标全面推进污染防治工作,逐步完成了重点工业污染源防治项目,重点城镇和行业环境污染整治全面推进,排污许可证制度得到严格落实,清洁生产审核及达标排放考核得到加强,落后生产工艺和设备得到淘汰,污染控制整体水平得到不断提升。全省环境质量总体保持稳定,环境质量得到逐步改善。

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省生态环境部门因地制宜、分类落实“抑尘、减煤、控车、治企”综合治理措施。在抑尘方面,为遏制面源污染,主要采用拆迁工地喷雾降尘、裸露地遮盖绿化、道路清扫洒水和渣土车密闭运输等方式;在减煤方面,西宁市在西北地区率先完成主城区“煤改气”,累计改造锅炉2000多蒸吨。在控车方面,累计淘汰黄标车及老旧车5万多辆,已超额完成国家和省上下达的任务,有效降低机动车污染;在治理污染企业方面,对火电、钢铁、水泥、化工、有色行业为重点,施行工业窑炉烟气污染综合治理,其中,火电行业2017年内完成136万千瓦燃煤发电机组超低排放改造等。2017年,全省8个市州政府所在地城镇平均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达到87.5%,同比增长4个百分点。

值得一提的是,将湟水河污染治理作为重中之重。通过调研部署,修订了《湟水流域水污染防治条例》。加大环保督察力度,出动执法人员查处违法排污企业。加大环境治理投资,累计投入近80亿元开展水污染防治。通过实施污水厂提标改造,每天新增污水处理能力42.9万吨,还通过截污纳管和排污口整治、中水回用及人工湿地建设、重点支流生态保护修复四个阶段的治理。

如今,湟水河各生态系统正稳步恢复,水源涵养、水土保持功能明显提升,湟水河水质呈现历史最好水平。“还青海人民一条清澈母亲河”的目标基本实现。

抓住国家政策机遇,从建立项目库做起,高起点谋划、全方位推动,在中央重点环保专项资金争取上实现全面突破,先后成功进入农村环境整治全覆盖、良好湖泊生态保护、重金属重点防控区全国试点省份,尤其2017年争取祁连山区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项目纳入国家试点省份,被列为长江经济带保护和治理资金支持范围,湟水西宁段被列为国家首批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与可持续发展试点。

按照国家要求集中攻坚,于2017年争取到中央土壤污染防治专项资金3.82亿元,用于甘河和格尔木工业园区重金属污染防治、土壤环境监测能力建设、重点区域污染场地调查和海北铬污染土治理等项目。不仅提前一年完成历史遗留铬渣无害化处置任务,而且在全国先行先试污染场地治理技术的研发。启动土壤污染状况详查,防治工作由点向面拓展。

实施农村环境连片整治示范和拉网式全覆盖试点项目,并统筹推进“家园美化”行动,让3000多个村庄面目一新。同时,初步建立了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创建制度体系,命名了一批省级生态乡镇和村。落实了“以奖代补”资金1 亿元的基础上再安排1 亿元,带动开展国道省道铁路交通沿线、旅游景区及周边环境综合整治工作。

生态保护改革之路越走越宽

40年来,生态环保监管由初级阶段逐步升级,实现严格、科学监管。坚持自然生态保护与污染防治并重的原则,不断拓展自然生态保护监管领域,加强监测监管,推进生态保护。同时加强生态领域改革工作。

为搭建符合中央要求、具有青海特色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我省生态环境部门牵头制定生态文明制度建设总体方案,率先在全国省级层面对生态文明体制改革作出顶层设计,《三江源国家公园体制试点方案》作为中央深改组审议后由中办国办印发的首个方案,开启了我国国家公园体制试点的真正开端。

制定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责任规定。基本建立形成具有省情特点的生态文明监测、评价、考核、责任追究体系。贯彻落实中办国办《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改革方案》,以省委省政府办公厅名义制发《青海省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改革实施方案》,明确了生态环境损害赔偿范围、权利义务主体和损害赔偿解决途径,逐步形成源头预防、过程控制、损害赔偿、责任追究的制度体系。在全国首次对重点生态功能区开展了基于遥感技术编制以实物量为主的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试点工作。

积极推进环保领域改革,排污权交易步入常态化,环境污染责任保险基本涵盖高风险行业,环境污染第三方运营服务领域不断拓展。完成三江源、祁连山自然保护区的优化调整和柴达木梭梭林、大通北川河源区两个自然保护区晋级。积极争取将41个县纳入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县域生态环境质量考核,并将结果作为财政转移支付资金分配依据,提升了县域绿色经济发展指数。同时还初步建立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创建制度体系,命名了一批省级生态乡镇和村。加快构建以排污许可制为核心的新型环境管理制度体系,出台排污许可证管理规定,推进排污权交易步入常态化。全面推开环境污染强制责任保险,运用保险工具,以社会化、市场化途径解决环境污染损害,促使企业加强环境风险管理,减少污染事故发生。

