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谈: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隆国强谈“建设中国特色新型智库”

09.02.2015  10:30

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加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的意见》,提出“到2020年,形成定位明晰、特色鲜明、规模适度、布局合理的中国特色新型智库体系,重点建设一批具有较大影响力和国际知名度的高端智库”的总体目标。理论频道邀请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党组成员、研究员隆国强做客人民讲堂,与网友在线交流。

[主持人]:大家好,这里是人民网视频访谈。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加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的意见》,《意见》指出到2020年形成定位明晰、特色鲜明、规模适度、布局合理的中国特色新型智库体系。今天我们特别荣幸邀请到了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党组成员、研究员隆国强先生作客人民讲堂栏目,与我们一起聊一聊“探索建设中国特色新型智库”。欢迎隆主任。

[隆国强]:谢谢。

[主持人]:大家都知道前不久发了这样一个《意见》,也是引起了大家的广泛关注,请您先给我们解读一下印发这样一个《意见》的主要意义是哪里?

[隆国强]:这个《意见》的背景其实就是要落实习总书记关于发展中国特色新型智库的批示精神,也是落实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来的建设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立健全决策咨询制度。这个《意见》是三中全会300多项改革任务之一。为什么党中央习总书记提出来建设新型智库,我觉得这是非常符合中国当今发展阶段所面临的一些重大的问题、重大的挑战和如何有效地解决这些问题,化解这些挑战。

[隆国强]:大家都知道,经过30几年的发展,我们已经走出了一条成功的道路,但是,在每一个不同的阶段,我们都碰到很多新的挑战。当前和未来一段可能是一个重要的转折时期,全球化还在深化,多极化在发展,这个趋势和原来是一致的,在不断深化,但是,有很多新变化。金融危机爆发了,全球经济处在一个大调整的时代,这里面对我们来说,有很多新的挑战,当然有很多新的机遇。但是,最大的不一样,我觉得是中国和世界的关系变了。全世界都在关注、都在讨论中国的和平发展,中国作为一个大国,国际社会说是崛起,对我们这么一个文明古国来说,更准确地讲是复兴,是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崛起也好,复兴的过程中,必然会给国际社会带来很多的摩擦,有的是好的,比如会带来很多机遇,但是,你会重构这个世界格局、经济版图、地缘政治,一个国家的和平崛起的过程中,和平发展的过程中,要处理很多很多的问题。这是国际上的事,我们对外关系。

[隆国强]:对内的更不用说了,经过30几年的发展,中央说进入经济发展的新常态,在这个新常态下,我们会看到,其实是经济、社会结构的一个深刻变化的时期,也是我们很多社会矛盾凸显的时期,是通过深化改革来解决这些问题的一个攻坚期。把所有的东西汇聚在一起你会看到,国际、国内,从国家层面,从区域层面,甚至个体的层面,我们每一个人,都面临着这么崭新的一个环境。我们怎么办呢?我们必须要,第一,看清形势,要分析;第二,要在准确判断的基础上,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怎么能够化解矛盾,迎接挑战,同时,还能趋利避害,能够抓住机遇,来让中国继续保持一个良好的势头。这些问题就在一个非常复杂的环境下来作出正确的决策,仅仅靠我们的经验是不够的,要靠什么呢?就是要靠对这些问题的深入的、系统的、专业性的研究。智库是干什么的?智库就是干这个事的。智库是专业化的研究公共政策的机构。所以,这个文件是应时而生,它是适应中国发展的需要提出了这样一个文件。但是,这个文件本身对中国智库的发展指明了方向,我们在业内的人士都说,这个智库从总书记的批示开始,到这个文件的颁布,给中国智库的发展带来了春天。它会有力地推动中国智库的健康发展,而中国智库的健康发展会为国家、民族的进步作出它应有的贡献。

[主持人]:的确是如您所说,经过30年改革开放以后的粗放型的增长,我们来到了新常态,这种复杂状态下的现有的目前的格局。在这种状态下,我们要想看清形势、看准形势,恐怕就很大程度上要依赖于智库的力量。这次的智库重新提出,我注意到有两个关键词,一个是中国特色,一个是新型智库。这两个关键词又该如何来解读呢?

