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烽火岁月里的李庄情怀
李庄今昔 徐杨祎 摄
李庄今昔 徐杨祎 摄
中新网成都8月26日电 题:烽火岁月里的李庄情怀
作者 徐杨祎 尹忠伟
“同大迁川,李庄欢迎,一切需要,地方供应。”这是一封75年前的电报,16字电文曾是数万名师生的“护身符”,也让李庄这座偏远的西南小镇,在烽火岁月里,成为了中国为数不多的文化净土。
抗战爆发后,国立同济大学,国立中央研究院的历史语言研究所(简称史语所)、社会科学研究所(简称社会所)、国立中央博物院筹备处(简称中央博物院)等多家教育科研机构为躲避日军轰炸,一路辗转,陆续迁驻李庄。
近日,记者来到位于四川省宜宾市东郊的李庄古镇。古街老房,白砖旧瓦,青石板街道旁老建筑的外墙已经斑驳。每栋老旧的古宅背后都藏着李庄曾经的故事,诸如“国立同济大学医学院旧址”、“原国立中央博物生物院李庄旧址”在小镇里几乎随处可见。
经过修缮,如今李庄的抗战文化旧址早已“焕然一新”,他们中大多数已被改建为李庄抗战文化陈列馆。旧式座椅、教学工具、医生处方……一件件珍贵的历史文物,依稀向世人述说着那段“没有硝烟”的抗战岁月。
从1940年秋天开始,在16字电文和“抗战建国”使命的感召之下,一个常住人口只有3000余人的小镇,克服诸多困难,解决了近万名内迁师生的饮食起居。
尽管时隔多年,94岁的老人洪恩德依然清晰记得,当年,李庄人把菩萨从寺庙和佛堂里“请出去”,挪出地方供学校上课,当地乡绅腾出自家大宅,分给学生住宿,不取分文。
“那个年代李庄的生活条件也不好,但大家都力所能及地给学校提供方便。”洪恩德说,由于没有足够的教学场地,镇上就把东岳庙门口的院坝空出来,供学校当露天教室使用。
洪恩德说,每到放学,李庄大大小小的茶馆就变成了同学们现成的“自习室”。“他们多读点书,就多为抗日出份力量,我们都很理解这些学生。”
当时,包括梁思成、林徽因、李济、李方桂等大批顶尖专家学者,都是李庄镇里普通的居民。国际友人费正清、费慰梅、李约瑟等都曾到李庄造访,并与那里的中国学者长期保持联系。
“李庄在抗战时期,曾成为与重庆、昆明、成都并列为中国四大文化中心。”李庄产业园区管委会办公室副主任苏军介绍,二十世纪四十年代,海外邮件只要写上“中国李庄”也能准确寄达,同盟国的一些科研机构,常收到“中国李庄”交换的学术刊物和书籍。
苏军说,70多年前,这座小镇上书声琅琅。在抗战最艰难的时期,李庄人因其特有的善良、纯朴,为全国各地的学者提供了最安静的“书桌”。
“1940年到1946年间,迁至李庄的教育和科研单位一共培养了3000多位毕业生,走出了包括傅斯年、李济、梁思成、王守武、唐有祺等多位享誉中外的院士。”苏军说,这页历史是李庄的荣誉,更是属于李庄独有的文化情怀。
细雨朦胧中的李庄犹如一位腹有诗书气自华的大家闺秀,静静地站立在长江边。这样的李庄吸引了不少游客慕名而来。
期间,记者在李庄抗战文化陈列馆里遇见陕西游客田华时,他正跟随讲解员的步伐,一边仔细聆听,一边细细观看墙上粘贴的史实资料。“抗战时期,李庄默默地守护了一大批知识份子,保住了民族的文化命脉。”田华说,李庄人的坚持和付出值得后人永远铭记。(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