环境监测事业快速发展

40年来,环境监测事业,从最初的靠眼睛看、鼻子闻,发展到科学、有序监测。全省初步形成以省环境监测中心站和各级环境监测站为主体的监测站点骨干体系,开展环境空气、地表水、地下水、噪声、固体废物、生物、室内环境等监测项目,全力加快在线监控系统的建设和运营,生态状况遥感调查分析得到加强,环境监测覆盖面不断增加,重点污染源监督性监测频次加大,应急监测有序开展。

值得一提的是,我省已经建立起完整的环境监测体系,以省环境监测中心站为骨干,监测网点覆盖全省。生态遥感监测走在前列, “天空地一体化”观测已经实现。环境监测,为全省环境保护提供科学依据。在全国率先建成具有国际水平的工业园区有毒有害气体预警监测体系,初步建立生态环境监测监管、环境污染与环境风险监测监管一体化平台,实现生态监测评估考核向生态环境监管并重的转变,实现生态多要素监测。

环境监察水平大幅提升

40年来,环境执法监测由“眼观、闻味”等最原始的手段,走向大数据集成分析、在线监测、远程观监测、卫星遥感监测多手段监测。环境监察工作由人员少、装备差的状态发展到队伍健全、制度健全、依法行政、依法整治。

全省各级环境监察部门以强化污染减排为主线,以改善环境质量为目标,认真履行环境监察职责,不断加大执法监督力度,重拳频出促发展、保民生,在全省范围内持续开展环境安全隐患排查和整治等各类环境执法活动,建成12369环保投诉举报热线和排污收费管理信息系统,加强污染源自动监控管理系统建设,使环境监察能力和执法装备水平得到全面提升。

坚持问题导向,多还旧账、不欠新账,开展生态环境保护大检查和环保督察,健全“网格化”监管机制,充分利用《环保法》及四个配套办法,建立环境执法和司法衔接机制,严厉打击环境违法行为。集中开展“环保大讲堂”、《环保法》宣讲、“生态环保责任规定”巡讲活动,促进了生态环保“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和企业主体责任的落实,实现环境执法由督企向 查企 督政 并举 的转变。

中央环保督察组进驻后,我省坚持自我加压,把督察组要求7天内办结的信访举报件缩短为5 天,共接收转办群众 信访 举报 件2299件、办结率100%。在边督边改中加大问题整改核实力度,复核率达到31.3%,超过中央环保督察组10%的要求。

辐射环境监管持续加强

40年来,辐射环境监管从无到有,建立了辐射安全监管体制,不断加强放射源和射线装置辐射安全监督管理,对全省的核技术利用、伴生放射性矿、电磁辐射、放射性废物污染防治和辐射环境安全实施统一监管。加强辐射安全许可与监管,统一收贮放射源和放射性废物,严格核技术应用项目审批和执法检查,整改各种违法行为和安全隐患,不断强化辐射事故应急响应能力建设,并建立了全省辐射事故应急响应体系,形成了二级审批四级监管的工作格局。

截至目前,我省生态环境部门持续加强辐射安全监督检查,开展全省放射源安全检查专项行动,排查全省8 个市(州)50家涉源单位,督促整改问题60余条,实现了全省辐射环境安全零事故,建立健全辐射事故应急组织体系。

环境科研迈上新台阶

40年来,环境科学研究经历了由弱到强的过程,为全省经济社会发展提供环境管理决策依据和技术支撑,环境咨询服务呈现出快速发展的态势。环境科技工作已取得可喜成绩,先后在环境监察、污染防治、生态保护、环境监测、环境决策和工程示范等方面开展了一系列科学研究工作,承担了多项环境科研项目并多次获得国家级、省级科技进步及成果奖。

目前,我省生态环境部门协调联系成立了两个院士工作站,以先试点示范再推广的原则,联合科研院所在高寒高海拔人工湿地、生活垃圾高温热解处理、分散式小型污水处理设施研发和建设模式探索方面取得突破,开展污水处理厂原位升级提标改造和小流域生态修复治理新技术应用,研究制定颁布10项地方环保标准,解决了一些环境污染治理的瓶颈问题。

生态环境队伍发展壮大

回顾改革开放40年的历程,我省生态环境保护事业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的成长过程,从最初的负责工业三废治理到目前参与经济社会发展,进入经济社会发展的主战场、大舞台,生态环境保护队伍成长为推动经济社会健康持续发展、创造优美生态环境的生力军。在历届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这40年,我省在保障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助力经济社会快速发展方面,做出了应有的努力。

