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一数钱包 掂一掂“饭碗”算一算脱贫 青海人满满的获得感

26.12.2017  07:27

   开栏语: “脱贫了”“涨工资了”“搬新房了”“开公司了”“在城里落户了”……一个个鲜活的故事,一张张开心的笑脸,汇成了一幅多彩斑斓的民生画卷。盘点2017年,全省上下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盯紧目标,撸起袖子加油干,付出了辛勤的努力,收获了丰硕的果实:进一步推进了经济持续健康发展,进一步扛起了生态保护政治责任,进一步增强了各族群众的获得感,进一步打造了政治上的绿水青山。

  为了推动“四个扎扎实实”重大要求在青海大地落地开花结果,省委提出“四个转变”,不断找准转变的切入点、突破口,提升转变的质量和水平,主动转,加快转,努力在生态大省、生态强省建设上迈出新步伐,在民族团结进步大省建设上实现新进展,在融入国家战略上力求新突破,在形成生态生产生活良性循环上取得新成效,以“四个转变”推动“四个扎扎实实”深入落实。

  今日起,都市报推出《2017,盘点咱们这一年》,和您一起,盘点咱们的这一年,用党的十九大精神凝聚热爱青海、建设青海、奉献青海的“精气神”,为建设更加富裕文明和谐美丽新青海持续奋斗。

  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作为西部地区、民族地区、贫困地区的青海,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党中央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坚持新发展理念,牢固树立生态保护优先理念,以改革的办法、创新的思路,不断提升社会治理水平和治理能力,精心谋划惠民举措。

  共享发展 日子越过越舒坦

  2017年,面对错综复杂的经济形势,省委、省政府带领全省人民砥砺奋进,扎扎实实推进全省经济平稳健康发展,每项民生指标也在刻度尺上持续攀升——

  数一数钱包,居民收入增速节节高。前三季度,我省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559元,比上年同期增长9.6%;全省全体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10618元,增长5.7%。“买房、买车、结婚,这一年我的人生大事都很顺利。明年五月份就要当爸爸了,肩上的责任更重,越来越希望能通过自己的努力把日子过得红红火火。”而立之年,西宁市民陈泽的收获感满满当当。

  掂一掂“饭碗”,就业状况“风景这边独好”。今年,我省通过落实一系列积极的就业政策,截至11月底,全省城镇新增就业6.03万人,城镇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2.5万人;农牧区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106.8万人次。

  “前几年都是在外打零工,照顾不上家里的老人和娃娃,今年过完年在家门口找了份工作,包吃包住,每个月都能回一两次家,很满足。”湟中县李家山镇新庄村村民赵万福说。

  算一算脱贫,不破楼兰终不还。截至目前,我省已为1622个贫困村选派了7865名第一书记和驻村干部,组织全省党员干部与贫困户“认亲结对”,加快形成专项扶贫、行业扶贫、社会扶贫、援青扶贫“四位一体”大扶贫格局,易地搬迁扶贫项目开工率和工程进度均居全国前列。

  “以前除了种地啥收入没有,能不穷嘛。现在把地承包出去,村里建了产业园,每年旅游来的人一茬接着一茬,我们一家四口都在产业园里打工,一天的收入加起来将近三百块,能不高兴吗!”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景阳镇山城村的杨增范说。

  看一看养老,社会保障网越织越密。今年以来,我省继续提高企业退休人员和城乡居民基本养老金水平,推进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及时将企业下岗失业人员纳入社保范围,在全国率先实现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制度统一和全覆盖。全省城乡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分别达到每人每月450元、每人每年3320元。比一比投入,财政“真金白银”支持力度大。我省财政每年将75%左右财力用于民生方面,民生保障范围不断扩大,保障水平不断提高,基本公共服务短板加快补齐,多项民生指标走在西部乃至全国前列。

   政策给力 改革增强获得感

  关注民生、顺应民心、体现民力,千家万户的小事就是省委、省政府牵挂的大事。我省从各族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出发,紧盯民生领域新变化新问题。一系列改革动作,聚焦青海人最关心、最烦心、最忧心的事。

  改革改在问题根子上,难题少了带来获得感——

  “看病难、看病贵”怎么破?我省突出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分级诊疗制度建设、医保支付方式改革三项任务,率先实现跨省异地就医直接结算。公立医院药品加成全面取消,城镇职工、城乡居民医保实现全覆盖,城乡居民医保筹资标准从2012年的400元提高到680元。

