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峰度冬检修人

12.12.2016  23:49

  青海新闻网讯 深冬的晨,寒风瑟瑟,太阳虽然挂在天边,却感觉不到丝毫温暖。202省道上三辆越野车疾驰而过,国网青海检修公司输电检修中心带电作业班12名检修人员正风尘仆仆赶往青海省化隆县查甫乡,他们今天的任务是修补受损导线,消除线路紧急缺陷,在用电量大幅增长的冬季保障电网安全。结霜的车窗内很安静,没有了以往吉普赛大篷车似的欢声笑语,透过淡淡的烟草味,整个车内弥漫着六个字“时间紧,任务重”。

  “快到了!”手里翻阅检修方案眼睛瞟了一眼前方的张晗突然说道。作为检修公司输电检修中心的一名技术员,他几乎天天穿梭在检修现场,临近年末,线路安全稳定运行在他心里比任何事都重要。“年末线路消缺是重点工作,迎峰度冬期间尤其重要,重大隐患缺陷一定要消除,也能为来年的线路运维工作打好基础,线路安稳,我们年过的也舒心。”张晗看着前方说。

  据线路巡视员反映,位于330千伏李曹II线#21耐张塔离地近30米的左相大号侧绝缘子和防振锤之间的导线多处断股,李曹II线是李家峡水电站的重要出线,担负极为重要的供电任务,若不及时处理将严重威胁到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接到消缺命令,检修公司输电检修中心技术人员立即制定线路缺陷紧急处置方案,第一时间奔赴现场进行线路消缺工作。

  转眼到了山脚,抬眼望去山峦叠嶂,杂草丛生,崎岖难行,像是事先分好了工,扛的扛,背的背,大家仍就一语不发,但所有工器具已落户肩头,多年的工作经验告诉他们今天的任务要和时间赛跑。

  背着沉重的工器具翻山越岭的检修人员气喘吁吁的来到山顶上的21号塔位。由于今天的工作是带电作业,所以大家比以往更加严谨,顾不上休息立即对现场进行警戒围护,工作票宣读完毕后熟练地检查摆放工器具,按照工作票布置好线路的安全措施后,便开始了断股导线修复处理工作。

  受损点为耐张杆塔档距跨越很大,需要在摇摆的线路上工作,作业人员只有导线一个承力点且缺陷位于绝缘子和防振锤之间,传统作业方式难度较大。

  凭借多年带电作业检修经验,张晗和几名有经验的老师傅快速制定出安全有效的作业方法利用软梯在地面和导线间架设“通道”,借助软梯头这个工作平台,解决作业点距离和位置问题,增加作业人员受力点,提高工作舒适性和安全性。

  输电专业里对于善于高空作业的技术能手都赋予一个高大上的称呼为“高手”。王文斌平常是个“话痨”此时也显得格外“高冷”。上班虽没几个年头,但在师傅们的调教下,已是名名副其实的“高手”,今天的等电位第一电工就是他。虽然见惯了“大场面”但从他的脸上还是能看出被今天工作的重要性所渲染出的些许紧张。

  “高手,好了吗?”张晗拿着欧姆表看着刚穿好屏蔽服的王文斌问道,从出发到现在这才算是有人开了半句玩笑话。

  “好了,测吧!我以为你们今天不打算说话了呢,这气氛让你们整的我紧张的跟去年的婚礼现场似的!”哈哈哈哈……大家都乐了。“至于嘛,我只是不想破坏大家这难得一见的氛围嘛!别紧张,时间紧是紧,照样得按工序走,一会上去了工作流程别弄错!一定注意安全啊!”“放心吧,都在这!”王文斌拍着胸脯坚定地说。

  张晗说:“平时修补导线大家都是在地面的,但今天是在铁塔上修补导线,而且是带电作业,不像在地面那么容易修补,花费的时间也长,为了能够及时消除线路重大隐患,大家今天的紧张心情也在情理之中。”

  11点10分,一切就绪,第一名塔上作业电工背负绝缘传递绳攀迅速到达铁塔上横担处,挂好滑车及绝缘传递绳,地面工作人员利用传递绳将软梯头和绝缘软梯固定在导线修补位,带电作业“通道”搭建完毕。随即第二名电工通过绝缘软梯进入强电场作业位置,开始了导线的修补工作。看着王文斌娴熟的爬上软梯,仿佛是传说中的武当派独门轻功绝学“梯云纵”。如此快速的行动无不令在场人折服。

  “地面一分力,线上三分功”。线上作业是个精细活,对作业人员体力和技术都有较高的要求。这项工作被作业人员形象地称为“高空绣花针”。预绞丝是经过螺旋处理的金属丝,用它修补导线时,只要截取修补长度的预绞丝,拿着一端使它的螺旋方向顺着导线线股的缠绕方向从始端旋转,直至终点两者紧密缠绕。

  只见两名作业人员相互配合熟练的将一股股断股散开的导线轻轻切除,将一根根变形错位的线股慢慢捋顺,再将一层层导线表面的氧化膜细细磨光。他们相互配合着将张力预绞线旋转着缠绕在导线上。如果说预绞丝是“线”,那么带电作业工人的手就是缝补导线的“针”,充满刚性却总执着于一丝一扣的精密。

  经过三个多小时的紧张作业,受损导线修复完毕,一根根硬度十足的预绞线成为线路的一部分,电网“大动脉”变得坚强如初。尽管野外寒风凛冽,弯刀般划过脸庞,但大家凭借坚韧的毅力和过人的本领,用勤劳灵巧的双手换来了输电线路的安全稳定运行。

  夕阳下,银线铁塔,铁塔下早已被汗水浸湿的电力工装,一切,都很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