生态环境职能进一步得到拓展和转型,从单一的“三废”管理向水、气、土、噪声、辐射、生态等环境全要素管理转变,从单一的工业污染防治向集工业源、农业源、生活源和生态功能保护与监督为一体的全领域转变,从单一的监测职能向集监测、监管、执法、督政等全方位管理转变,目前已形成生态环境领域全覆盖的新格局。

机构队伍建设不断壮大,环保机构职能从最初的单项领域、几项职能发展到生态环保各个领域多项职能,生态环保机构建设从1973年组建成立的“三废”办公室到省住建厅的二级局,到独立设置的环境保护局,到2009年的政府组成部门环境保护厅,再到今天的省生态环境厅,生态环保职能不断升级,生态责任日益彰显。

省生态环境厅由最初的厅机关和监测站,拓展到今天的生态环境监测站、生态遥感监测中心、辐射环境管理站、环境监察总队、宣教中心、信息中心、规划中心、环科院等机构;青海环保队伍由最初的编制10人增加到今天的1000余人,现在形成了集监测、执法、科研为一体的综合性的专业队伍,还建立了两个院士工作站。

保障经济社会的作用日益凸显,在污染减排、水、大气、土壤治理、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医疗废物处置、危险废物处置、饮用水水源保护、国家公园建设、排污权交易、企业参加环境风险保险、生态红线划定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湟水河治理呈现出历史最好水平,环境隐患得到了消除,构建起环境保障体系,许多环境瓶颈问题得以解决,从而保障了群众环境权益,维护了国家生态安全。

实践证明,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对于青海而言,最大的价值在生态,最大的责任在生态,最大的潜力也在生态。只有始终坚持生态环境优先,青海经济社会才能得到永续发展。

下一步,将继续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全国、全省生态环境保护大会精神,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标志性战役,持续保持和改善空气质量、水环境质量,为人民群众提供优质的环境公共产品,在奋力推进“一优两高”战略中展现新的作为。

让母亲河容颜更美丽

湟水河,养育了青海约60%的人口,被称为“青海的母亲河”。湟水河的清澈与否牵动着全省人民的心。多年来,我省治理湟水河的脚步一直没有停止。令人欣喜的是,通过一代代人的努力,湟水河流域的生态环境不断改善,水质达标率逐年提高,湟水河水质呈现出历史最好水平。

    

实现清清湟水河入城来

围绕“还青海人民一条清澈的母亲河”的目标,我省联动推进“清水入城”工程,整治湟水流域排污口,关闭非法采沙场,实现四级河长制全覆盖,提高污水处理能力和出水标准。如今,湟水河各生态系统正稳步恢复,水源涵养、水土保持功能明显提升,还青海人民一条清澈母亲河的目标基本实现。

湟水河综合治理是一项综合性强的大工程,涉及沿湟两岸经济发展和群众日常生活。我省综合治理工作开展以来,成效显著。通过实行严格的河道管理制度、根据实际开展新的治理、综合治理与景观改造齐头并进、严禁新增排污等措施,全方位保护母亲河。

为治理污水排放,我省开展截污纳管及排水管网建设、开展污水处理厂改扩建,污水处理设施取得实质性成果,污水处理接纳量逐年递增,污水处理工艺水平日益提升,污水处理厂、泵站和管网布局日趋合理。近年来,通过积水点改造项目,湟中路、七一路西宁宾馆等路段道路积水情况得到明显改善,市民和车辆雨天通行变得顺畅。如今,站在湟水河畔,已经难觅排污管道。

河岸美了,沿河居住的市民生活环境也发生了质的改变。“污水入河时,有时家里都能闻到臭味,夏季更是蚊蝇滋生。自从湟水河流域综合改造后,我们的居民楼也被列入景观改造范围,楼房墙面粉刷一新,屋顶蓝瓦点缀,远远看去,高楼、绿树、碧波别有一番风味。”沿河居住的市民李先生说,湟水河流域综合治理让他成为直接的受益者。

保护母亲河的工作还没有停止,湟水河城区段水生态综合治理工程也仅仅是湟水流域综合治理的一部分。湟水流域水污染综合治理将成为我省今后一项长期的工作。

人工湿地“点睛”湟水河

人工湿地,成为湟水河污染治理的一个亮点。位于海东市乐都区下河湾河滩地的湟水流域人工湿地污水处理技术应用及示范研究项目的实地景象,表面上看是一个景观带,人们可在这里休闲娱乐,其实它的内在功能远比这丰富。像这样的人工湿地,如今,在省境湟水河沿线遍地开花。

相比夏天,走在冬天的北川河湿地公园里,是另外一番感受。尽管湖面已冰冻,树叶已飘落,花草也难觅踪迹,但寒冷依旧抵挡不住白鹭、野鸭等水鸟的欢歌嬉戏,抵挡不住工人们一边干活一边畅聊的热情,抵挡不住户外运动爱好者的脚步,抵挡不住摄影爱好者们定格北川河湿地公园芳容的冲动。

