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点项目推动海东迅速崛起
曹家堡保税物流中心项目图
大地湾湿地公园
海东南北山绿化
海东首家三级综合医院开工
喇家考古遗址博物馆工程建设
青海新闻网讯 2015年,海东市计划实施市级重点项目191项,经调整,当年计划完成投资430亿元,占全年固定资产投资目标任务620亿的69.4%。截至12月底,开复工178项,开复工率93.19%,完成投资376.5亿元,占年度计划的87.54%。
没有项目,没有企业,谈转型、谈发展就是一句空话。海东市这些重点项目的实施有力推动海东市经济转型提升,进一步凝聚了发展的正能量,为经济建设增添了发展后劲。
第一长度无缝钢管诞生填补国际空白
去年9月,青海康泰铸锻机械有限责任公司试挤出世界第一长度无缝钢管,长度为13.5米,这是我国大口径厚壁无缝钢管生产领域的又一重大突破。
早在同年6月,该公司680MN挤压/模锻压机项目取得重大突破,6.8万吨多功能锻压机项目试车成功,挤出了第一根长12.5米、直径630毫米、壁厚110毫米的挤压钢管,标志着项目全面热调试成功。之后,该公司用20吨P91钢锭又成功挤出直径630毫米,壁厚110毫米,长度为13500毫米(13.5米),主要用于超临界、超超临界火电和核电用的高合金P91超长无缝立式挤压钢管,其长度及重量在相同口径下的立式挤压钢管中属世界第一,填补了国际空白。
据了解,6.8万吨多功能模锻压机机组项目在目前世界上挤压能力为世界第一。在压机安装及调试过程中康泰铸锻机公司与项目设计方清华大学和其他外围协作单位的共同协作下攻克了技术、设备、安装、调试等诸多技术难题。尤其在挤压工艺摸索研究方面,完全依靠国内技术力量的努力,研制成功除鳞机,解决了钢锭表面、内孔除鳞问题,同时解决了挤管前的外圆及内孔的润滑问题,研制成功玻璃垫生产线,试制出玻璃垫,还研制成功了模具润滑装置等,在各方面取得了一系列重大技术突破,创造了多项世界第一。
世界第一长度无缝钢管的诞生,对加快民族装备制造业发展,提高基础配套件和基础工艺水平,打破国外技术和产品双重垄断,实现高端产品国产化,具有重要意义。
海东地下综合管廊建设
全省进展最快
近年来,青海省在城市建设中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大力实施了地下综合管廊建设。截至去年8月,西宁市、海东市、格尔木市、德令哈市、玉树市5个城市的地下城市综合管廊建设工作已相继开工。其中,海东进展最快。
据了解,海东市率先在全省开工建设综合管廊工程,于去年6月开工建设了首批11条15公里管廊工程,计划到2030年,规划建设管廊123公里,并明确给水、通信、电力、供热、燃气及部分排水6类管线入廊敷设。
在实施中,海东市将综合管廊专项规划与城市总体规划、市政专项规划和地下空间利用规划系统推进,相互衔接。海东从管廊结构和附属设施的配建等方面优化设计,新旧城区同步推进,优先安排新旧城区连接点、跨越河流、铁路和公路等关键点的管廊建设,新城区采用清水模板混凝土现浇,管道支架精准设计,一次性预埋,旧城区拟采用日本后张法预制管廊技术,工厂化生产,缩短建设周期。
目前,海东市城市地下综合管廊专项规划已完成,核心区综合管廊项目建设范围为乐都区的新、老城区和平安区的新、老城区,总面积197平方公里。规划建设地下综合管廊127公里,估算总投资22.77亿元。2014年已实施15公里,总投资4.4亿元。2015年已开工平安区经四路、经五路,乐都区明月北街、西园街、建新一街综合管廊项目。预计今年完成建设。
大地湾湿地公园获批
2015年12月31日,国家林业局批复同意青海省海东市乐都大地湾国家湿地公园试点项目。至此,历时两年的乐都大地湾国家湿地公园试点申报工作圆满成功。
