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视研究公示语翻译的“生态环境”
日前,有网友发微博“爆料”武汉地铁的指引标识英语翻译存在硬伤,不少网友纷纷跟帖,“吐糟”公共场所标识语的“神翻译”。有学者曾提出,“了解一个时代、一个社会、一个国家或一个城市的风貌,往往可从这个时代、社会、国家或城市的语用水平中获得初步印象。”就这一层面而言,公示语承载着“形象构建”的职责。随着经济全球化步伐的加快,越来越多的国际友人到中国旅游、探访、交流,如何准确、得体地翻译公示语便显得尤为重要。
提升公示语翻译的“国际化”水准
公示语是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实用语言之一,其在交通设施、公共场所、旅游景区随处可见,旨在简明扼要地向公众传递提示或服务信息。对外国朋友而言,如何在步履所及之地和生活所需之时获得相关信息需求,公示语翻译发挥着关键作用。
在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公示语翻译研究中心教授吕和发看来,在中国,汉英两种语言的公示语应用是否广泛,是区域开放程度的直接体现;应用是否规范,则是对一个区域国际化程度的检验。因此,提升公示语翻译的“国际化”水准,是中国进一步扩大开放、中国文化走出去的必然要求。
“经济全球化必将带来更广泛、更深入的多元文化融合。中国的进一步扩大开放,应该说是以人文环境,特别是语言环境的国际化、优质化为前提的。中国文化走出去实际包含了外籍人士走进来体验中华文明,感受和谐环境,领略多元文化。”吕和发解释说。
近年来,不论是政府部门还是学界,对公示语翻译颇为关注。北京市公共场所标识英译专家委员会顾问、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美籍教授杜大卫表示:“各级政府大力投入制定规范,大范围应用英语标识,充分显示了他们对来华友人安全与便利的关怀和关照。”
华东师范大学终身教授、上海公共场所名称英译专家潘文国告诉记者,上海于2004年成立了第一个由政府主导的公共场所名称英译专家委员会,开始对路名、政府机构名称等译法进行规范。此后,广州和北京也陆续成立了类似机构。2011年由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牵头,成立了国家层面的公共服务领域外文译写专家委员会。除此之外,我国首部国家性公示语译写规范也正在研制过程中。
“因社会发展需求,公示语翻译也开始受到学界关注。”潘文国介绍说,“1987年出版的《现代实用英语例解》大概是较早涉及公示语翻译的著作。此后,相继出版了有关专著和词典,定期举办学术研讨会,良好的研究氛围逐步形成。”
对公示语语用规律缺乏深入了解
尽管近年来对公示语翻译的研究不断深入,关注点也从基本信息服务转向整体语言及人文环境建设,但由于国家相关译写标准尚未出台、地区开放程度不均衡等因素,在翻译公示语时,生搬硬套、东拼西揍的现象仍屡见不鲜。
西南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孟凡君举了几个让人哭笑不得的例子。“比如,银行里的‘对公服务’翻译成‘To male service’;将‘李白,字太白’翻译为‘Li Bai’s words were Taibai’;更有甚者,有些公示语由英语单词加汉语拼音‘杂烩’而成。”
潘文国认为,这些翻译问题产生的原因有三:力不从心、过犹不及、放任失职。“所谓力不从心,主要是指因英文水平有限,翻译时逐字直译,译文显得别扭或生硬。过犹不及则是因太想译出水平,甚至译出风格,结果却弄巧成拙,反而词不达意。放任失职则是把公示语翻译交给无法胜任该工作的公司或个人;或者自作聪明,搞电脑配对,结果文不对题,闹出笑话。”
在吕和发看来,这些问题仅仅是表象,没有触及本质。如果没有足够的源语语料引进、缺乏对外籍人士公共信息需求特点和对公示语语用规律的深入了解,公示语翻译就很难有“质”的改善。“当然,对公示语需求特点或语用规律的深入了解,不能仅停留于理论层面,要依靠系统的、大规模的实证调研。此外,还可充分利用语料库和网络等现代科技手段‘破解’其中关窍。”吕和发强调。
文章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 2014年9月2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