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榜样的力量 媒体记者油田行】 尖兵是这样炼成的 ——中国石油青海油田采油一厂采访启示

23.12.2017  09:10

  青海新闻网讯在敦煌和中国石油青海油田采油一厂,我们前后用了三天时间采访“全国劳模”史昆,想尽可能多地掌握和他有关的事,以求探寻一位普通石油工人成长成才的“奥妙”。一圈走下来,碎片化的素材积累越来越多,心中的疑问也越来越重。这些素材,看似连贯又相互独立。史昆的成长,背后究竟还有着什么样的关联?

   “领头雁”程长坤

  采访史昆的几天,一名穿着工作装的中年汉子一直给我们带路。他年届不惑,嘴唇干裂,话不多,脸上始终带着真诚的笑意。偶有记者问他一些问题,他举止自若而又专业、干练。他叫程长坤,是采油一厂厂长、党委书记、工会主席。

  采油一厂的前身是青海石油管理局采油厂,成立于1983年6月,1999年更名为中国石油青海油田采油一厂,是青海油田5个采油厂里最大的采油厂,有1450名工人,为青海油田主力产区,担负着尕斯库勒、跃进二号、油砂山、砂西、跃西、游园沟、跃东、跃进Ⅳ号等12个油藏的建设开发任务,全厂拥有油水井2490口。换一种说法,采油一厂负责着青海油田的大部分油水井,累计产油量占青海油田公司总产量的70%以上。

  在采访油砂山露头的间隙,我和程厂长聊起来。程长坤的父母已年近八十,在西宁居住,由于干部没有轮休,他已经两年没有回西宁看父母了。说起这些,程长坤竟不能自持,流露出愧意。他说,等忙完这阵子,一定得回去看看父母。

  今年43岁的程长坤曾是青海油田公司第一届“十大杰出青年”、青海油田公司劳动模范、青海油田公司第三届、第四届学术带头人,先后荣获过青海油田公司科技创新奖多次。2006年被青海油田公司授予“十一五”期间优秀科技工作者的光荣称号。2013年调任采油一厂之前,他曾是采油四厂的总工程师。

   优化顶层设计,有志员工如鱼得水

  史昆的成长,离不开采油一厂为他创设的平台。为了统筹谋划全年项目管理和创新创效,采油一厂出台鼓励职工创新的《科技创新创效管理办法》《科技创新创效实施方案》,有了顶层设计的制度支持,采油一厂人才、资金、技术相互协同,围绕生产现场难点难题和项目难点,立项创新创效项目100项。

  用心浇灌花自开。说起史昆,程厂长说,史昆工作中喜欢“较真”,遇到问题总是积极主动去完善。问题大家都看到了,但他就能把一件件平凡的小事干出不凡。

  “史昆自己设计的工具非常实用,因为他的带头创新,我们作业区的工人团结敬业,工作之余同事们聚在一起研究创新蔚然成风。”为了给大家创造一个更好的创新平台,在青海油田和采油一厂的支持下,以史昆命名的“史昆职工技术创新工作室”应运而生。今年9月份,青海油田工会组织了史昆工作室成果推广会,一件件凝结智慧、精美实用的发明得到了业内的广泛认可和好评。

  创新创效需要坚实的载体。采油一厂党委决定用好“史昆职工技术创新工作室”这张名片。人多力量大、人多点子多。今年年初,一张在全厂范围内招贤纳士的通告吸引了所有员工的眼球:不限年龄、不限专业、不限职称职务,只要具有创新的勇气和敢为人先的精神,均可加入。通过报名考察,工作室成员从十几人扩充至四十多人,采油、注水、自动化、机械、设备等专业实现了“齐活儿”,职工们创新有了“根据地”,工作室也成为有志员工创新创效的“家园”。

  史昆爱学习爱钻研,有了这样的成才环境,他如鱼得水,自然会在众多一线工人中脱颖而出。对于史昆而言,这不只是殊荣,也是一个展现个人才华的平台,更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可以说,因为有了这样的沃土,采油一厂才会涌现出像全国劳模杨文旗、青年岗位能手杜德香、 “三八红旗手”陈海虹等一批岗位能人。

   人人可为事事可做

  今年5月,青海油田提出“打造创新创效阵地”的要求,在采油一线,在青海油田每一个生产现场,一股创新创效的热潮迅猛掀起,也在采油一厂掀起一股不小的“风波”。采油一厂仅技术人员就有五百多名,创新创效的劲风,让这支充满活力、年轻有为的队伍“蠢蠢欲动”。在石油天然气开发、采油注水工艺、集输、基建、自动化、机械等领域,他们找到了实现自我价值,发挥更大能量的“乐土”。

  “创新人人可为,创效事事可做”,采油一厂提出五大战略目标,其中就包括人才兴油和技术集成创新,并将此作为企业文化。年轻工人钻研进取,苦练技能,老人手精心带徒弟,传承经验,员工成长进步、创新创效的激情被点燃了。

  一个企业,一旦形成优秀企业文化的引领,就有了向心力和凝聚力,有了发展壮大、勇立市场潮头的基础。采油一厂也因此先后荣获“全国企业文化建设先进单位”“全国模范职工之家”“高效开发油气田”等殊荣。

我省认定第三批省级创新型企业
  为推进我省创新型企业建设,根据国家的统一部署,科技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