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力落实“三个扎扎实实”重大要求:铺就民族地区发展“快车道”

24.08.2016  20:08

  青海是个多民族聚居省份,民族区域自治面积约占全省总面积的98%,因自然环境和历史发展原因,这片广袤的土地,集中了西部地区、民族地区、高原地区和欠发达地区所有困难和特点。

  加快民族地区发展是青海的一项重要任务。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个民族都不能少。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国家的大力扶持帮助下,省委省政府坚持“小财政办大民生”的执政理念,每年将全省财政总支出75%左右投入民生领域,民族地区教育、就业、住房、养老、医疗卫生、文化等全面受惠,使得我省民族地区进入了历史上发展速度最快、发展质量最好、城乡面貌变化最大、人民群众得到实惠最多的时期。

  在新的历史起点,省委、省政府更是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扎扎实实推进民族地区发展”重大要求,准确把握发展是解决民族地区所有问题的总钥匙的科学论断,接过历史的接力棒,团结带领全省各族人民万众一心、砥砺前行,在把青海建设得更加和谐美丽的征程上砥砺奋进。

   通路、通电、通水、通广播电视

   ——基础设施和生态建设铺就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新“跑道”

  地广人稀,交通不便,这是很多人描述青海偏远藏区的“常用词”。

  因为交通闭塞,十多年前,大部分索加乡的牧民甚至连治多县城都没有去过,以至于有牧民用“一只活羊换了一双普通胶鞋穿”,道出了民族地区对交通闭塞的悲叹与无奈。

  如今,玉树市通了高速公路,治多县通了二级公路,索加乡也通了四级砂路,从治多到索加开车只需要半天就到了,货物流通渠道多了,牧民们拿羊去换鞋穿的故事再也没发生过。

  这是一个非典型的案例,但从中我们不难发现,基础设施薄弱是我省民族地区发展的最大制约因素。

  因此,多年来,财力并不强大的青海,大力实施基础设施建设优先战略,一大批建设项目相继建成投入使用,解决了农牧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进而使全省民族地区跨越式发展的路径清晰呈现眼前。

  这是倾注真情实感的建设接力。在国家的大力扶持帮助下,在省委省政府坚持“小财政办大民生”的执政理念主导下,每年我省财政总支出75%左右投入民生领域,使得民族地区藏区基础设施建设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引得天光入夜来,2015年底,随着全省最后3.98万无电人口通电,“光明工程”点亮了雪域高原的万家灯火。

  定居房里笑声扬,美丽乡村入画来。11.3万户牧民入住新居,53万游牧民住进宽敞、明亮的楼房、砖房,全省城乡安居工程及高原美丽乡村建设如火如荼。

  空中银鹰飞天路,今年7月,果洛玛沁民用机场通航,全省铁、路、空立体的交通网络日渐完善。

  还有,藏区公共卫生服务建设,农牧区饮水安全工程等……多年不遗余力地投入,赢来丰硕的“收成”。

  以前在偏远民族地区视为难题的水、电、路、话、广播、电视……逐一在全力推进的基础设施建设中破解,更是引领民族地区冲出了地域的封闭、传统观念的束缚,在快速拉近与外部的距离中,冲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起跑线”。

   增产、增收、增致富门路

   ——着力培育特色优势产业,转变发展方式为民族地区实现跨越发展积蓄了潜能和活力

  任何基础设施的演进、嬗变,都会给经济社会各个领域带来相应的改变。

  如果说,铿锵而进的基础设施和生态建设,犹如一股股清泉滋润了这里的一寸寸土地。那么,在绿色发展观引领下,冬虫夏草、高原牦牛肉、藏毯、青稞酒、柴达木枸杞……随着一个个贴着青藏高原标签的特色产品被输送到国内外,“净土经济”正逐步成为我省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新引擎。

  青海地处世界公认的四大无公害超净区之一的青藏高原,有得天独厚的“冷凉气候”条件和丰富的动植物资源。同时,“聚宝盆”柴达木资源量大质优,为发展高原特色农牧业和特色优势工业经济提供了有利条件。

  洁净、无污染的超优环境,是青海打造“净土经济”的核心竞争力。近年来,青海依托资源优势发展农牧业、轻工业产业体系,牦牛肉、奶、枸杞、沙棘、冬虫夏草、藏药及青稞酒等高原净土产业增长异常迅速。

  “没有工业污染的土壤使得这里的虫草一直保持着优良品质,在市场上供不应求。”海源兴工贸有限公司总经理赵永贵说,除了虫草,生长在这里的蚕豆,也被国际市场公认为“世界最好的蚕豆”,每年有近千吨青海小蚕豆被销往全球各地。