据了解,大地湾湿地公园项目位于乐都区雨润镇大地湾村以西,工程总投资为3.28亿元,总占地面积2025亩,其中水域面积171亩、河两岸土地1854亩。考虑到工程投资较大,市政府决定分两期实施,先期实施一期工程,投资1.5亿元。2015年,大地湾湿地公园工程完成土地流转830亩,完成绿化景观造林470亩,完成投资1816万元。其中,土地流转及附着物补偿1722万元,绿化景观造林94万元。去年9月,市政府批复将乐都区大地湾湿地公园一期工程与湟水河河道治理工程打捆后按照总投资30328.3万元统一公开招标。
大地湾国家湿地公园西起兰西高速与湟水河河道交汇处的河滩寨桥,东至109国道与湟水河河道交汇处鲁班亭大桥,南、北界线主要以湟水河河道为界,包括南北两侧的5条常流水支流。其中,湟水河下杏园村段南以109国道为界,包含河道以北的人工鱼塘和台地;北与下杏园村以南和鲁大复线为界。该湿地公园规划总面积609.90公顷,划分为湿地保育区、恢复重建区、宣教展示区、合理利用区与管理服务区5个功能区,规划总投资6595万元。
居民出行更加便捷
2015年11月25日,随着互助县新区新能源公交汽车35个汽车充电桩(充电柱)设施成功带电,70辆纯电动城市公交开始有序充电,标志着海东市首个电动公交车项目上路运营。
据了解,该项目作为海东市推广应用新能源汽车的第一个配套项目,国网海东供电公司提前着手准备,主动与政府联系了解新能源汽车配套设施建设规划,及时掌握充电桩(柱)等设施的用电规模、周期及用电需求等信息,实行一口对外、项目专人跟踪服务。依据开放的变台容量,科学制定供电方案,帮助客户安装1000千伏安变压器一台,敷设电缆,安装充电柱35个,有力保障了70辆电动公交车的有序、可靠充电。
2014年,海东市下达了城市公交、出租车及相关配套项目,建设内容包括:平安、乐都4个公交车停保场,总占地面积399.9亩,购置60辆新能源公交车。停保场主要以公交车停放为主体,并配置加气、充电站和公交车保养、维修、加气、充电一体化综合公共交通服务中心。截至去年底,完成投资2305.01万元。其中,平安高铁站北公交停保场建设用地39590平方米,位于互助县高寨镇东村,目前土地预审、环评、地勘工作及规划方案已完成。乐都高铁站西公交停保场建设用地85290平方米,位于碾伯镇李家村,目前土地预审、环评、地勘、初设工作已完成,已开展基础建设工作。
据悉,下一步乐都高铁站西公交停保场将加快进度,全面开工建设;平安高铁站北公交停保场待机场三期扩建规划确定后,将抓紧开展初设、招投标等工作,并尽早开工建设。
构建海东生态安全屏障
2014年,海东市全面启动湟水河南北两山绿化工作。
据了解,《海东市南北两山绿化总体规划》以加强海东市核心城区南北两山生态安全屏障建设为目的,大力推进景观绿化和造林绿化工作,扩大森林面积,增强涵养水源、保持水土、防风固沙等生态功能,保护生物多样性,努力构建海东生态安全屏障,改善海东人居环境。规划坚持保护优先、分期实施、分类设计、提高质量、拓展空间、政府主导、创新机制的原则,在保护好生态系统和生态环境的前提下,遵循自然规律,依靠科学技术和人工生态修复措施,开展造林绿化,兼顾森林的景观效应和经济效益。
规划涉及海东市湟水流域的乐都、平安、民和、互助四个县(区),力争到2030年,完成人工造林65.41万亩。在布局上,按照“一带、两屏、多点”的总体思路,以湟水河川水地带为基础,打造流域湿地生态走廊;以湟水河南北两山面坡为主,打造高标准的绿色景观屏障,形成生态景观区、生态防护区、特色林业产业区三个功能区;以公园、村镇、人口聚集区为依托,打造多处人居休闲区。建设防护林、经济林、生态景观林、公园61.92万亩,景观基线长约180公里,节水灌溉65.41万亩。
