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做金领做农民——一个研究生的农村创业梦
十月,是喜悦的季节,也是收获的季节。在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都兰县香加乡科尔村的青稞地里,收割机在地里作业,一身农民打扮的小李,正在和田间管理人员在麦茬地里翻看颗粒洒落情况,不断地和收割机操作师傅交流行进速度,每一次从收割机出粮的时候,小李总要走到跟前抓上一把,看看颗粒颜色、饱满程度,估算着收割地的产量和品质。
小李名叫李晓伟,是土生土长的都兰县察苏镇人,高中毕业后以优异的成绩被东北大学录取。本科毕业后,小李又以优异的成绩在本校考取了管理科学与工程的硕士研究生学位。研究生毕业,他决定先去大城市看看、闯闯,积累些经验。他选择了经济发展迅速的上海,并如愿进入一家世界500强企业,从事销售工作。在上海的7年里他受到了良好的职业训练和大企业管理文化的熏陶,也不断升职,拿到了高薪。
走出省门的他,看到了家乡的差距,也将一颗梦想的种子深深地植根在心底,那就是学好本领回家乡,让家乡在自己这一代人的手里有所变化。
在不断比较家乡的特色和优势后,一个农牧创业梦在心里开始勾勒成形。
2013年,他毅然决然地辞去了在上海的白领工作,回到都兰县开始了他的创业之路。“我知道创业路上一定满是荆棘,我也知道我的想法很难得到家人的支持和朋友的理解。但这是我的梦想,我要坚持。”小李说,2014年他注册了都兰香都种植专业合作社,以种植青稞和马铃薯为主,他为实现自己的梦想成功迈出了第一步。
今年初,合作社通过经营权流转等方式在都兰县香日德镇新源村和香加乡科尔村获得优质耕地2000亩,当年收获青稞145万斤,马铃薯180万斤。由于合作社种植的产品品质高,今年的收成被抢订一空,小李初战告捷。同时,带动一百多家农户增收,流转土地的农户平均收益明显提高,通过改善种子和肥料,农产品亩产提高10%以上。
合作社通过集中采购农资、提高机械化作业程度、田间集中管理等手段,不仅提高了产品品质及亩产量,也更好地控制了生产成本。与以前农民分散化种植相比,合作社在播种前通过配方肥的使用及集中采购,肥料成本比2014年每亩降低20元。通过马铃薯种植科研人员指导以及马铃薯一级种的使用,马铃薯产品品质提高显著,香加乡科尔村马铃薯每亩销售价格比当期市场价格高100元/亩。土地流转后,农民不仅有稳定地租收益,同时合作社优先满足土地流转农户的打工要求,每户实际收入增加4000元以上。
看着这些数字,小李被晒得黝黑的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其实,不只是都兰县,早在2013年底,小李就在玉树藏族自治州结古镇搭建了精选青稞配送贸易点,两年间为30多家糌粑加工厂和40多家粮行实施配送。考虑到秋后麦茬的利用,小李在都兰县香加乡政府的帮助下建起了藏羊养殖棚,秋收后的青稞茬地成了藏羊的“冬粮仓”,羊粪又称为来年青稞的“养分池”,种养结合、生态养殖的思路不仅环保,也可以为合作社和农户带来更多收益。
这一年多来,小李最喜欢做的事情就是晚上收工后在农户家里拉家常,在聊天中小李感受到农民的热情和质朴,吃到农户自家院里的果蔬,总觉得比市场上买到的好吃。经过了解才知道,这些果蔬从不喷洒农药,而且都用有机肥,这给小李带来了启示,通过上网了解了大量食品安全、有机农业的相关知识,他决定搞有机藜麦和青稞深加工,并为合作社注册了“都兰圣禾”的商标,他坚定一个想法,通过树立品牌和有机农业的认证,大家的土地一定能长出“金子”。
在谈到合作社前景的时候,小李满脸兴奋,他有又了新的计划:香花(香日德至花石峡)、德香(德令哈至香日德)公路的开通将为香日德的农业带来巨大的发展机遇,合作社作为新型农牧经营载体大有可为。现在合作社已经搭建了一支15人的管理销售团队,并计划在5年内完成三件事:利用当地得天独厚的农业资源和交通便利优势建造1座饲料厂;打造1个面向西藏和玉树的农产品交易市场,加快藜麦等高附加值农产品产品的种植、加工和认证工作;通过电商平台把都兰的优质农产品推出去。
评论:播撒梦想的种子
农牧区“青海青年创业奖”获得者、创业致富带头人及“领头雁”、青年科技特派员、青年信用示范户、大学生村官……瞄准贫困地区两万多名返乡创业大学生,我省启动了青春创业扶贫行动,将力争到2020年,支持返乡大学生创业项目1500个以上,解决5000名以上毕业返乡大学生和农村牧区青年就业;重点支持省内各高校在读两年以上的大学生及毕业7年以内的省内外高校毕业生,在省内依法注册创办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企业,以及能够为大学生创业提供金融、创业辅导、检验检测、知识产权、科技评估、企业管理、市场开拓等专业化服务机构——我省大学生创新创业有了专项支持资金,从今年起,每年安排5000万元大学生创新创业投资引导资金。
在众多来自农村乡镇的年轻人涌入城市的时候,也有一部分“80”、“90”后的年轻人选择将梦想的种子播撒在自己成长的土地上,回到家乡刨土耕耘。当梦想一点一点照进现实,谁能说这样的选择不会带来意外之喜?
在我省,无论是在现代畜牧业发展的牧区,还是在丰盈广袤的田园农区,愈来愈多的大学生们早已改变了考上大学就可以跳出“农门”改变命运的观念,他们告别繁华的都市,返回家乡,将田间地头、畜棚农舍当做自主创业的大舞台,成为了一个个有文化、观念新、懂技术、善经营的“新型农民”,用他们火样的青春与激情,演绎着大学生农民的精彩人生,为广大农村经济的发展带来了全新的气息,注入了新鲜的血液。
毫无疑问,大学生是最具活力和创造性的群体,蕴含着巨大的创造热情和创业潜能,是新兴产业发展的骨干力量,也是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生力军。当前,我国正在加快推进经济体制改革,高知识含量的新行业层出不穷,市场竞争环境越来越公平,创业的成本和门槛也越来越低,可以说,我们面对的时代是一个充满创业机遇的时代,大学生凭借在知识和文化方面具有的明显优势,在实干创业中放飞青春梦想,势必能有大作为。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热潮正在滚滚涌动,促进着我省各地乡镇百业兴旺。而随之,我省为大学生返乡创业者创设的利好也层出不穷,比如简化了审批手续“降门槛”,减征了税费“降负担”,加大了财税支持力度并搭建创业平台、培训平台、融资平台。可见,客观的经济大势与政策的因势利导,均为青年大学生返乡创业指明了方向、提供了契机,使他们能够更加充分发挥自我才华与价值,积极投身农牧区,在日趋富饶的新家园开辟出一片新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