  依托“净土经济”这一名片和发展观念的转变,不断加快发展轻工业,是全省民族地区调整结构的重要方向和着力点。而近年来,青海特色轻工业体系以前所未有的增长速度崛起,也论证了这一事实。

  有业内人士曾预测,预计到2020年,净土特色优势轻工业产业占青海省经济的比重将从现在的四分之一提高到三分之一。

  在加快培育特色农牧业产业和优势轻工业产业等“净土经济”的同时,按照“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的循环发展理念,我省亦在着力构建盐化工、油气化工和新能源等循环经济优势主导产业,以循环发展理念来保护这片“净土”。

  旅游业是对生态环境最具亲和力的现代产业。对生态区位重要的青海来说,大力发展生态旅游业,无疑是一条让民族地区加快发展的有效路径。

  “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越有特色的,越有生命力,越有吸引力!”集生态旅游、科学考察、探险旅游、宗教朝觐和风情旅游为一体的生态文明旅游必将是我省民族地区旅游业发展的潜力所在。

  如今,全省上下正掀起“持续打造大美青海,努力建成旅游名省”的热潮。作为全省首个全域旅游示范州,海北藏族自治州开始探索构建以生态保护为基础打造全域旅游发展模式,将根据“旅游+”战略推进全域产业融合。

  显然,青海绿色发展所释放的旅游红利正在显现,而在生态优美的民族地区,农牧民靠旅游致富已变成现实。

   教育、卫生、文化和社会保障事业长足发展

   ——全力补足民生“短板”,不断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民族地区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由于历史积淀、地理位置、气候条件等因素的制约,我省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相对滞后,基本公共服务水平较低,与全国同步实现小康社会目标的任务极其繁重,更需要付出百倍努力。

  因为这样的认识,省委、省政府坚持“小财政托举大民生”的理念,遵循“全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的基本原则,不断完善社会保障制度,持续加大财政资金投入,努力提升保障水平。

  教育是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的基石。在全力补足这一民生“短板”中,省委、省政府大力促进教育公平,合理配置教育资源,重点向农村、边远、贫困、民族地区倾斜。

  让偏远农牧区孩子欢欣鼓舞的是,自今年春季开学起,我省建立城乡统一的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对6州所有学生和西宁、海东两市贫困家庭学生学前三年、义务教育九年、普通高中和中职三年实施15年免费教育。

  过去,我省很多民族地区地广人稀,居住分散,农牧民看病难、就医难、养老也难。

  这几年,随着我省建立城镇居民养老保险制度,弥补了藏区城乡居民养老保障体系的最后一块短板。

  目前,经过多年的努力,以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为基础,基本养老、基本医疗、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为重点,慈善事业、商业保险为补充的社会保障制度框架在藏区已基本形成。

  与此同时,我省还持续加大投入,支持推进医疗卫生、社会救助、社会保障经办机构服务能力建设。如在医疗服务方面,支持推进基层医疗卫生服务基础设施、医疗设备购置、维修改造及医疗卫生人才培养等,努力提升基层服务能力水平。

  在社会保障经办服务能力建设方面,完成了6个藏区市(州)和30个县的就业和社会保障公共服务平台建设项目。

  如,积极推动建立跨部门、多层次的居民家庭经济状况核对机制,提高低保对象认定准确率,同时支持城乡社区办公用房建设,着力提升基层组织公共服务能力。

  社会保障待遇水平稳步提升,人民群众获得感日益增加。如今,青海民族地区民生改善已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全力保障和改善民生的举措,已那么快速地见诸农牧民生活、社会发展等多个方面,看得见、摸得着。

  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我省又在浓墨重彩勾勒最新最美的加快民族地区发展新画卷,将出台更多惠民举措,释放更多改革红利,全省农牧民奔向全面小康之路必将更加宽广。(张海虎)

 

国家10.49亿支持我省启动实施教育强国推进工程
  今年以来,按照省委省政府安排部署,省发展改革委紧抓“十四五”开局机遇,围绕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新时代目标,科学谋划项目储备,主动加强汇报衔接,全力以赴争取中央专项资金,支持教育领域基础设施建设。经积极争取,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下达我省教育强国推进工程2021年中央预算内投资10.人民政府
甘青两省政协就推动兰西城市群建设开展联合调研
  8月2日至6日,青海省政协应甘肃省政协的邀请,人民政府
全省快递员群体交流座谈会召开
  8月6日,省总工会召开全省快递员群体交流座谈会,人民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