[隆国强]:在中央提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这个概念以后,智库业界的同志都在学习、理解,就是中国特色新型智库新在哪、特在哪。我觉得,我们初步的理解,“”就是要根植于中国的实际,根植于中国特有的社会经济制度。第一特就是坚持党的领导。第二个特也是因为我们经济社会制度决定的,中国到目前为止,可能未来相当一段时间,我们的智库体系中官办智库为主的特点是非常明显的。如果我们比较一下看看世界各国的智库,实际上它的特点还是很鲜明的。比如说美国大量的智库是所谓的民间智库,都标榜说我是跨党派的或者我是非党派的,这样没有自己的立场了,研究公共政策。当你到了东亚,你会发现,东亚那边说日本,日本政府有不少智库,日本的大企业办智库。你再看韩国,韩国大量的智库就是官办智库。中国至少新中国成立以后,其实我们党很重视调查研究,对政策的研究,所以,发展中这样的结构是在改革开放之初1980年就建立了,过去几十年里面,我们为国家的发展,为改革开放出谋划策,长期下来,我们会看到,中国现有的智库,我们数量很多,但是大部分的智库都是有官方背景的,从体制上来说,有参加公务员管理的,甚至有的就是公务员队伍里面的,还有一些是事业单位,在我们的高校、社科院等等很多的智库,这些智库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官方背景。官方背景很大的优势,就是它和决策者比较近,它解决策的需求,而且它的政策建议有畅通的渠道来传递给决策者参考。

[隆国强]:说到“”,可能就是我们下一步发展的目标。总书记讲到了智库是国家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中国的智库发展相对滞后,相对滞后是指的数量吗?我觉得不是。中国的智库很多,仅次于美国。刚刚发布的美国麦甘教授搞的全球智库的排名,从数量上来说,美国排第一,中国排第二。中国智库发展滞后肯定不是数量上的滞后,我觉得可能是质量上的。所以,要提升中国特色新型智库,主要是提升它的质量,提升它的水平,所以说“”是按照一个信息化时代,现代智库发展的内在规律所要求的,来体现它的新。新在哪?首先就是体制的创新。我刚才讲到我们现在的智库,有的是政府机关,有的是事业单位。在一系列的制度安排上,包括人事制度、薪酬制度、经费制度、科研管理制度等等,它还没有真正能够适应智库运作的规律,来构造一个适应智库的体制机制。这套体制机制更多地是或者参照了政府机关的管理办法,或者参照了一些自然科学研究机关的办法,没有按照智库的要求来适应。所以,总书记当时明确指出,要探索中国特色新型智库的组织形式和管理方式。我觉得这个问题是抓得非常准确。就是一针见血地指出来,中国特色新型智库第一要解决的问题,组织形式、管理方式,就是体制机制的问题。建设中国特色新型智库,第一个问题,新就新在体制要创新,体制机制要创新,这是一个龙头,纲举目张的“”,要抓住这个,改革的牛鼻子。在这个《意见》里其实也还是有很充分的体现,就是刚刚颁布的《意见》里面。

