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秀珊:扎根雪域 顽强怒放

11.09.2015  01:10

图为边秀珊在分析气象卫星云图。

   初秋,海拔3719米的青海省果洛藏族自治州气象局院子已经飘起了雪花。在州气象台见到边秀珊时,她正在给几个年轻的预报员指导业务,认真而温和,耐心细致、专业。很难想象,一个出生于青海省东部农业区的柔弱女子,远离家乡,在高海拔缺氧的雪域高原一干就是近20年,将青春奉献在艰苦边远牧区的天气预报事业上。令人佩服的是,她从一个兰州气象学校毕业的中专生开始,凭借不懈的努力,孜孜以求,先后拿到了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的大气科学大专、本科学历,成为目前果洛州气象局天气预报的“顶梁柱”。

  1975年3月,边秀珊出生于青海省平安县。 1996年6月从兰州气象学校农业气象专业毕业后,她被分到了海拔4050米的果洛州甘德县气象局从事牧草监测、地面观测业务。那时青海藏区的气象站,空旷而寂寞,条件艰苦,停水停电是很正常的事情,文化娱乐活动很少,对一个刚从学校走出去的年轻小姑娘,眼前的一切新奇而困难重重。

  如今,她还清晰地记得那时候夜晚冒着风雪观测时遇到的“囧事”:“记得那晚的风雪很大很大,我观测完扣上观测场栅栏门往回走时,听见旁边有呼哧呼哧的声音,一个黑影眼睛发光,对着手电一看,原来是一条很大的流浪藏獒,吓得我几乎站不稳了,好在藏獒看见灯光后就慢慢走了。”

  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下,边秀珊在前辈和同事们的帮助下,苦练基本功,认真工作,很快成为独挡一面的观测能手。艰苦的条件也并没有磨砺掉她的上进心,经过不断学习,几年时间里,取得了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的大气科学本科学历及理学学士学位。由于表现优异,2004年5月,她被调到果洛州气象台从事短期气象预报、气象服务工作。

  果洛州地处青藏高原腹地,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由于辐射降温对气温变化的影响较大,因此对预报员预报温度带来了很大困难。针对温度预报质量低下的现状,边秀珊除了向其他兄弟州台交流外,积极申报温度预报课题。2014年,《果洛州温度客观预报系统》被青海省气象局立项,通过研究发现欧洲850百帕和T639500百帕温度对果洛州日最高温度预报有很好的指导意义。通过她的努力和摸索,果洛州气象台的日最高温度预报质量有了明显提高,在全省处于较高水准,进而夯实了气象服务基础,鼓舞了同事们的信心。

  今年3月13日,班玛县灯塔乡发生草原、森林火灾后,边秀珊第一时间将最新的卫星遥感图和气象服务资料汇总后,制作发布了班玛地区火情监测气象专题,为州委州政府防火灭火工作提供了重要的决策依据,得到了相关领导充分肯定。6月25至30日,果洛州出现强降水天气过程,边秀珊和同事们密切跟踪观测、及时发布预报预警信息,为牧民群众转移财产和政府指挥防灾减灾赢得了时间,全州没有出现人员伤亡。

  提起家庭,边秀珊还有一段“不浪漫”的经历。原来,她刚分到甘德县气象局时,就在心底发誓不找气象同行,因为和同事结婚,就意味着要真正扎根高原了。但是一些粗重的活,她实在是无能为力,比如泥烤火炉、买煤、大桶挑水等,不得不借助男同事的力量。于是,现任州气象台副台长、当时的甘德县气象局观测员秦永忠就看到了机会,发起了爱情攻势,俩人终成幸福的气象伉俪。今年,她女儿也以优异的成绩考进了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一家三口,都成气象人了。”此时的边秀珊,脸上泛起了幸福的涟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