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青海省重点项目重点企业 和民营企业招聘周活动圆满结束
5月22日至28日,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省经济信息化委员会、省教育厅、省总工会、省工商业联合会在全省范围内开展了以“帮人才就业、促民企发展” 为主题的“2014年青海省重点项目、重点企业和民营企业招聘周”活动,取得了预期成效。活动期间,全省共组织专场招聘会51场,有2360家民营企业参加招聘,提供岗位信息数28500个(适合高校毕业生就业岗位数9800个),签订就业(意向)协议8700人(高校毕业生3800人,农村进城务工人员4610人,就业困难人员290人),签订职业技能培训意向2600人,维权及法律援助4100人次,发放就业政策等宣传材料97000份。还利用青海省农牧信息平台,将各类就业信息以点对点发送手机短信的方式,为广大农牧民免费提供用工信息服务,已有15万户农牧民享受了就业信息服务。
一、精心组织实施,突出活动的针对性。 一是部署及时。及时制定下发了《关于开展2014年青海省重点项目、重点企业和民营企业招聘周活动的通知》及实施方案。同时,各市、州也相应成立了领导机构,召开动员会议,进行安排部署。各县(区)作为活动的主要承办主体,高度重视、精心组织、全力推动,确保了招聘周系列活动有领导、有组织、有计划进行。二是准备充分。相关单位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以省内用工单位为主,积极与各工业园区和重点项目重点企业联系,深入园区重点企业和民营企业了解用工需求,收集用工岗位信息,组织用工单位参加招聘活动,并提前印制了大批宣传资料,三是突出重点。由各级教育部门统一组织“高校毕业生就业洽谈会”,动员组织各应届和已毕业未就业的高校毕业生参加招聘,突出了活动的针对性。
二、加强活动宣传,突出活动的广泛性。 一是召开新闻通报会。活动前召开新闻通报会,邀请全省各大新闻媒体了解活动组织和准备情况,全程报道活动,营造良好的社会舆论氛围。二是网络宣传。在各主办单位门户网站发布活动公告和活动安排,方面网民及时快捷获取信息。三是主流媒介宣传。5月20日至21日,在全省各级广播电视台各类新闻节目中连续播送活动公告和相关活动安排;5月20日、21日连续两天在《青海日报》、《西海都市报》、《西宁晚报》等省内主要新闻媒体发布活动公告;在《青海日报》刊发招聘周首场招聘会用工岗位信息专版5版,刊载5810条用工岗位信息,并加印3000份《青海日报》在招聘会现场。四是现场宣传。在各招聘会现场设立政策咨询、权益保护、职业培训等咨询台,现场接受咨询。活动期间,全省通过宣传标语、宣传横幅以及电视、广播、报纸、网络等新闻媒体向社会进行广泛宣传,共制作各种宣传板报100余期,张贴宣传标语600余条,发放宣传资料近9.7万余册,电视、广播、报纸、网络等新闻媒体报道50余次,取得了良好的宣传效果。
三、提供周到服务,突出活动的时效性。 一是细化就业服务。活动期间,省、市(自治州)、县积极为求职者提供职业指导、职业介绍、培训登记、政策解答、维权咨询等一站式服务,还将活动开展与政策落实紧密结合起来,积极兑现就业扶持政策,落实社保补贴政策。同时,在招聘会现场专门设立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平台,为高校毕业生提供免费求职登记、职业指导、政策咨询等多项服务。二是网络招聘并行。结合本次招聘周活动,全国公共招聘网同步开展“全国民营企业招聘周网络招聘活动”。本次招聘周活动期间,全省179家用工企业在网络平台发布用工信息,涉及6大类50余工种,提供用工岗位1800余个。三是提高劳动者素质。在招聘周期间,各地还组织了一批质量高、效果好的职业培训机构进入招聘现场,与民营企业签订职业培训意向协议。四是现场维权强化监察。 活动现场设立了服务台,现场受理投诉举报,进行法律援助,及时进行调查处理。各市、自治州总工会加大《劳动法》、《工会法》、《就业促进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力度,教育引导农民工依法理性维护自身合法权益。五是跟踪服务,确保落实。建立了分工负责制度,活动结束后,分别由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省经信委、教育厅、总工会、工商联、西宁经济技术开发区落实已签订招聘协议人员的就业情况,提供政策扶持,做好社保关系办理等后续服务工作,确保就业岗位全面落实。
今后工作中,我省将积极贯彻“劳动者自主就业、市场调节就业、政府促进就业和鼓励创业”的方针,坚持统筹城乡劳动就业,引导农牧民转变就业观念,鼓励劳动者多渠道多形式就业,扶持返乡创业,促进创业带动就业,实现稳定和更高质量的就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