而已建成投入使用的宁湖湿地是我省湟水河治污的亮点工程。这片人工湿地不仅是市民纳凉、休闲的好去处,更重要的意义是发挥涵养水源、净化水质的生态功能。湿地污水处理主要由三大板块组成,即一块潜流人工湿地和两块表流人工湿地。湿地的用水通过管道从西宁市第一污水处理厂出水口引出后,先进入潜流湿地利用,净化后通过表流湿地汇入湟水河。自然潜流的水从地下渗出后,经过地面上植物吸收,达到净化水质的作用。

目前,湟水河治理在由单一治理向深度治理与生态修复和景观建设相结合的综合治理转变过程中幻化成一幅装点城市的亮丽景观图。我省正着力推进湟水河水污染防治由污染源控制向水质保护治理、由主要污染物削减向环境质量改善、由单一污染治理向流域综合治理的全方位转变。

污水循环利用唱响节约经

湟水河全长349公里,沿岸有不少重工业企业。以前,这些工业企业将废水直接排入湟水河,造成 湟水 河严 重污染。为加强工业企业废水的深度治理,我省强化源头控制,全面提高工业废水处理标准,并专项整治涉水工业企业污水管网,使得湟水河流域污染治理取得阶段性成效。

2011年,随着日处理能力两万吨的综合污水处理中心的建成,使得西宁特钢结束了对湟水河排放废水的历史。这个废水处理中心将西宁特钢所有的管道污水合流在一起,然后经过浓缩、脱水工艺后,又全部回到原料厂就地消化,实现了中水的100%回用。

目前,像西宁特钢一样,企业自建污水处理中心的不在少数。除了企业花大力气治理废水外,我省已对沿湟水河流域的涉水企业按照行业排放标准的一级标准要求实行限期治理,也提出提高废水处理标准和能力。

在西宁市第一再生水厂车间内,经过生物处理、絮凝沉淀、沙滤等几道工序后,原先入网的污水变得很透明,清澈如自来水。西宁市第一再生水厂集中处理的污水主要来自西宁市第三污水处理厂。处理后的污水,经过两道工序运用到西宁市经济技术开发区东川工业园区城市景观绿化用水和工业企业用水。

与西宁市第一再生水厂相邻的是西宁市第一污水处理厂。新实施的提标改造工程里,新增了曝气池和紫外线消毒设备。也就是污水进入曝气池后,经过一种叫土壤菌特殊的生化特性和污水处理原理,最终达到对污水中有机物的高效去除目的。经过生物处理和紫外线消毒后的污水,透明度极高,能看到80厘米深的牛腿柱。

数据是最好的佐证。随着湟水河治理力度的不断加大,湟水河的水质呈现逐年提升的趋势。

三江源国家公园:美丽中国的亮丽名片

三江源国家公园体制试点,是党中央在新形势下全面深化改革和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一项重大战略举措。按照党中央要求部署,我省立足全国大局,强力推进体 制机 制创新,健全完善政策制度体系,三江源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基本框架确立,在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取得突破性进展。

在省委省政府的 正确 领导下,三江源国家公园管理局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全力推进“一优两高”、“五四战略”在高原大地落地生根,为三江源国家公园体制试点注入一股强大的动力。

相信随着三江源国家公园体制试 点顺 利推进,坚信这里的雪豹、藏羚羊、白唇鹿等青藏高原特有的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世居牧民,还有草原、江河 、湖泊 、湿地,必将焕发新的活力,为绿色青海、美丽中国 增添色彩,为改革开 放40周年献礼!

典型经验:引领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建设

◆率先建立国家公园生态保护新机制

习总书记指出:“在超过12万平方公里的三江源地区开展全新体制的国家公园试点,努力为改变‘九龙治水’,实现‘两个统一行使’闯出一条路子。”特别是在青海视察时作出了“青海最大的价值在生态,最大的责任在生态,最大的潜力也在生态”的重要论断,嘱咐我们“保护好三江源,保护好‘中华水塔’是青海义不容辞的重大责任,来不得半点闪失。

习总书记的重要讲话和指示精神,进一步明确了我省在全国甚至全球生态安全中的战略地位,是扎实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为做好三江源国家公园体制试点提供了不竭精神动力和政治保障。

按照中央生态文明制度改革总体部署,采取最严格的生态保护政策,执行最严格的生态保护标准,落实最严格的生态保护措施,实行最严格的责任追究制度,切实以生态保护优先理念统领各项工作,致力于持续筑牢国家生态安全屏障。

依托青海生态文明先行区和三江源生态保护和建设一期、二期工程和综合试验区建设的良好工作基础,整合行政资源,减少管理层次,构建精简、高效、统一、精干的行政管理机构,率先探索建立三江源国家公园生态保护新体制、新机制。

