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如丁香】女诗人陈慧遐:用“慧”眼在诗海“遐”思,笔起字落时与内心对话
一湾湾清流
总算流到大海里
那一路的障碍
激励它们愈挫愈勇
那一路的污秽
警示它们洁身自好
它们被大海的肚量折服
又想起自己出生的地方
那里圣洁、宁静
那里美丽、广袤
它们轻轻地叫出她的名字——三江源
——《一弯清流》(节选)陈慧遐/著
青海新闻网讯(本网记者 王柯岚 报道)想在繁杂的生活之中看到美丽,没什么秘诀,只要深信物质之外,还有能使我们快乐的事物就可以。对世界保持微笑,知道在困顿之时也能有丰满的快乐,便宜的事物也藏着好味道,小环境里也能有大梦想——这些卑中之尊、小中之大甚至是坏中之好,都需要敏锐且常怀喜乐之心的人才能体会,也只有这样的人,才能用一个个方块字、一首首诗告诉你我这些细腻的美好。本土青年女诗人陈慧遐,便是这样一个人。
“她以十分真诚的姿态表达对现实生活的认知与态度,她似乎被迫切的表达欲望所裹挟,在对道德良知的充分彰显中无暇对语言、意象进行精致的打磨,但她的不少诗作含蓄、生动,富有表现力,显示出她作为一位青年诗人值得期许的艺术发展潜力。”这是我国著名诗评家谭五昌先生对慧遐诗的评价。这样的客观且中肯的的评价,对一个“85后”来说无疑是一种充分的肯定。
慧遐与诗的结缘,可能和大多数人一样。都是从《诗三百》开始的,不同的是当我们还只能靠背诵而背诵的时候,慧遐就已经喜欢上了王维的“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了。高中时,慧遐看到了塞弗里斯的“凭什么样的精神,什么样的勇气,什么样的愿望和热情,我们过着我们的生活:完全错了!于是我们来改变我们的人生。”她的内心犹如被某种神秘的力量唤醒,心中顿生愉悦。大学期间,则是她读诗最多的一个时期。那段时光也为其后来的文学创作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外公的离世,让她一口气写完了生平第一首作品——《不老的老人》。看上去简单的文字排列,却恰恰是她心语的音符。直到这时,她才真正发现自己成为了一个爱上诗歌的人。“因为它是我内心的声音,它给了我希望和动力,它让我重新认识到文字的力量。”慧遐继续说,“诗歌极具情感表达能量,它可以写自己,可以写别人,可以写风景,可以写思想,说宽泛点,只要有心,只要有笔,只要想写,那么它就可以写大千世界!”这话,也恰恰道出了陈慧遐的诗歌观。
慧遐诗中的生活是具体的、也是动人的,在细腻的表达中能品味出“可方可圆”的智慧,而这用她的话来说是因为“诗歌一直在默默关照着我的心灵。”诗歌特有的行文格式和韵律美,让它虽是“小身材”却拥有着大智慧。“因为它能化繁为简,这是我们身处这个时代中最需要具备的一种思考方式和生活态度。”她的诗中有思考,也在思考的同时感悟着那些美好。所以,在她眼里读到的不再仅仅是诗,而是生活。
放下青年诗人的名头,慧遐的生活几乎与你我无异。上班、下班,两点一线;用心经营家庭,照顾家人起居;旅游、聚会、逛街,这些慧遐都会做。只是,她没有因一地鸡毛的生活琐碎而离开诗歌,也没有因为诗歌而高冷到不食人间烟火。不同社会角色间的近完美切换,是因为慧遐的心中知道何为诗以及为何而诗。
“很多时候,我们忙工作、忙会友、忙家务、忙应酬,却忘了独处,忘了与自己交流,忘了感受生活中的‘小确幸’。诗歌正是让你放慢脚步、细品生活的好朋友。”慧遐轻轻放下手中的咖啡杯,慢慢地说着。
她脸上那两个酒窝中漾出的平和与不太燥的背景音乐,一起都浸在身后那一片柔软的阳光之中。
新闻延展:
陈慧遐,青海民和人。青年土族女诗人,毕业于中央财经大学。著有诗集《蓝色玛格丽特》。即将出版诗集《一弯清流》。
近百首作品发表于《中国民族报》、《中国土族》、《青海湖》、《中国保险报》等纸质报刊及多家电子网刊。作品《着迷》荣获2016年“东方美”全国诗联书画大赛银奖。组诗《一湾清流》荣获2016年第八届“祖国好”华语文学艺术大赛银奖,并授予“中国华语文学艺术百杰”荣誉称号。《不老的老人》等三首诗歌荣获第二届“中华情”全国诗歌散文联赛金奖。本人入选星星诗刊编辑部编制的《星星诗人档案2016年卷》。《一公里的信任》、《茶卡》入选《2016中国诗歌选》。
新作《一湾清流》收录了作者2014年至2017年业余时间创作的81首诗歌,关乎生活、生命、成长、成熟。渐长的年龄,并没有让诗歌的青春活力褪色,她的诗歌率真、洒脱、自由、随性,言语之中还透着洞察人生百态的智慧。每首诗歌都充满着丰富的意象,以生动的画面感展现着她的内心世界,拟人化、口语化的独特写作风格让诗歌富有强大的生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