砥砺奋进的五年:青海,让绿色成为产业发展主色调
开栏语
党的十八大以来的五年,是青海发展史上极不平凡的五年,是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坚实基础的五年。
这五年,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省委总揽全局、协调各方,全省人民凝心聚力、砥砺奋进,发展的方向更加明确,发展的层次不断提升,发展的优势逐渐显现,发展的动力持续增强,发展的成果更多惠民,发展的环境愈发向好,发展的合力广泛凝聚,发展的引领更为有效,发展的保证更加坚强,青海发展站在了新起点上。
记录,是为了更好回望;回望,是为了更好地前行。近期,本报记者深入全省两市六州,坐在百姓炕头,聆听百姓心声,采写“青海故事”,解读“发展样本”,用心领会、用情记述这难以忘怀、催人奋进的五年。
今起,本报推出《砥砺奋进的五年·建设新青海》专栏,刊发记者采写的稿件,充分展示五年来尤其是习近平总书记视察青海一年来,全省各族人民贯彻落实“四个扎扎实实”重大要求,着力推进“四个转变”,各行各业、各项事业取得的新成就、新变化、新气象、新作为和新面貌,为建设更加富裕文明和谐美丽新青海、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凝聚广泛共识、更强合力。敬请关注。
新能源、新材料、先进制造、现代生物、现代农牧业、生态环保、高原医疗卫生、新一代信息技术——以这“八大绿色产业技术体系”为载体,加快我省产业结构从“偏重偏粗偏短”向绿色循环可持续发展转型,青海正在擦亮生态底色,以绿色发展实现经济“绿色超车”。
绿色产业体系,青海“绿色崛起”的新亮点
虽深处内陆,位居青藏高原,但青海境内太阳辐射强度大,光照时间长,拥有广袤的草原、戈壁滩,有丰富的可利用水能、风能和太阳能,也正是基于此,青海将自身的“有”变成了发展的“优”,通过充分利用优良的太阳能资源和丰富未利用的土地资源优势,青海正在打造“千万千瓦级清洁能源示范基地”,一批批光伏、风电、水电等项目在我省落地,一个个光伏、风电、水电等制造企业也相继落户我省。
不仅如此,一批批盐湖化工、有色冶金、能源化工、建材等传统产业在绿色能源支撑下实施绿色化改造,战略性新兴产业蓬勃发展,众多新能源、新材料、装备制造、特色轻工等产业成为“后起之秀”,正在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不竭动力。众所周知,青海锂资源储量占全国总量80%以上,这也成为了青海发展新材料产业的重要路径,被誉为“工业味精”和“能源金属”的锂产业地位在我省产业发展中地位日益凸显,以绿色循环可持续发展为方向的生态镁锂钾园正在积极构建。
海拔高、气候寒冷等因素一直是困扰我省产业发展的瓶颈,而如今,这一先天“劣势”正在衍变成青海的发展优势,借助特殊的地理、气候等条件,具有高原特色的现代生物、现代农牧业等产业呈现出发展势头良好的态势,枸杞、藏药、菜籽油等资源丰富,牦牛、藏羊、冷水鱼等物种多样,生态环境良好,利用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禀赋,我省正在积极探索一条可持续发展的现代生物、现代农牧业发展之路,并努力发展一批生态环保、高原医疗卫生、新一代信息技术等产业。
立足资源优势,彰显发展特色,补齐发展“短板”,兼具青海特色和亮点的产业技术体系正在青藏高原上“崛起”,因此一批批以生态文明理念优先发展起来的绿色产业技术将不断成为青海产业结构转型,经济社会发展的新亮点。
绿色产业体系,青海“绿色超车”的新动能
顺应未来,符合当下,青海必须大力发展绿色产业,通过深入贯彻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贯彻新发展理念,把生态文明理念贯穿到创新驱动发展全过程,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推动经济转型升级、提质增效,形成发展新优势,实现绿色循环低碳发展。
——发展新能源技术推进绿色能源示范省建设。加强低成本高效率太阳能光伏组件等关键技术研发,引进开发推广大型化学储能等能源利用技术,开展新能源并网、智能电网等技术研究,推广分布式光伏发电和微电网技术,优化城镇和农牧区用能体系,促进可再生能源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创新发展,努力成为以太阳能、水能、风能等为主体的绿色能源示范省。