[隆国强]:第二个,我觉得可能是职能的拓展,新职能。就是在我们原来很多中国的智库,传统的职能就是政策研究,然后给决策者提供一些政策建议。在现在智库,西方的智库,一般他们说有几个大的职能:决策咨询、启迪民智,教育公众要用先进的思想启迪公众,引领思想的进步。一些思想成为政策是需要很长时间的,而且政策的出台能否得到老百姓的认同,需要老百姓的认同感,认同感首先是思想上的引领,再一个是平衡社会的风气,公共政策涉及到不同的利益,不同的利益集团会在这里面博弈,智库以一个客观、中立的立场,为利益最大化来提出它的方案,它是有利于平衡分歧的。最后是选贤聚才,就是人才的培养。西方有一些叫“旋转门”,在美国体现特别清楚,奥巴马一当总统,美国的一个最著名的智库叫布鲁金斯学会,二十几个人到美国,到奥巴马执政团队里去了。当然两党是轮换的,一旦这个党或者政府换届的时候,很多政府的这些要员,像在前面的财政部长,他离开政府的时候第一站就到智库里面去,所以,他还有一个人才的蓄水池的作用。对我们来说,我们过去比较强调多的是咨政、辅政,就是政策咨询,其他方面是强调的或者说发展的是有不足的。近些年,我们慢慢地也在探索,比如说现在我们已经比较明确的,除了政策咨询以外,发展中心这样的智库,还有两个新的职能,一个新的职能就是政策的评估,特别是这次中国的改革任务,国务院也不断地出台政策,给我们提供了对政策进行研究和评估的职能,实际上这和以前单纯地研究政策、提出建议,和你对现有的政策评估,你在政策制定过程中参与程度是不一样的

[主持人]:更全面体现发展。

[隆国强]:政策制定和实施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了。所以我们说我们更深地参与到了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过程中间。

[隆国强]:第三个就是政策的解读。就是我们智库有责任把国家的政策信息准确地告诉社会公众,让社会公众理解国家政策,比如说今天我们到这儿来解读这个《意见》,其实就是一个政策解读,让大家了解中央为什么要制定这么一个政策,制定这个政策的背景是什么,意义何在?内容是什么?其实我们有大量的公共政策,这些公共政策要想得到有效的实施,公众的理解和支持是非常重要的,智库就是担负着这么一个责任,要告诉公众这个政策到底什么含义,为什么要出台这个政策,政策解读也是一个新的重要的职能。我觉得后两项职能实际上是我们传统的中国智库职能的一个拓展。我们讲新,我觉得是新职能是第二个新。

[隆国强]:第三,新的方式。所谓的新的方式是什么呢?就是以前我们智库研究的时候,它往往是各自独立来运作,智库之间的合作交流确实是很不够的。现在我们面临这么复杂的问题,各个智库之间彼此都有专长,所以我觉得一个很重要的,这个《意见》的提出来,比如中国特色智库体系,也就是说,是由不同层级的、各有专业特点的智库共同组成的中国特色新型智库这个体系。要研究这么多复杂的问题,我们的运作方式就需要有所改变,也就是智库之间要形成一个良性的合作、协调的工作方式。以前我们观察到,中国的智库什么问题?直接的结果我们看到的不足就是大家做研究的时候选题高度重合,然后,因为它每一个智库的资源有限,做出来的结果深度不够、广度不够、质量不够高,所以我们自己说,叫碎片化,叫低水平重复。在新的《意见》指导下,我觉得,我们整个智库的运作方式应该有所创新,就是集中全社会不同智库的力量,大家共同去做好一件事,把它做深、做实,而不是低水平地重复,我觉得这个《意见》是我们下一步要改进的地方。所以这是新的运作方式。

[隆国强]:第四个,要有新的方法。现在我们面临着信息技术快速进展的时候,大家也在思考,智库用传统的方法恐怕是不能够应对现在这个复杂的形势了。我们怎么用好信息化技术,大家在讨论大数据时代来了,大数据给你提供的信息,对你准确地判断趋势、判断形势和以前就不一样了。我们现在智库里面有一个很好的决策咨询研究的知识体系,用好这些新的技术、新的手段,来支撑智库的研究工作,我觉得这是新方法、新手段。

