准确把握习总书记重要讲话核心要义 运用辩证思维谋划青海经济社会发展

21.09.2016  09:39

郝  鹏

  习近平总书记视察青海的重要讲话立意高远、思想深邃,贯穿了马克思主义世界观、认识论和方法论,充满着唯物辩证法的思想智慧,闪耀着与时俱进的理论光芒,是引领青海未来发展的思想灯塔、行动指南和根本遵循,对我们做好各项工作,具有极端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影响深远的历史意义。学习贯彻重要讲话精神,谋划青海经济社会发展,需着重把握几个方面的重大关系。

   要辩证看待青海发展和全国大局的关系。 总书记纵览历史、纵观全局,系统论述了我省在全国发展大局中的战略定位,明确指出, 青海自古就是国家安全的战略要地,素有“天河锁钥”、“海藏咽喉”、“金城屏障”、“西域之冲”等称谓;今天的青海,在党和国家工作全局中占有重要地位,对国家生态安全的重要性尤其突出。 总书记特别强调, 做好青海的工作,事关国家安全和发展战略全局,事关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战略要地”、“生态屏障”、“两个事关”是对青海在全国大局中的最新、更高定位,极大增强了全省各族干部群众的自豪感和自信心,充分激发了高原儿女开拓进取、砥砺前行的勇气和力量,让我们从更高层面认识和理解了做好青海工作的特殊重要性。虽然青海地处内陆、条件艰苦,但只要我们大力弘扬“五个特别”的青藏高原精神、“人一之,我十之”的实干精神、玉树抗震救灾精神为代表的青海精神,苦干实干,奋发有为,就完全有能力有信心在全国发展大局中大有作为。因此,我们要坚决纠正妄自菲薄、缺乏自信等消极心态,牢固树立大局观、长远观、整体观,自觉把青海发展放在全国大局中去谋划去推进,主动肩负起保护好青海生态环境、守护好祖国西部边陲安宁、开发利用好特色优势资源等重大责任和使命,努力在“三区”建设中不断创造新业绩,切实把总书记的关怀转化为攻坚克难的强大动力,转化为青海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成效。

   要辩证看待生态保护和经济发展的关系。 总书记鲜明指出, 青海生态地位十分重要,无法替代;青海又地处青藏高原,生态就像水晶一样,弥足珍贵而又非常脆弱;保护好三江源,保护好“中华水塔”,是青海义不容辞的重大责任,来不得半点闪失。 同时强调, 青海地处西部高原,发展底子薄、任务重,发展不足仍然是主要矛盾,发展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比较突出。要坚持从实际出发,发挥比较优势,夯实发展的基础设施、优势产业、科技人才、生态环境等基础,不断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 在视察讲话中,总书记再次强调, 要扎扎实实推进生态环境保护,扎扎实实推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总书记重要讲话内涵丰富、思想深刻、意境深远,体现了发展理念、发展思路、发展方式的深刻变革,阐明了实现生态美、产业兴、百姓富的有效途径,回应了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热切期盼。我们要牢记总书记嘱托,坚持把生态保护优先作为立省之要,统筹推进生态工程、节能减排、环境整治、美丽城乡建设,加强三江源二期、祁连山生态保护与建设、环青海湖地区综合治理、退耕还林还草、三北防护林等建设,开展好三江源国家公园体制试点,筑牢国家生态安全屏障,打造美丽中国的亮丽名片;坚持把发展作为解决一切问题的关键,在保护好生态环境的前提下推动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大力发展资源环境可承载的新能源、新材料、文化旅游、生态农牧等特色产业,以实际行动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重要思想,打造保护与发展协同共进、互促双赢的青海样板。

   要辩证看待优化供给结构和补齐发展短板的关系。 总书记就解决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思路和方向问题提出了“三个优化”,即 优化现有生产要素配置和组合、优化现有供给结构、优化现有产品和服务功能。三个层面归结到一点,就是要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提高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使供给体系有效适应需求结构变化,实现由低水平供需平衡向高水平供需平衡跃升。 针对青海省情,总书记特别强调, “补短板”是青海的主要任务,要着力补齐扶贫脱贫短板、优势产业短板、基础设施短板、科技创新短板、生态环境短板。 贯彻落实重要讲话精神,深入推进我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既要统筹兼顾、综合施策,坚定不移做“减法”,全面落实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的政策措施,严格执行环保、能耗、安全、技术等法律法规和产业政策,主动压减过剩产能,持续淘汰落后产能,引导退出低效产能,积极稳妥处置“僵尸企业”,减少无效和低端供给;又要立足省情、突出重点,扎实有效做“加法”,在关键领域和薄弱环节加大“补短板”工作力度,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统筹做好各项民生工作,提高基础设施支撑能力,着力扩大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供给,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增强发展的整体性、协调性和可持续性。