◆强有力组织领导推进体制试点

试点工作既是生态报国的历史责任,也是绿色发展的现实机遇。

三年来,省委省政府将三江源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列为“天字号”改革工程来抓,以试点带动全省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建设,先后实施原创性改革100多项,基本改变了“九龙治水”局面,努力解决执法监管“碎片化”问题,初步理顺自然资源所有权和行政管理权的关系,走出了一条富有青海特色的国家公园体制探索之路。

坚定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和《三江源国家公园体制试点方案》(以下简称《试点方案》)重大要求,强化组织领导,成立由省委书记、省长任双组长的三江源国家公园体制试点领导小组,明确省委和省政府各一位分管领导具体牵头,落实相关部门主体责任,调动省州县各级积极性,形成了纵向贯通、横向融合的领导体制。

强化统筹谋划,对机构组建、项目经费、生态管护公益岗位设置、总体规划、条例和管理办法制定、年度工作任务等做出细致安排。同时,分年度下达重点工作责任分工和工作要点,建立台账、跟进评估、督察督导,对各牵头部门的任务推进情况实行一月一汇总、一季一对账,年中盘点梳理、年底对账销号。做到了举全省之力,迅速把改革的任务落到实处。

◆破解体制试点各种难题

坚持目标导向、规划引领,明晰实现路径,紧紧咬住《试点方案》中提出的目标任务,不断加大制度创新、制度供给、制度配套,强化了制度执行,实现了重点突破。

坚持问题导向,聚焦“九龙治水”、监管执法“碎片化”问题,处理好自然资源所有权和行政管理权的关系,协调好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关系,理顺了不同政府部门之间、管理者与使用者之间的关系。

强化生态保护与民生改善有机统一,推动国家公园建设与牧民群众增收致富、转岗就业、改善生产生活条件相结合,促进生态保护与精准脱贫相结合,特别是通过设置生态管护公益岗位,使牧民群众能够更多地享受改革红利,充分调动了参与生态保护和国家公园建设的积极性。

高度重视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做到重大改革于法有据,制度设计突出立法先行,在政府管理、生态管护、纠纷解决等各方面把法治放在突出位置,发挥不可或缺的保障作用。

主要成果:为国家公园建设提供样本

◆加大生态保护和建设力度

按《试点方案》要求,在《三江源国家公园总体规划》(以下简称《总体规划》)中进一步科学划定生态功能保护区,实行差别化保护。按照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的目标,统筹实施三江源二期、湿地保护、生物多样性保护等生态工程项目,开展综合治理。自试点工作启动以来,在国家公园范围内累计投入项目资金16亿元,重点实施了生态保护建设工程及保护监测设施、科普教育服务实施、大数据中心建设等30个保护项目,区域生态环境持续好转,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提升,生态安全屏障持续筑牢。

◆探索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模式

根据三江源地区实际,在试点政策制定上将生态保护与精准脱贫相结合,创新建立生态管护公益岗位机制,全面实现园区“一户一岗”,共安排17211名生态管护员持证上岗,三年来省财政共投入5.67亿元资金,户均年收入增加21600元,并为他们统一购买了意外伤害保险。

稳定草原承包经营基本经济制度,园区牧民草原承包经营权不变,探索将草场承包经营逐步转向特许经营,通过发展生态畜牧业合作社,鼓励支持牧民以投资入股、合作劳务等多种形式开展家庭宾馆、旅行社、牧家乐、民族文化演艺、交通保障、餐饮服务等经营项目。

引导扶持牧民从事公园生态体验、环境教育服务、生态保护工程劳务、生态监测等工作,使他们在参与生态保护、公园管理中获得稳定长效收益。

困扰多年的人畜饮水、群众用能等困难得到有效解决,农牧民生产生活方式发生重大变化,生产生活水平稳步提高。

◆创新生态保护管理体制机制

构建大部门综合管理体制,着力破解“九龙治水”局面。建立由省级国家公园管理局、3个园区管委会(长江源、黄河源、澜沧江源)、3个派出管理处(治多、曲麻莱和可可西里)、12个乡镇保护管理站、村级管护队和管护小分队为组成的国家公园行政管理体系,实施了4 县(玛多、治多、杂多、曲麻莱)大部门体制改革,整合林业、国土、环保、水利、农牧等部门的生态保护管理职责,在3 个园区设立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管理局、资源环境执法局。整合林业站、草原工作站、水土保持站、湿地保护站等,设立生态保护管理站,乡镇政府增挂保护管理站牌子,增加国家公园相关管理职责。同时,组建成立了三江源国有自然资源资产管理局和管理分局,积极探索自然资源资产集中统一管理的有效实现途径。

