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省构建四大通用机场群 构筑“一核、三区”通用航空产业布局
昨日,记者从省发改委获悉,我省已印发《青海省“十三五”通用航空业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规划期为2016年至2020年,远期展望至2030年。
将实现对重点区域重要旅游景区航空服务全覆盖
《规划》当中明确,到2020年,完成全省主要城市及景区的通用机场基础布局,初步形成以“一主八辅”运输机场为支撑,以5个一类、二类通用机场为补充,以高原中小型飞行器为运载主体,以专业通用航空公司为运输核心的航空网络体系,有效支持我省高原通用航空业务发展,实现对全省重点区域和重要旅游景区航空服务全覆盖。
未来,我省将实现机场平均密度达到每10万平方公里拥有主干通用机场(含承担通用航空功能的运输机场)2个;建成5个主干通用机场,若干三类通用机场,力争完成投资16亿元;通过合作组建一家通用飞机飞行、维修培训基地;完成通用航空发展试点与模式探索,重点建设1个通用航空产业发展示范基地,培育2家具备135部运行资质的基地企业;通用航空机队总规模达到40架,省内机队规模达到10架,飞行、机务等专业人员达到80名,实现年内作业量3000小时;有效提升应对自然灾害、处置突发事件中的应急保障能力。
构建四大通用机场群
《规划》中指出,今后,我省将依托西宁运输机场,构建以贵德、循化、湟源为主干,大通、湟中、互助、化隆、民和、乐都、平安及重点景区为补充的东部通用机场群;依托格尔木、德令哈、花土沟等支线运输机场,构建以都兰、天峻为主干,乌兰、大柴旦、昆仑山及重点景区等为补充的柴达木通用机场群;构建以同仁、尖扎、泽库、达日、囊谦、杂多、贵南、班玛、治多为主干,曲麻莱、称多、甘德、河南、可可西里及重点景区为补充的青南通用机场群;依托祁连(在建)、青海湖(规划)等支线运输机场,构建以兴海、贵南、刚察为主干,海晏、门源、同德及重点景区等为补充的环青海湖通用机场群。
到2020年,我省将布局建设8个主干通用机场和若干三类通用机场,到2030年,规划新建18个一类、二类通用机场和若干三类通用机场,实现所有县和重要城镇、重点旅游景区及高速公路重要服务区、市(州)主要医院(1家)等通用航空服务全覆盖。
构筑“一核、三区”通用航空产业布局
在通用航空产业布局上按照“一核、三区”的空间布局规划。
一核:范围为西宁、海东以及海南藏族自治州贵德县,主要发展包括通用航空产业园、航空培训、航空科普、飞行体验、应急救援、航空表演、空中旅游及航空维修、无人机制造等综合性服务基地,使其成为全省通用航空服务及航空产业发展的核心区。配套商业、物流、金融、保险、维修、营销等相关产业,加快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等要素集聚,提升通用航空运营和服务业的整体发展水平。
三区:建设柴达木通用航空服务区,范围为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青南通用航空服务区,范围为黄南藏族自治州、果洛藏族自治州、玉树藏族自治州;环青海湖通用航空服务区,范围为海北藏族自治州、海南藏族自治州的通用航空产业发展三个服务区。三区将主要围绕通勤、公务、旅游等运输需求,开展公商务飞行、短途运输、飞机托管、空中游览等业务;围绕工业、农林牧业等行业发展需求,开展直升机吊装、航空探矿、遥感测绘、输油管线及电力线路巡查、人工增雨、飞机播种、草原巡护、生态监测、草原灭鼠等通用航空作业;围绕应急救援需求,开展灾害救援、医疗救护、森林草原防护、维稳等通用航空救援服务。特别是,环青海湖通用航空服务区,可围绕环湖赛,开展飞行竞赛与特技飞行、滑翔运动、跳伞运动、航空模型运动等航空体育运动。
我省将加快相关设施产业建设
“十三五”期间,我省将加快推进通用机场建设。在西宁、同仁、都兰、贵德、循化、玛多、囊谦、尖扎等八个地区建设一类、二类通用机场,其中西宁、同仁、循化、贵德、都兰等一类、二类通用机场争取在“十三五”期内建成,玛多、囊谦、尖扎等一类、二类通用机场完成前期工作,具备开工条件;在门源、祁连、龙羊湖、坎布拉、茶卡盐湖、可可西里等重点景区与重点区域建设三类机场。在青藏(新)公路、国道214沿线服务区,预留建设20个至30个具备直升机起降基础设施,满足省内反恐维稳、抢险救灾和保交护路行动需要。
将依托贵德通用机场,打造全省示范性通用航空基地。鼓励开展作业飞行、飞行训练、飞行体验、无人机、旅游飞行、小型飞机复装交付和保障服务,吸引从事托管、保养、维修维护、高原通用飞机改装、飞行服务等企业入驻。
依托西宁、格尔木、玉树、德令哈、花土沟、玛沁等运输机场,利用其现有的油料、通信导航、地服等条件,增设通用航空保障设施,分别作为海东、海西、玉树、果洛地区的通用航空骨干机场,满足区域内的通用航空发展需求,辐射带动周边地区通用机场发展。(郑思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