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自然相约 天地四时入怀——访英国国际野生动物摄影师大赛年度总冠军鲍永清
青海新闻网·青海新闻客户端讯 冷冽的风从头顶吹过夹杂着些许的雪,地面上依旧是西北五月的寒气,三脚架安安静静的载着相机,身后的人秉着呼吸,静待大自然最普通的一面。须臾间,跟踪一月有余的藏狐出现,迈着轻盈的步子,警惕地看着四周,镜头里这只年幼的藏狐已经盯住了一只憨态可掬的喜马拉雅旱獭。藏狐匍匐、靠近、突然发动攻击,无知觉的旱獭猛然回头发现藏狐,惊恐之下,扭头就跑……咔嚓,随着快门的快速闪动,一张具有生命细节之美的照片《生死对决》出现在世人面前。
“我最自豪的事情不是因为这张照片获奖,而是让更多顶尖的摄影师和摄影评委了解到了我们中国以及海西物种的多样性。”凭借着《生死对决》荣获2019BBC英国国际野生动物摄影师大赛大奖的鲍永清说。而他,是第一位获得赛事年度总冠军的中国人。采访中,鲍永清谦虚的说道:“中国、青海、海西有很多像我一样奔波在大自然深处的摄影师,他们也付出了很多心血,我只是其中一个幸运的人而已。”
鲍永清的作品,被青海省祁连山自然保护协会会长葛文荣评价为可以“疗伤”的摄影作品。在他看来,鲍永清作品里的野生动物是自由的风、轻松的孩子,没有警惕与痛苦,让人越看越爱。
从2013年接触摄影以来,鲍永清在工作之余,一门心思地扑在了自然动物摄影上,他看过凌晨五点的朝阳、耐过傍晚的寒风,领略过漫天的大雪、见识过草原的星斗,在日积月累中,成就了如今的他。“只要能去拍摄,我觉得我就有使不完的劲,以前上班忙,我就赶休息的日子去,开车也就二十多公里。”说起拍摄的那些事,他完全有了交流的兴致:“遇到天冷,把电池放怀里,捂一捂,看见动物过来,就赶紧再取出来。”
为了拍摄到他心中所想的雪豹,从2015年起他便开始追踪拍摄,更为了拍摄学习了各种动物的生活习性,“掌握好它们的生活规律,你才能找到它们的踪迹,在不打扰它们的情况下拍摄一些照片。”说起动物追踪,鲍永清提到最多的三个字便是“不打扰”为了追踪拍摄雪豹,某一个记不清的寒冷冬季,将车陷在了草原深处,孤身一人的他,背着相机,没有水、没有信号,徒步近四十公里,才走出了茫茫草原戈壁。但是对于这样的惊心动魄,他笑说,这都不是事,哪个摄影师没遇到过。
鲍永清是一个土生土长的天峻人,在他的眼中,家乡的山、家乡的草原就是无尽的宝藏,大自然的赠予是他人生的瑰宝,那里奔腾的骏马、跳跃的羚羊、飞翔的雄鹰,都和他一样是这片土地的主人。“我见过老鹰是怎么哺育小鹰的,和人类的母亲没有什么区别,那一刻我感觉到,我们都一样,万物平等。”这些年在拍摄过程中,鲍永清更是加入了不少动物保护组织,“上次救助了一只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金雕,天峻这个地方对野生动物的保护还是不错,大家都有保护生态、保护野生动的自觉性。”
对自然的热爱与敬畏让鲍永清的作品《生死对决》从48000多个参赛作品中脱颖而出, “获奖后第一时间,我收到了州委书记文国栋的祝贺,很感动,感受到了党和国家对我们这些野生动物拍摄者的关注。”鲍永清说,“原来我只是拍摄一张照片,如今,有了更多的责任,希望我的照片能够带动更多的人热爱生命、尊敬自然,让更多人了解海西,知道海西的美,不负我一个海西人的责任。”
在自己的爱好中开辟战场并为之奋斗,是每个努力的人最大的自我满足,正如唐代诗人岑参说:“长安在何处?只在马蹄下。”鲍永清匠心独具,骑着心中骏马,翻越天峻山边的彩虹,清风明月为伴,天地四时入怀,用第三只眼记录身边每个物种的奇妙美景,看自然世界的灿烂之处。
相关链接:据悉,英国野生动物摄影年赛(Wildlife Photographer of the Year )是由英国BBC《野生动物》杂志与英国自然历史博物馆于1964年联合创办的,其目的是为了通过摄影让更多的人关注自然及野生生物保护。每年十月在英国伦敦举办规模盛大的颁奖典礼。大赛已成为全球规模和影响力最大的、国际野生动物摄影领域最具权威性的一项顶级赛事和环保活动。被称为国际野生动物摄影界的“奥斯卡”,享誉全球,吸引着全世界最顶尖的专业摄影师的作品参赛。大赛分为成年组和青少年组,涵盖了“哺乳动物”、“鸟类”、“爬行、两栖动物和鱼类”、“无脊椎动物”、“植物”等数十个类别,其中青少年组还增加了用手机拍照的组别。
自这项赛事1964年开办以来,中国仅有3人获得过大赛殊荣,值得欣喜的是,青海摄影师是首次获此殊荣,不但一下占有两个席位三幅作品,而且还一举斩获年度总冠军,实属难得。更值得欣喜的是,三幅获奖作品来自三江源国家公园和祁连山国家公园,这反应了青海省丰富的生物多样性和良好的生态环境。这次获奖的契机,必将为青海省正在实施的国家公园示范省建设起到一定的宣传作用,在青海引起野生动物摄影热潮,这对于尚处于起步阶段的青海野生动物摄影来说,无疑是在国际舞台上发出的第一个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