[隆国强]:最后,我觉得还有一个就是新文化,就是智库文化。智库文化是智库的灵魂。我们在这么多年的探索中,慢慢地越来越深刻地认识到,智库要有一个专业主义的文化,要有中立的、客观的文化。我在很多场合也专门讲过智库文化,我们的理解。因为我刚才讲的,我们很多智库在未来也会这样,就是官方智库。在官方智库里面有它的优势,但是,我觉得最重要的就是要在官方智库里面克服官本位的倾向,要大量地去倡导专业主义的精神。官本位是在中国传统文化里面非常浓厚的一种文化,在智库里面,它也存在。特别是在官方智库里面。我们就想通过体制机制的创新,去官本位化,倡导专业主义的精神。它是智库,不是一个官僚机构。所以,我认为,这个“”我理解就是刚才我说的五个方面,都是我们中国特色新型智库“”所在,要去探索。

[主持人]:我们了解了这么多“”,职能、体制、方式方法,还有文化上面的这么多创新,我们常说创新往往带来机会也是伴随着挑战的。在这么多创新点当中,您觉得最大的挑战是什么?

[隆国强]:我个人认为还是体制机制的难度最大。

[主持人]:是一个顶层设计。

[隆国强]:这是纲举目张那个纲,在所有的“”里面,改革创新的基础是体制机制的创新。体制机制的创新难在哪呢?第一个,这个制度的创新要适合智库运作的规律。我们对智库运作的规律理解我觉得还是需要加深的。制度的设计上,你必须要讲科学性。这是第一个挑战,你要解决的问题。不是说,国外智库怎么办,你抄过来。因为你还有其他很多约束因素,每个国家的国情不一样,制度基础不一样,大的体制不一样。所以,第二个就是你把适合一个智库运作规律的和中国具体的基本国情要结合起来,这就是一个制度的创新,而不是制度的模仿。所以我觉得这是第二个难。第三个难就是当我们把这些制度设计好的时候,我们要去实施的时候,你会发现还是有各种各样的掣肘,要有相关各个部门、公众、个人的理解和支持,这也是要做很多工作的,就像很多改革方案设计的很好,但是推行的时候还是很大的难度。

[主持人]:刚才您提到了智库运作的规律,怎么样能够更好、更准,把握好这个智库运作的规律,这个规律的中心点在哪里?

[隆国强]:我觉得是一个定位,它是研究公共政策,在不同的领域,公共政策的运作规律要掌握。首先要解决人的问题,就是专业人士通过专业的方式来进行专业的研究。我们说智库是一个科研机构,但是它是研究公共政策的研究机构,和自然科学不一样,和一般的社会科学运作理论化研究也有区别,它是利用了社会科学和一部分的自然科学的理论和手段来研究公共政策,它不能做实验室,它可以把很多假定分为没有,我们来做模拟、做试验,这很难的,因为公共政策相互影响特别多,特别复杂。所以你要把握它的规律性,你就要从你的研究对象,它的特性,机构运作的特性,以及在中国人特有国情下,我们怎么能够让高端的有风险精神的人汇聚到这样的智库,因为他做公共政策研究,还要有这种奉献精神,要有这种责任感的人,而且来了以后最重要要有体制机制激励他,让他充分发挥他的聪明才智,人尽其才,这一套体制经过设计,要考虑很多方面。

[主持人]:听起来还真是挺不容易这是一大盘棋,涉及方方面面,是一个多角度的观察点,一个学科的体现。刚才您也提到了,智库的发展水平现在已经成为国家软实力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加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的建设,对于我们提高软实力具体会有哪些体现呢?

[隆国强]:首先我们要理解软实力是什么。哈佛大学的教授约瑟夫·奈,他最早提出了软实力的概念,软实力是讲的一个国家相对它的硬实力,硬实力是什么?经济实力、国土、人口、军事力量,这些是硬实力,软实力是一个国家的价值观,你的文化、制度、发展模式、外交政策、国家形象等等。我们要理解了软实力你就会发现,一方面,智库是为这些软实力的发展起到一个支撑作用的。在刚刚我说的所有的层面上,智库都可以作出它的贡献,这是它的第一个重要的意义,就是智库是软实力的建设者。