南北山绿化水利配套项目涉及乐都、平安、民和、互助两区两县,项目规划总投资18.96亿元,绿化造林总面积65.4万亩,其中水利配套规划面积48.03万亩,其余为旱作造林。去年,计划完成投资5200万元,截至去年十月底已经全部完成。
喇家遗址建设稳步推进
位于青海省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的喇家遗址,是迄今为止发现的中国唯一一处大型灾难遗址,有“东方庞贝”之称。喇家遗址包含了青铜时代早期的齐家文化以及马家窑文化、辛店文化等不同文化内涵的聚落遗址。遗址保留了4000年前大地震、黄河大洪水等多重灾难遗址,2001年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自2013年12月,国家批准将喇家遗址建设成国家遗址公园,这便成为青海省第一个国家级考古遗址公园。据了解,喇家考古遗址公园项目总投资2.89亿,2015年计划完成投资1.3亿。
2014年,公园建设完成投资1260万元,已征用博物馆、保护棚建设用地102亩。发放征地补偿款450万元,安置区用地175亩,发放补偿款810万元;已完成第一轮民居改造、公园建设性详细规划设计等方案。基本完成F15、M17、F23-29“三棚”2218.16平方米的发掘考古工作,博物馆片区已揭露发掘1500平方米,已完成发掘任务。
截至目前,民和县喇家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建设项目已完成投资1.5亿元,目前征地搬迁、3#和4#保护棚临时保护、喇家安置新村、喇家遗址博物馆等各项建设工程顺利实施,有序推进。
家门口就能买到外国货
2016年1月,青海曹家堡保税物流中心一期主体工程完工,其中6号办事大厅已经具备使用条件。
据了解,保税物流中心就是封闭的海关监管区域并且具备口岸功能,分A型和B型两种。曹家堡保税物流中心属于B型,它的主要作用就是解决一般贸易出口商品进入中心退税问题、解决一般贸易进口商品保税问题和解决加工贸易中的深加工和结转货物问题,有利于降低物流成本和增加物流服务价值。青海曹家堡保税物流中心及综合配套建设项目在海东工业园区临空综合经济区内,毗邻青藏铁路、京藏高速、109国道,发挥临近机场及周边铁路公路交通发达便利的区位优势,立足青海,辐射西藏,以青海和兰西经济区产业发展为依托,成为青海和兰西经济区的进出口贸易和保税物流中心。
据悉,在目前完工的一期建设项目中还包括1、2号保税库、货物堆场、查验库、卡口和办事大厅的主体工程建设。曹家堡保税物流中心建成后,将大大缩短我们和国外商品之间的距离,像韩国化妆品、日本电器、东南亚食品等都不必再通过代购或是出国才能买到。
目前,有关部门正在抓紧进行工程收尾和验收的准备工作,力争在今年一季度具备全面验收完成的条件,在4、5月份进行海关的预验和申请海关总署的全面闭关运营验收。
行业升级转行迎来春天
2015年5月14日,海东市委书记于丛乐在海东会议中心会见了来海东考察的深圳市农产品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陈少群一行,双方就合作建设丝绸之路海东海吉星国际农产品交易中心项目进行了正式接触。
在6月17日举行的青洽会海东轻工业、服务业专场签约仪式上,海东市政府与深圳农产品有限公司正式签约,共同建设丝绸之路海东海吉星国际农产品交易中心项目。
