铲铲洼:一个不平凡的村落(上)

09.11.2015  19:24

   铲铲洼并不像它的名字一样地处洼地,而是坐落在乐都区下北山的山顶,海拔2817米。

  夏季的铲铲洼村,油菜花正散发出浓郁的清香。从乐都县城一路向东,然后再向北,宽阔的马路很快就被大山“吞噬”。山路不仅蜿蜒崎岖,而且惊险异常。坐在颠簸的汽车上,我们一时间没有了语言交流,大家都盼望着铲铲洼能够很快到来。

  北山脚下的铲铲洼村

  乐都下北山为祁连山余脉,这里有浑厚的黄土,也有险峻的峭壁,山上难得一见的是树木,就连灌木也少见,杂草不是很高,有时连地皮都无法覆盖住,一些砂砾乱石便从这杂草间探出头来,像是监视我们的侦察兵。

  数不清转了几道弯,也数不清翻过几座山头,在一条岔道旁,我们的汽车被几辆手扶拖拉机挡住去路。奇怪的是,拖拉机上不仅坐有人,还有几个艳丽的神像端坐其中。

  村民们告诉我们,他们都是铲铲洼的村民,今天正好赶庙会,他们要拉着神像去迎接远来的客人。

  这些神像和铲铲洼村到底有着怎样的联系?村民们又要迎接哪儿来的客人?在这些疑问下,我们走进铲铲洼村的大门。

  通往铲铲洼村的是一条上山道,沥青路面早已代替了以往的泥泞山路,道路两侧是灿烂的油菜花,一些院落便隐藏其中。而远处,则是大山的连绵。

  铲铲洼村依山势而建,房屋比较散乱。村西侧是大沟,为季节性山沟,东侧为大黑沟,常年水流湍急,水源来自村北40公里的桌子山,从桌子山再往北,就是著名的互助北山国家地质公园。铲铲洼毗邻甘肃天柱县,域内沟壑纵横,距乐都区区政府所在地25公里,常住人口480人,以汉族、藏族、土族为主,属青海省海东市乐都区中岭乡管辖,村域总面积18平方公里,呈南北狭长形状。

  铲铲洼村四周山大沟深,村南为乐都北山、村北临桌子山、村东靠丹科尔、村西连寿乐镇。年极端平均气温在29摄氏度左右,无霜期120天,年降水量在300—671毫米之间,气候属于高原大陆性气候。

  铲铲洼村位于山顶,下面的大沟常年有水流,最终注入湟水河。村落周边还有数条山沟,全部是山洪沟,主要自然灾害为雷暴天气。

  大沟内有原始丛林,以杨树、黑刺、柠条等树木、灌木为主,村域内还有桦树、杏树、樱桃、柏树、松树等植物,以及鹿、麝、狼、狐狸、野鸡、马鸡、旱獭等动物,尤其是狼的数量还比较多,多在离村不远处的森林里。

  秦汉以前,铲铲洼所在地属羌戎地,汉武帝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汉军进入湟水流域,铲铲洼村所在地归入汉朝版图。汉宣帝神爵二年(前60年)铲铲洼村隶属金城郡破羌县。南北朝时铲铲洼所在地为南凉国管辖。北魏孝昌二年(526年),改属鄯州。隋文帝开皇十八年(598年),又属于湟水县管辖。唐高宗仪凤二年(677年),乐都设置鄯州都督府,铲铲洼所在地再次改属鄯州。宋时,铲铲洼村在地先后归属邈川、湟州、乐州。元时,属西宁州。明代先后属碾北卫、西宁卫碾伯右千户所,清雍正三年改属碾伯县。民国十八年(1929年)青海建省,改碾伯县为乐都县,铲铲洼村隶属乐都县至今。铲铲洼村四面山峰海拔在3000米左右,全部为祁连山脉余脉,这里是国务院《祁连山水源涵养区生态环境保护和综合治理规划(2012-2020年)》的区域之一,现已实施退牧还草、退耕还林。

  热闹非凡遇庙会

  还未走进铲铲洼村,早有锣鼓的声音传了过来,铲铲洼庙里的庙会已经正式开始,十里八村的人们全部在这里聚拢,寺庙周围很快就成了一个小集市,村里的大婶在路边吆喝着“酿皮、酿皮”,地摊上则摆出了手链、手镯等玩意。

  迎接客人的拖拉机也已经回来,神像被一一抬了下来。我们这才看清楚,这些神像都穿着艳丽,头上戴着桂冠,就像戏曲里的演员。

  虽然神像都是木刻,但每一个神像都需要四个壮汉抬着,因为从路口到庙里还有一段距离,壮汉们抬着的神像不能落地,还要不断摆出各种还礼的造型。

  这次迎来的是甘肃窑街的客人,他们给庙里赠送了一把大盖伞。甘肃客人告诉我们,他们连年都会来铲铲洼赶庙会,因为他们觉得这里的神很灵,曾经“看”好过他们那里一些人的病。甘肃窑街距离铲铲洼200多公里,可见庙会影响力的深远。

  铲铲洼庙会每年农历五六月份农闲时举行,具体日期有一套神秘的程序,即由四位壮汉抬着庙里的神像,由一人发问:某某日子行不行?如果可以,四人会脚步一致抬着神像向前迈出一步,如果原地不动,则继续发问,直至庙会日期确定下来。

  庙会一般为期一天,当天要抬着庙里的神像外出,有点像藏传佛教中的“晒大佛”。

  宗教和人们的生活永远息息相关,铲铲洼的庙会也不例外。早期的铲铲洼是一片原始森林,人们多以狩猎、放牧为生,因此铲铲洼庙里的主神就是北山山神,此外还有当地山神和马祖,村民们供奉山神,就是祈愿得到佑护,能够使他们的生活得以幸福。

  铲铲洼庙的规模并不大,但不乏华丽,亭台楼阁的造型和周边土坯民居形成鲜明对比,三间主房由神像居住,回廊里的雕花精美,一口大钟尽显空灵。另一侧的房子里,坐满了村民们,八仙桌早已摆了起来,每个人手里端着大碗的青海“熬饭”,吃得脑门冒汗。赶庙会的人们都会“凑份子”,然后在庙里免费吃喝,借此希望沾点“仙气”。院子里的香炉前,更是人山人海,人们争先把香蜡点燃。

  “花儿”是庙会必不可少的元素,今天请来的歌手有两位,一男一女对唱,手里拿把扇子,有点像东北二人转的架势,演唱的“花儿”绝对正宗,并且“土”的掉渣,诙谐幽默的唱词让观众笑得前仰后合。

  铲铲洼庙修建于明末,铲铲洼地名也和这座寺院有关。据说这里原先有一座大型藏传佛教寺院,创建者的名字就叫“铲铲”,随着岁月更迭,铲铲洼庙最终消失,人们又在这里建起这座小庙,仍沿用了“铲铲洼庙”的名称,同时“铲铲洼”也被用作村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