[隆国强]:第二个,智库通过对硬实力的贡献来支撑软实力。比如说,今天全世界很多国家都在关注中国的发展模式,这就是我们软实力。但中国的发展模式从何而来?是通过中国30多年快速发展这个硬实力的壮大,才让人家认识到你的发展模式的有效性。我们很多智库,你看它不是研究软实力,它是研究经济社会发展的,它为经济社会的发展出谋划策。正是因为他们为硬实力的建设做了贡献,从而支撑了软实力的吸引力。所以,它又是间接地通过支持为硬实力发展做贡献来支撑软实力。

[隆国强]:第三个很重要的就是智库是在全球传播我们软实力的一个非常独特的渠道。因为全世界现在大部分国家都有智库。智库和媒体还不太一样,媒体是传播的一个很重要的渠道,毫无疑问,媒体在一个国家,塑造它的国家形象,传播软实力方面有它的主渠道的作用。但是智库很独特,它是通过各种智库之间以及所谓的这是一个精英层的交流,思想上的碰撞,来传播软实力,而且更深度地传播。比如说媒体传播的时候,是要让公众浅显易懂,智库之间的软实力的交融的时候,是很深的研究的,它会很深层次的要让对方真正地理解中国模式到底是什么,为什么它会有效。这些就会起到一个独特的作用,就是它不是说我知道中国人民日报、人民网和我们说是怎么回事,社会公众说,我理解到这个层次就够了。但是真正对你中国模式的认同是什么?它是从深层次地看到你的长处,它才是长时间地持续地能够说中国模式确实有独特的魅力。所以,智库又是软实力传播的非常独特的渠道。

[主持人]:所以您要在我们这个平台上传播软实力。就是两个结合起来了。真的是需要这样,有一方面是外在一种声音的传递,还有内涵性的思想上的更深层次的传递。

[主持人]:刚才您跟我们介绍了对于提高软实力的其他方面,可能不是我们眼睛很直观就可以感受地具体的做法,但是实际上在深层次起了更深的作用。刚才给我们也介绍了目前我国的智库发展的大概一些情况,能不能再给我们细致地介绍一下目前伴随着30多年来的发展,您自己的观察和感受,中国的智库呈现出来是一种怎样的状态?

[隆国强]:这么多年来,中国的智库在改革开放发展的过程中,是做了很大贡献的。这是要充分肯定的。第二,这些年从中央到地方各级政府,对智库的重视程度是不断在提升的。习总书记的批示体现了新一届领导人前所未有地高度重视。第三,我们还必须要看到的是,与我们发展的需要相比,与我们两个百年梦想的要求相比,以及我们和国际最好的、最顶尖的智库相比,中国智库的发展还是有明显差距的,有不足的。这个《意见》的出台恰恰就是要解决这个问题。就是通过打造中国特色新型智库,来满足决策对这种科学性、系统性的要求,能够真正智库提供高质量、高水平的咨询意见,这是克服我们存在的一些不足。这些不足表面上看,我刚才已经列举了一些,比如说数量很多,成果的数量很多,但是,水平不高,低水平的重复、碎片化的研究,有的是人云亦云,有的可能是在诠释他的顶头上司的一些意思,有的就在通过各种各样的方式,比如文稿或者什么其他的方式,真正深入、系统地研究和提出行之有效的、管用的政策建议,在这方面是有欠缺的。在国际影响力方面,我们和国际同行也还是有差距的。这些都是结果,我们更重要的是要看到它背后,为什么会造成这样的结果。是它的体制机制存在的问题,是它的人力资源存在的问题,它的研究方式存在的问题,运作方式存在的问题等等,刚才我说的那五个新,其实是下一步我们从这几个侧面来通过体制机制的创新,一直到新的运作方式、新的方法的采用、新的职能的拓展到新的文化的构建,来实现中央提出的这个目标的。

[主持人]:虽然我们这次要建设中国特色的新型智库,但是国外的经济发展这样看来有没有他们的一些先进经验是我们可以用来借鉴的、参考的?

