闹布才仁的幸福生活

30.05.2018  10:42

  青海新闻网讯 他是牧民的孩子,没上过一天学,为响应国家政策,从海拔4700米的唐古拉山镇长江源村搬迁到格尔木市郊区牧民定居点,从雪山到城镇,从游牧到定居,从牧民到市民,他的身上体现着身份的改变,也有着观念的转变。他就是格尔木市唐古拉镇长江源村村民闹布才仁,通过政府的支持和自己的努力,如今他的幸福生活像格桑花一样绽放。

  走进长江源村,一排排装饰着藏族传统图案的平房仿佛镀上了亮丽的釉彩;藏汉风格相融的照壁上“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均衡为先,公平教育人人受益”几个大字格外醒目;照壁后面,是长江源民族学校,宽敞明亮的教室里不时传出孩子们琅琅的读书声。这里是长江源区最大的移民安置点,村民全部是十几年前从唐古拉山镇(当年叫唐古拉山乡)搬迁到这里的。

  说起闹布才仁,移民安置点认识他的人都会竖起大拇指,因为闹布才仁不仅能吃苦,而且还会经商,更有一颗感恩的心。在十几年的艰苦奋斗中,闹布才仁自己富了,还带领着更多的乡亲富起来。“2004年,我们刚搬到安置点的时候我什么都不会,为了发展我开始学习汽车驾驶技术,2005年买了一辆东风翻斗车到沱沱河一家工地上拉材料,一年下来就挣了8万元,经过几年的努力,如今我家共有4辆大型翻斗车,去年4辆车的纯利润就达到了60万元,现在的日子过得一天比一天好。”

  官确次仁是同村村民,在闹布才仁的影响下,他也考了驾照,现在给闹布才仁开翻斗车。官确次仁说:“开车比放牧好,不会风吹日晒,一个月可以领到5000元的工资,还包吃包住,我感觉挺好的。”

  随着社会的发展,闹布才仁的发展思路也放得更长远,能让当地人吃上新鲜的草膘牛羊肉,带领更多群众致富是他的心愿。2016年,闹布才仁和弟弟布群拉尕租用了村里的一块土地,注册200万元资金成立了格尔木岗尖蕃巴商贸有限公司,收购当地牧民的草膘牛羊肉、酥油、曲拉,经过冷冻后第二年销售到格尔木、拉萨、那曲等地。“育肥的牛羊肉没有草膘牛羊肉好吃,每年秋天我们大量收购牧民的草膘牛羊肉,这样牧民的牛羊可以卖个好价格,第二年销售出去我也可以卖个好价钱,两全其美。”

  闹布才仁的日子越过越好,但他没有忘记贫困的乡亲们,近年来为老乡们做了不少好事。2016年,该镇多尔玛村的孟群才仁在一次交通事故中腿和胳膊骨折了,为了让孟群才仁一家渡过难关,他个人捐款10000元。到现在孟群才仁还清晰地记得,“虽然我们不是一个村的,但是他时刻都关心和帮助我们这些贫困户,我十分感谢他。”今年3月13日,他开办的商贸公司拿出4万多元买来米、面、油等慰问品,发放给了全镇35户困难群众,大家都感恩他的这份爱心。

  长江源村村委会主任扎西达娃说:“闹布才仁是我们村里的致富带头人,不但能吃苦,而且有创业精神,值得每一个人学习。他每年还给我们村交八万元土地租金,进一步壮大了我们的村集体经济。”

  说起今后的发展思路,闹布才仁笑呵呵地说:“下一步打算扩大公司规模,做大做强风干牛羊肉深加工产业和糌粑产业,拓宽销售渠道,带动更多牧民就业,共同致富。”

  如今,随着社会的发展,国家优惠政策的不断支持,牧民思想观念的转变,一个新的长江源村展现在世人面前,村民们的幸福生活好比草原上的格桑花一样美丽绽放长江源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