  “药价降了,看病也方便了。”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川口镇村民白苏德因眼疾住院,享受到新农合服务。“住了半个月的院,医疗费八千多块,出院时新农合报销了五千多,我还买了商业保险,两面加起来自己就出了九百多。”

  改革改在百姓心坎上,保障好了夯实获得感——

  住房是人们安居乐业的刚需,尤其是住在棚户区里的居民们。五年来,我省积极探索棚改货币化安置和保障房以购代建模式,累计开工建设各类城镇保障房36.6万套。城镇居民户均住房达到1.2套,人均自有住房面积33.2平方米。新建农牧区各类住房38.5万户,147万农牧民直接受益,游牧民定居工程全面完成。

  “政策好,像我家不足45平方米的房子,政府给补足45平方米,剩下的面积也是优惠价买的,真的圆了我们一家的新房梦。”住上原毛纺厂安置房的城东区居民祝海玲说。

  改革改在民生“刀刃”上,机会多了增强获得感——

  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近年来,我省全面完成“两基”攻坚,稳步推进义务教育全面改薄、控辍保学工程。藏区所有学生和西宁、海东贫困家庭学生享受15年免费教育,学前3年毛入园率达到80.7%。搭建职普融通、中高衔接的职教体系“立交桥”,中职教育就业率达到95%以上,青海成为全国第二个实施中职全日制在校生免费教育的省份。

  “职校开启了我学习生涯的新大门,相信未来的路会越来越通畅。”西宁卫生职业技术学校2017级护理班的马鲜说。

   蓝图绘就 向着幸福再出发

  “今年去西安、成都过周末成了不少朋友的选择。”西宁市民张茜说。宝兰高铁、西成高铁的开通,让青海人的周末圈一扩再扩。

  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今年,我省交通等基础设施越来越完善,食品药品等质量监管越来越严格,新零售等消费业态越来越丰富,城乡居民生活品质大幅提升。

  出门更顺畅。近年来,我省积极推进通州高速路、国省干线升级改造、出省通道和农村公路建设,着力补齐发展短板,先后建成牙什尕至同仁、峨堡至祁连、德令哈至香日德、香日德至花石峡、茶卡至格尔木、川口至大河家、民和至小峡、共和至玉树、循化至隆务峡和花石峡至久治等一批国家和全省重点工程,公路交通实现新跨越。

  “以前,我们走西久公路,一路上要翻越黑土山、红土山、赛龙沟等高山峡谷,坡陡弯急不说,有些路段还经常滑坡坍塌。花久高速开通后,从大武到西宁不仅沿途风光好,而且行车舒适度和安全性都大大提高了。”长期工作在果洛藏族自治州的司机刘师傅说。餐桌更安全。一年来,监管部门持续发力,确保“舌尖上的安全”,网上叫外卖、买生鲜,百姓心里更踏实。“有时候上班太忙,父母还得照看孩子,没时间买菜,我都是从网上定,一次买好一周的菜,关键还很新鲜。”家住城中区的90后蒋乐迪说。

  消费更新潮。1月至11月,我省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额754.92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9.8%。其中,限额以上企业(单位)实现零售额355.89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7.4%。“看电影,玩VR游戏,逛采摘园,每期推荐给大家的周末活动,总是早早就报满名,花钱不多还很有趣。”西宁一家生活信息服务平台的负责人胡彬彬说。不仅如此,这一年,我省连续出台多项新政策,大力优化创业创新环境,奋斗者有希望,开拓者有奔头,全社会活力进一步迸发。

  昔日“群众来回跑”,今朝“部门协同办”,“门槛”一降再降、创业劲头一浪高过一浪,宏观效应持续释放。百盛餐饮(西安)有限公司青海分公司办事员李小琛仅用三个工作日便办结了法定代表人变更相关手续。“最直观的感受就是’高效’!去年,企业在注册登记青海省第十家肯德基门店时,正好赶上‘五证合一’启动的好时候,对于食品类企业来说,只需办理工商注册登记证和卫生许可证就可以了,两证可以并行办理,互不耽误。不用挨个部门反复跑腿,更没有了办理各种手续之间的牵制,极大地节约了企业注册前期的成本。相信未来会更便捷。”李小琛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