优化重组各类保护地,着力维护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系统完整。对三江源国家公园范围内的自然保护区、国际和国家重要湿地、水利风景区、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风景名胜区等各类保护地和自然遗产地功能重组、优化组合,实行集中统一管理,增强园区各功能分区之间的整体性、联通性、协调性,对各类保护地整体保护、系统修复、一体化管理。

开展三江源草地、林地、湿地、地表水和陆生野生动物资源的本底调查,建立三江源自然资源本底数据平台,发布三江源国家公园地表水、草地、林地、野生动物等自然资源本底白皮书。编制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以及资源资产管理权力清单、责任清单,积极探索自然资源资产形成的收益纳入财政预算管理办法。

加强制度和法治建设,构建国家公园建设制度保障机制。在制度层面,建立三江源国家公园规划体系、制度体系、标准体系、生态保护体系、机构运行体系、人力资源体系、多元投入体系、科技支撑体系、监测评估考核体系、宣传教育体系,制定功能分区管控、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生态管护公益岗位、特许经营、国际合作交流等12个管理办法,制定《三江源国家公园管理规范和技术标准指南》,推进山水林草湖组织化管护、网格化巡查。

在法治层面,坚持依法建园、依法管园,在全国率先出台《三江源国家公园条例(试行)》,成立玉树市人民法院三江源生态法庭,建立三江源国家公园法律顾问制度。先后开展了代号为“三江源碧水行动”“绿剑3 号”“绿剑4 号”等专项行动和常规巡护执法行动,保障国家公园建设自然资源资产和生态系统安全。

◆探索建立资金保障长效机制

根据《试点方案》,结合我省和三江源实际,积极争取、多方努力,下大力气探索建立资金保障长效机制。充分考虑国家公园实行更严格的生态保护需求,制定了《三江源国家公园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政策实施方案》,在巩固禁牧减畜成果的基础上,逐步完善符合国家公园体制的草原生态补奖政策措施,健全草原核查监管机制和绩效管理机制,全面推行以草定畜、草畜平衡制度,促进草原生态环境持续改善,牧民收入稳步提高。同时,研究探索矿业权退出、资源储备、跨流域补偿等新型补偿机制,鼓励创新绿色金融支持,已取得初步成效。

◆主动有序扩大社会参与

坚持科技办园、开门办园,着力调动全社会各类资源参与国家公园建设。强化三江源国家公园科研和技术水平,与中国科学院组建三江源国家公园研究院,设立三江源国家公园院士工作站,实施生态大数据中 心和 卫星 通信 系统 建设 项目 ,推动“天地一体化”信息运用,开展全域生态监测。

强化人才队伍建设,对省州县乡村干部、生态管护员、技术人员组织开展全员业务培训,在青海大学开设国家公园课程。广泛开展宣传推介,与全国多家媒体联合开展“三江源国家公园全国媒体行”大型采访活动,推出系列报道。建立多方交流合作机制,组织人员到美国、加拿大等国家公园进行学习考察,与厄瓜多尔、智利国家公园正式签署了合作协议。

◆有序落实各项保障措施

高度重视规划引领作用,试点伊始,详细制定了规划编制计划。

2017年编制完成《三江源国家公园总体规划》,经国务院同意;2018年 1月国家发改委印发实施,这是我国第一个国家公园总体规划,起到了示范作用。

根据《总体规划》,部署编制了生态保护、管理、社区发展与基础设施、生态体验和环境教育、产业发展和特许经营5 个专项规划,目前已公开征求了社会意见,准备报国家审批。

建立天地一体化生态环境监测体系,与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合作逐步引入卫星遥感、北斗导航、卫星通信等空间技术,构建区域生态遥感卫星监测系统,大幅提升监测水平。注重宣传引导,通过全方位、广角度的宣传,创造了良好的舆论环境,保护好三江源,建设好国家公园的社会基础、群众基础。

从满目荒凉到满城绿色

一座城市对于 每一 个人,都有着不一样的特质。绿色,正是西宁城市发展的底色。

水清 、绿浓、园秀、城美的生态优势,正引领着西宁这座宜居之城实现生态文明建设、生态环境优势、百姓幸福指数的三重提升。“高原绿”“西宁蓝”“河湖清”等实际行动,让良好的生态环境成为老百姓生活质量的增长点,百姓的幸福指数节节攀升。

从荒滩土堤到生态城市公园

春天柳枝吐绿,夏天绿树成荫,秋天层林尽染,冬天银装素裹,西宁城区周边四季风光各不同的精品公园景区成为市民休闲赏景的好去处。漫步各大公园,健身步道栽植的苗木景色宜人,新引进的树木、花卉让城市绿化植物品种丰富,多层次植物搭配让市民纷纷称赞。