——发展新材料技术打造新材料产业基地。围绕盐湖资源深度开发和利用,着力攻克高镁锂比盐湖提取电池级碳酸锂等技术,攻克铝基、镁基等新型轻金属材料和化工材料,铜铝箔、碳化硅等电子材料,高纯氧化铝、蓝宝石等人工晶体材料关键技术,构建具有青海特色的新材料产业技术创新体系,并促进产业互补融合,推动集群发展。
——发展先进制造技术引领制造业转型升级。通过实施《中国制造2025青海行动方案》,加强青海特色制造业基础能力建设,推广智能装备和新一代信息技术在特色装备制造企业示范应用,提升重点产业基础零部件、基础工艺、基础软件等共性关键技术和装备水平。用新型技术装备和先进制造技术对冶金、有色、化工、建材等传统产业实施绿色智能化改造,建立适应互联网与制造业融合发展的技术体系、标准规范和商业模式,发展新型制造业。
——发展现代生物技术推动特色生物产业创新发展。突破特色生物资源深度开发关键技术,积极发展生物制造、生物医药和生物农业等,加强枸杞、沙棘、冬虫夏草、藏茵陈等优势特色生物资源抚育和保护,建立高原特色生物资源安全保障和开发利用技术标准及产业技术体系,开展高效活性成分生物制品、特色保健品开发和精深加工技术研究,开展中藏药等民族医药深度研究,开发一批新产品、新剂型,推进标准化、规范化、产业化和现代化。
——发展现代农牧业技术推动特色农牧业提质增效。建立现代种业技术支撑体系,提高牦牛、藏羊、冷水鱼及春油菜、青稞、马铃薯、牧草等高原特色农牧业良种生产和保障能力,深入开展节水、循环、有机农业等技术研发,积极开展生态畜牧业高效种植养殖技术推广应用,大力开展个性化、智能化、精准化的农村信息化科技服务,建设智慧生态畜牧业实验示范基地,推广绿色现代农业生产技术及模式,大力发展精准农业和智慧生态畜牧业,整体提升高原特色农牧业品质、质量和效益。
——发展生态环保技术促进环保产业发展。加强黑土滩治理、荒漠化治理、病虫鼠害防治及天然林保护、湿地保护等技术研发和应用,推进卫星遥感、无人机等先进技术应用,推进重点区域、流域和行业清洁生产技术创新和技术改造,研发推广适于高原寒冷地区生活污水处理、生活垃圾处理与处置、企业污染物深度治理等相关适用技术和装备,发展新兴环保产业,促进废弃物资源的清洁化回收和规模化利用。
——发展高原医疗卫生技术积极服务民生健康。开展高原病、地方病、常见病、多发病临床医学研究,加强医学技术集成示范,研发推广先进、有效等规范化诊疗技术,加强基因组、干细胞、合成生物、再生医学等技术在高原医学、生命健康等领域应用,发展食品药品质量安全控制技术,实施“数字民生”重点工程,推进预防、医疗、康复、保健、养老等社会服务网络化、定制化,提高人口健康保障能力,有力支撑健康青海建设。
——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提升信息化水平。发展电子元器件、光纤光缆、传感器、智能监控等相关产品,发展基于“互联网+”的研发设计、技术转移、知识产权、教育文化、金融保险等现代服务业,促进信息技术与工业、现代服务业融合发展,推进国家农村信息化示范省建设,构建统一的农牧业信息综合服务云平台和精准扶贫信息化服务平台,推进“宽带青海”“数字青海”,建设云计算大数据中心,大力发展信息产业,健全和完善智能信息技术管理数据库,建设智慧青海。
绿色产业体系,青海“绿色发展”的新引擎
今年6月17日零时至23日24时,青海连续7天168小时全境使用的电力全部由清洁能源供应,实现用电零排放。此举在全国尚属首次,在世界范围内清洁能源连续供电时间最长。
我省突破了欧盟标准枸杞的生产技术,生产出符合欧盟标准要求的枸杞产品;青海中利光纤技术有限公司突破了以多晶硅高纯度产品四氯化硅生产光纤预制棒技术,目前该技术已达到国内领先水平;青海珠峰虫草药业集团有限公司用废液废渣搭起了“软黄金”全产业链生产线。
……
截至今年5月底,青海电网总装机容量2345万千瓦。其中,水电1192万千瓦、光伏682万千瓦、风电69万千瓦,可再生能源装机占总装机的八成以上。2016年我省全社会发电量552.6亿千瓦时,可再生能源发电量占总电量的73%。“十三五”时期,我省全面创建绿色能源示范省,重点规划建设海西、海南两个千万千瓦级新能源基地。与此同时,通过电站和产业协同发展,积极培育以光伏、光热、风电、节能环保、新能源汽车等技术创新引领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有效提升能源行业装备水平。