据了解,丝绸之路海东海吉星国际农产品交易中心项目位于海东工业园区青藏高原东部国际物流园,项目占地约800亩,其中一期规划用地约400亩,项目二期规划用地约400亩,主要建设以蔬菜、水产、肉类(含冻品)、粮油、茶叶、进口食品等全品类农产品交易为主要功能的综合市场区;以食品安全检验、加工配送、仓储物流、环保工程等功能区为核心的市场服务区;以商务办公、农企CBD商务中心、电子商务中心、酒店餐饮、金融及智慧服务中心、时尚文化创意体验为主的商务商业区;以及为项目内商户、工作人员提供居住及生活配套服务的生活区。项目计划投资约30亿元,采用“互联网+集配”的创新理念,打造融合生鲜电商O2O平台、高端品牌建设与推广、农产品展示体验推广中心于一体的西北地区大型农产品集散中心和农产品商贸中心。
“海吉星”落户海东,对海东现代农业、现代服务业的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海吉星”是深圳农产品公司倾力打造的农产品批发市场高端品牌,通过创导绿色交易实现行业升级转型,成为引领中国新一代农批市场发展的开路先锋。
医疗卫生事业突飞猛进
2015年8月6日,海东市三级综合医院项目奠基仪式在乐都区引胜河口西岸举行。
据悉,新建市三级综合医院规划医疗用地面积357亩,总建筑面积159600平方米,总投资为11.27亿元,设计床位1000张。项目分二期建设,其中,一期总投资为8.64亿元,建筑面积12.48万平方米,包括建设医技综合楼、预缺氧中心、教学科研楼、全科医师培训基地、职业病防治院、传染病病区、后勤保障用房、专家公寓、液氧站等建筑;二期总投资为2.63亿元,建筑面积3.5万平方米,建设内容为医疗综合楼。将利用两年半时间完成一期工程。
三级综合医院的建设是提升海东城市品位,增强城市综合承载能力的重要举措,新医院建成后将有效解决海东市优质医疗资源匮乏的问题,在为全市及周边地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优质的医疗、预防、保健、康复、急救服务的同时,也将为海东市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同年11月16日,海东市儿童诊疗中心工程开工仪式在高铁新区古城南路项目工地举行。
该项目占地面积16835平方米,规划总建筑面积14700平方米,设置总床位200张,概算总投资1.01亿元,是一所集医疗、预防、保健、康复为一体的公办民营非营利性二级专科医院。同时,承担部分综合医院职能,项目采用PPP模式完成建设。工程主要包括门诊、急诊楼、住院部、医技科室、保障系统,建筑面积约1.47万平方米。
工程建成后,将增加海东市儿童专科医疗资源,提升儿童医疗水平,为当地居民和入驻企业员工提供基本医疗服务需求,推动海东市医疗卫生事业进一步向前发展。
老年人养老都去了这儿
近年来,海东市各级党政组织及民政部门高度重视养老服务业发展,各级民政部门围绕“以居家养老为基础、社区服务为依托、机构养老为支撑”的工作重心,以确保老有所养为目标,多举措推进养老服务体系建设,让海东老年人实现老有所养。
根据市政府安排,海东市民政局市福利中心及养老示范基地项目被列为市级重点项目。
海东市福利中心项目于2013年12月下达,投资2500万元,建筑面积9000平方米。经请示省民政厅和海东市政府同意,与投资720万元、建筑面积3000平方米的海东市福利中心1号老年养护楼项目合并建设,项目总投资3220万元,建筑面积12000平方米,于2015年5月确定在乐都区健康城建设。截至去年底,该项目已完成设计,并进行了施工招标。
此外,去年9月,省民政厅下达海东市民政局投资7886万元的海东市养老示范基地二期建设项目,投资1810万元的海东市福利中心2号养护楼,投资1280万元的海东市老年活动中心等三个养老服务项目,以及投资4000万元的海东市精神卫生福利中心项目,投资总额14976万元。目前,正在进行可研、地勘、环评及二证一书办理等前期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