西宁市始终把生态环保作为城市的成长坐标。随着西宁绿色发展的步伐不断加快,西宁市不断构建着以西堡为中心的生态绿芯、南北两山和城市远山为屏障,沿湟水河、北川河、南川河“三河六岸”绿化为生态廊道的“一芯二屏三廊道”的城市新生态布局,在昔日的荒滩土坡上植树造绿,走出一条独具西宁特色的绿化之路。

种满植被的生态公园北山美丽园曾是违章建筑重灾区,2006年起,西宁市拆迁8个行政村,在前期北山危岩体治理的前提下,构建西宁北山美丽园6000亩永久性绿地,形成了一条贯通城区东西的生态风景线。园区内,京韵青风景区、北山烟雨景区、朝阳绿岛公园和宁湖湿地现已建成开放,成为西宁最大的市民游憩公园。

位于甘河和多巴新城的中间区域的园博园和正在建设的西堡生态森林公园遥相呼应,两个公园大力实施生态修复工程,栽种树木、挖湖造山,形成绿色屏障。园博园将成为西宁市生态文明建设的样板,绿色发展的样板。2018年国庆,历时四年多建设的西宁北川河湿地公园正式开放,公园将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化设计建设理念融入到北川河综合治理中,通过海绵城市建设和自然湿地净化,形成天然湿地效应、绿色的防护屏障。

不仅如此,总投资11.9亿元的刘家沟生态公园建设项目二期让原本荒废的排洪沟华丽变身为绿地率为75.1%的生态公园。昔日垃圾遍地、地质灾害频发的苦水沟也已变身为西宁第一座沟谷公园,公园内小溪潺潺流过,植物资源丰富,成为了西宁的生态沟,百姓的幸福沟。

从扎堆公园到移步换景抬头见绿

在不少市民印象中,以往西宁绿地公园并不多,每逢假期,市区周边的游客都扎堆在人民公园,如今可大不相同。从人民公园的“一枝独秀”到北川河湿地公园、海湖湿地公园、景熙丰湿地公园、鲁青公园、海西西路精品游园等公园的惊艳亮相。

西宁市实现了市民与自然为邻,森林覆盖率、城市绿地率、人均公园绿地面积不断增加,不仅空气质量大幅提升,还为市民提供了更多的出行场所,让百姓的生活幸福指数节节高攀。

多年来,西宁市城乡绿化工作以“高原绿”建设行动为抓手,为幸福西宁增绿量,为绿色发展样板城市提品质,启动实施海棠公园二期、团结公园、沙塘川公园、湟岸公园、园树游园、湟水高架桥滨河游园、劳动路游园等13个精品主题公园游园建设项目,打造“一园一景致,一园一特色”的精品街头公园游园。

西宁市近年先后建成湟水河、南川河两侧滨水绿道,北山美丽园绿道,大南山、西山绿道以及湟中县、湟源县的连通绿道。城市主干道、快速路、公路、铁路沿线绿化带一步步变成了辐射全市的绿色长廊,让市民感受到了出门见绿,抬头见绿。

目前,西宁市建成绿道总里程达400公里,市区内具有一定规模的公园、绿地达80多处。截至2018年年底,建成区绿化覆盖率保持在40.5%,人均公园绿地面积保持在12平方米,森林覆盖率达到33.5%。

40年来,西宁城市园林绿化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如今漫步在市区,宛如进入了一幅长长的画卷,蓝天为幕,绿野为席,一座天蓝、地绿、水清、景美的城市让百姓共享绿色幸福。

昔日荒山今朝披绿衣

风吹沙飞无鸟影,下雨泥石落 西宁。”上世纪80年代有人这 样形容西宁南北山,如今这句 话已经成为了历史。

郁郁苍苍的南北山,给享有夏都美誉的西宁带来了迷人的色彩。经过多年的建设与修复,现在的西宁南北山绿树成荫,鸟语花香,森林景观基本形成,年均降水量由上世纪80年代的363.3毫米 增加到现在的414.6毫米,基本实现了“水不下山、土不出沟”,创造了我国干旱地区大规模绿化 成果的奇迹。

29年汗水植绿荒山秃岭

20多年前的西宁,南北两山都是光秃秃一片。”提起南北山,老西宁人都一片唏嘘,“山黄、风黄、水黄”,这是当时的写照。

在高寒干旱的青藏高原,数十万人用了29年,为南北两山披上了绿衣,使这座过去绿色难觅的古城变身为美丽而宜居的青藏高原首个“国家森林城市”,用绿色打造出一片高原人的精神高地。