当前,我省正在打造全国千亿元锂电产业基地,青海已初步形成了盐湖提锂—电子碳酸锂—正负极材料—锂电池制造等上下游一体化的产业链,锂产业加速向集群化、规模化方向发展,正在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根据《青海千亿元锂电产业发展规划》,到2020年,青海计划锂电产业投资达700亿元,产值达780亿元以上。到2025年,锂电产业投资达1600亿元,产值达1800亿元以上。
2015年6月27日和9月1日,青海康泰铸锻机械有限责任公司使用680MN挤压模锻压机,采用垂直挤压生产工艺,世界上第一根超长度13.65米高合金、难变形、大口径P91无缝钢管的挤压成功。去年,《中国制造2025青海行动方案》出台,到2020年,我省制造业中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占工业增加值的比重将达到12%,生产性服务业加快发展;到2025年,制造业整体素质大幅度提升,创新能力显著增强,两化融合迈上新台阶,全员劳动生产率明显提高;形成一批具有较强竞争力和资源整合能力的大型企业和产业集群。
依托我省气候冷凉、能源充沛、区位特殊且列入全国数据中心建设一类地区等方面的优势,近年来一批大数据中心项目相继落户我省,其中,西北最大、我省首个国家级IDC数据中心——中国移动高原大数据中心已投入使用,西北唯一、我省首个大数据灾备中心——柴达木云数据中心(青藏高原数据灾备中心)已正式挂牌,且2000吨电子级多晶硅、1.875万吨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等电子信息基础材料产业初具规模;中关村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国家软件和集成电路公共服务平台等一批重点企业和项目相继入驻我省,软件服务业加快发展。
……
从中藏药产业发展,到现代农牧业产业链的不断完善,也正是青海资源优势释放的无限动能,一批现代生物、现代农牧业、生态环保、高原医疗卫生产业在高原大地上蓬勃发展,正在将青海的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增长点,成为青海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引擎。(宋明慧)
短评
绿色,青海发展的靓丽“名片”
青海地处三江源头,被誉为“中华水塔”,有阻止西部荒漠化向东蔓延的“天然屏障”青海湖,有被誉为“聚宝盆”的柴达木盆地,所以青海必须凸显绿色优势壮大新兴产业,实现可持续发展;放在全国“一盘棋”中,青海生态地位重要,生态优势突出,生态环保责任重大,所以青海必须围绕绿色谋求发展动力。
对于青海而言,产业是经济之本,工业是推动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的重点领域,所以实现经济社会更好发展,就要通过绿色发展实现绿色崛起,而绿色发展的关键就是构建绿色产业技术体系。
从青海实际出发,省委省政府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提出构建新能源、新材料、先进制造、现代生物、现代农牧业、生态环保、高原医疗卫生、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八大绿色产业技术体系”,吹响了绿色崛起的新一轮进军号角。
绿色是青海的“底色”,也是青海发展的靓丽“名片”。绿色发展,青海在路上……
青海实现绿色发展,就是利用我省丰富的资源优势,通过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构建低碳循环的绿色工业体系、生态有机的绿色高原农牧业体系,以创新为引领推动产业升级,形成具有“青海特色”的绿色发展模式。发展绿色产业,打造绿色品牌,推动绿色发展,青海优势突出,前景广阔,意义重大。
青海实现绿色发展势在必行,也是顺应时代、贯穿未来发展的路子,在绿色中谋求发展,青海任重而道远,而顺应这条路子阔步前行,青海的明天也将更加美好。(宋明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