   要辩证看待改造传统产业和发展新兴产业的关系。 总书记对我省产业发展路径提出了明确要求,强调指出, 一方面,要积极改造传统产业,通过技术升级、产业链延长、资源综合利用、提高附加值等举措,全面提高盐湖化工、有色冶金、能源化工、特色轻工、建筑材料等传统产业的产品技术、工艺装备、能效环保等水平,使老树发新芽、长新枝、开新花、结新果。

   另一方面,要积极发展特色新兴产业,从地理区位特点和资源特色出发,着力培育新能源、新材料、信息技术、生物医药、现代服务业等环境友好型特色新兴产业。 视察中,总书记充分肯定了我省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培育发展新兴产业的做法和成效,叮嘱我们要把光伏发电产业打造成为具有规模优势、效率优势、市场优势的特色支柱产业,精心谋划、有序推进盐湖资源合理开发利用,积极推动柴达木循环经济试验区内相关产业流程、技术、工艺创新,在循环经济发展上不断取得新成就。总书记对青海工作的殷切期望,既是巨大鼓舞,更是有力鞭策,使我们的方向更加明确、底气更加充足、信心更加坚定。针对我省产业结构不优问题,我们要坚持两手抓、两手硬,一手抓传统产业改造提升,用新型技术装备和先进制造技术对油气化工、有色金属、冶金建材等传统产业实施绿色智能化改造,提高节能降耗水平,促进产业链条延伸、行业转型升级,进一步发挥传统产业在促进经济增长、稳定就业增收、消纳清洁能源等方面的基础性作用;一手抓新兴产业培育发展,坚定不移打造光伏制造、光伏发电一条龙全产业链,加快盐湖锂、镁等资源综合开发利用,积极发展生物制造、生物医药等现代生物产业,大力发展精准农业和草地生态畜牧业,全面推进新一代信息技术与三次产业的深度融合,为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打造新引擎、构建新支撑。

   要辩证看待实现奋力追赶和创新驱动发展的关系。 总书记指出, 创新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关键支撑,传统产业改造也好,新兴产业培育也好,发展方式转变也好,都深深依赖创新,离开创新寸步难行。 要求我们, 在科技、教育、人才方面要“弱鸟先飞”,奋起直追,下决心把创新这个短板补起来。 这些重要论述深刻启示我们,越是欠发达地区,越需要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近年来,我省科技工作者辛勤耕耘,着力破解核心应用技术瓶颈,在盐湖提锂、钾盐开采、光伏制造、高原病防治等重点领域成功跻身科技前沿,从一个侧面印证了总书记创新驱动发展重要思想的高瞻远瞩、远见卓识。作为不沿边、不靠海的西部内陆省份,我们要实现奋力追赶目标,缩小与发达地区的差距,决不能邯郸学步、亦步亦趋、自甘落后,必须把创新驱动摆在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作为全省优先战略,作为弯道取直、凝聚发展加速度的重要抓手,按照总书记提出的“六个强化”要求,着力推进科技创新体系建设,抓好重点领域技术创新,培养创新友好的社会环境,推动科技创新、制度创新“两个轮子一起转”,塑造更多依靠创新驱动的引领型发展,努力形成以创新为主要引领和支撑的经济体系和发展模式。

  以上五个方面都是事关青海“十三五”乃至更长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性问题,也是我学习中感受最深的几点体会和认识。总书记着眼于新的时代背景和全国发展大局,在全面把脉青海省情的基础上,为我们厘清了思想认识、确立了坐标定位、提出了明确要求,我们要始终以讲话精神统一思想、凝聚共识,毫不犹豫、义无反顾、一以贯之地遵循总书记重大要求和指示,坚定信心不动摇,咬定目标不放松,强化责任抓落实,全力以赴推进“四个扎扎实实”,以昂扬向上、真抓实干的工作劲头和敢于担当、开拓创新的精神风貌,不断把富裕文明和谐美丽新青海建设各项事业推向前进。

国家10.49亿支持我省启动实施教育强国推进工程
  今年以来,按照省委省政府安排部署,省发展改革委紧抓“十四五”开局机遇,围绕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新时代目标,科学谋划项目储备,主动加强汇报衔接,全力以赴争取中央专项资金,支持教育领域基础设施建设。经积极争取,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下达我省教育强国推进工程2021年中央预算内投资10.人民政府
甘青两省政协就推动兰西城市群建设开展联合调研
  8月2日至6日,青海省政协应甘肃省政协的邀请,人民政府
全省快递员群体交流座谈会召开
  8月6日,省总工会召开全省快递员群体交流座谈会,人民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