在过去的29年间,面对严酷的自然环境,西宁南北山绿化工程始终作为历任青海省委领导持续接力的“一号工程”,没有一刻松懈。

在西宁南北山29年的绿化史中,有一个名字,被不断提起;有一种精神,不仅为西宁南北山绿化提供着价值引领,也为广大党员干部提供着干事创业的动力。他,就是尕布龙。

在尕布龙精神的引领下,每年植树时节,许多人都加入到南北山绿化中来。从“不毛之地”到苍山染绿,从建设绿色城市到绿色乡村、绿色河谷,非一日之功,也非一人之力可完成。

数据显示,经过近30年努力,如今西宁南北山实现绿化区域总面积34400公顷,造林 保存 成林 面积13980公顷,栽植各类苗木3473万株,目前工程区森林覆盖率从7.2%提高到79%。使得西宁市民人均森林面积由不足8 平方米提高到112平方米。

如今,南北山绿化正悄然步入新的发展阶段,由大规模植树造林向实现城市森林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的转变。目前西宁市在南北山建成了湟水森林公园、大墩岭公园等景区,让群众充分共享南北山绿化成果。

创造大规模绿化奇迹

小酉山是西宁市南北山造林绿化的一小部分。经过多年的不懈努力,如今的小酉山成为西宁市南北山绿化工程的一大亮点。春天,放眼望去,小酉山漫山遍野到处是绿树和绿草。西宁市园林局相关负责人介绍,针对小酉山区域内绝大部分林地是灌木林的实际及水土流失严重的现象,2012年对整个项目区的灌木林灌改乔造林,坚持高标准整地、大规模苗木栽植、高质量造林,栽植油松、祁连圆柏、青海云杉等各类苗木两千多万株,通过针叶、阔叶、灌木相结合的多模式栽植,现在的小酉山森林覆盖度提高,水土保持效果明显,已成为西宁市民亲近大自然的好去处。

与小酉山 隔河相望的火烧沟高标准造林区,是西宁市造林绿化的又一大亮 点工程。与小酉山造林方式不同的是,在火烧沟 一带,西宁市林业部门实施高标准造林工程。在树种选择和造林模式上,打造高密度道路林网、提升重要节点景观,既突出了区域绿化成效、保证了工程质量,又丰富了绿化层次、提升了景观效果。

西宁市园林局有关负责人介绍,目前,西宁市森林面积达48.36万公顷,森林覆盖率达33.5%,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40.5%,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12平方米。截至2014年,西宁南北山绿化为西宁市森林覆盖率贡献了近4个百分点,推动西宁实现了向生态城市的转变。

如今,南北山绿化正悄然步入新的发展阶段,由大规模植树造林向实现城市森林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转变。计划到2020年,南北山绿化总面积达到34000公顷,将西宁打造成为森林环绕、美丽宜居的绿色城市。

野生动物栖息家园

树木多了,风沙小了。如今,西宁南北山成了鸟儿栖息的家园,已有已有40多种野生动物在这里安多种野生动物在这里安家。过去近过去近30年里年里,西宁南北山共栽植各类苗木共栽植各类苗木3473万株万株,总投资资21亿元,造林保存率达造林保存率达86%。其中,南北山形成森林南北山形成森林13980公顷,使得西宁市民人均森林面积由不足不足8平方米提高到112平方米平方米。

生态环境改善了,越来越多的野生动物选择在这里安家落户并不令人意外。”林业部门工作人员介绍,随着西宁南北山绿化步伐加快,森林覆盖率大幅提升,曾经一度绝迹的高原兔、环颈雉、秃鹫等野生动物又多了起来,这些动物和植物依靠生物链联系在一起,它们相互依赖共同存亡,一个良好的生态环境正在逐步形成。

许多市民漫步在南山时,也会经常看到高原兔、荒漠猫、秃鹫、石鸡等野生动物的身影。 西宁南北山绿化工程,不但一次次颠覆着外地人对西宁荒凉少绿的印象,还让野生动物们在这里找到了温暖的怀抱。

原本的荒山,如今真的成了森林,每到春夏季节,绿树成荫,花香四溢,成了市民郊游的好去处,成了野生动物栖息的家园。


从“生态之窗”看青海生态之变
  青海新闻网讯 12月27日上午,Qhnews.Com
生态宜居北区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
本报讯(通讯员 王雪花)北区全面加强生态环境保护,西宁市环境保护局
三江源国家公园获全球环境基金支持
  青海新闻网讯 从生态环境部传来好消息,近日,Qhnews.Com
柳湾村外:“三河间”上的小江南
  青海新闻网讯 海东市位于黄河、湟水河、大通河流Qhnews.Com
“缘”起南北山“绿”动西宁城
  青海新闻网讯 1989年,Qhnews.Com
围绕“蓝天、碧水、净土”——不懈打好八场标志性战役
  今年6月5日全省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以来,人民政府
海东市持续发力扛起生态环境保护政治责任
  青海新闻网讯(本网记者 陈郁 报道)近年来,Qhnew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