[隆国强]:我觉得还是有的。智库在不同的国家,发挥的作用是不一样的。有些国家对智库的意见是很重视。比如在西方世界,智库也是应运而生的。最早的智库在美国、英国上世纪一二十年代就开始了,就是面临着工业化结束以后很多社会问题涌现出来了。它有很多好的运作方式。比如再看韩国,韩国在朴正熙做总统的时候,1971年建了第一个叫韩国开发研究院,英文缩写叫KDI,中国很多智库都到KDI学习过,后来韩国有很多官办的智库。当时韩国面临经济起飞的艰巨任务,怎么能够找到一条好的发展道路,它当时的韩国政府就花了大价钱把他们在美国工作的韩裔的专家请回来,高薪请回来,据他们讲,我没有核实,据韩国人讲,当时他们请回来的这些人的工资水平是他们当时公务员的几十倍,因为美国和韩国差距非常大。这些人来为国家的发展出谋划策,确实是做了很多的贡献。所以,我们看不同的国家,这些智库无论从它的职能、定位、吸引高端人才为国家服务,其实有很多好的经验可以借鉴的。当然到底成果的传播、国家软实力在国际社会的扩散同样有很多好的东西是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的。

[主持人]:刚才您提到了很多官办智库,实际上还存在着像高校智库、民间智库,智库的建设方向我们又该如何统筹他们,能够让这个价值最大化?像您说的消除这种碎片化的传播。

[隆国强]:我们的智库,无论是官办的还是准官办的,还是纯民间的,这些智库各有优势,官办的智库有它的优势,比如离决策者比较近,第二个,经费上各方面保障程度比较高,相对来说,对那些不愿意冒风险的人,可能吸引力就会比较强,规模有时候也比较大。高校的智库有它的优势,比如说,它有很强的学科的理论支持。我们说智库研究,是着眼于解决问题,是一种应用性的,但是智库研究为什么要专业人士来做,就是因为智库的研究不是拍脑瓜,是要有各个学科、相关学科的理论支持,科学的方式方法。所以,在高校智库相对我们这样的智库,它的优势在哪?它有很多很好的理论支持,而且有很多的研究生、博士生,可以给它做一些人力资源方面的支持。不同的智库各有优势。

[主持人]:在不同层面有着它自己独特的特点。

[隆国强]:有它的制度优势,有它的机构的优势,也有专业方面的优势,各有各的优势。所以,这次中央提出来打造中国特色新型智库这个体系,我觉得就是着眼于不同的智库,彼此能够既相互竞争,竞争是好事情,这样才能出新思想。同时又相互合作,统筹协调。

[主持人]:这挺矛盾的。

[隆国强]:不矛盾。

[主持人]:具体落实的时候有一个什么样的体制能达成这样一种效果?

[隆国强]:比如你看企业就会发现,很多企业又是竞争对手同时又是合作者。比如同样做家电的企业,市场上肯定互相打,但是,他们会为了开发一个新技术搞一个产业联盟,他们互相去推动政府出台技术标准,它又可以合作。公共智库就是说,我们说我们的竞争是思想的竞争,是成果的竞争,是思想的交融,这个竞争本身就是互相启迪的过程。同时我们在具体问题研究上,比如发展中心会牵头组织很多的智库,大家一起来研究一个重大的问题,发挥各自的专长,这一点都不矛盾。所以我说中国的智库体系里面,如果只讲合作,不讲竞争是不够的,但是只看到竞争,忽略了合作问题更不够。它是一个互相竞争、互相协调、互相合作,这样形成一个有活力的智库体系。

[主持人]:所以这样有竞争、有合作,恰恰是一个最好方式的体现。目前我们从这一阶段往后都会照着这样一个方向和目标去努力的。

[主持人]:当前我们这个社会的思想呈现多元化的特点,尤其是各种意见交锋、观点激烈,一些国外研究机构、学者也企图传播西方的价值观,对我们这个主流思想造成了干扰。对于这样的一个现象,我们又该如何去应对它?

[隆国强]:其实我们也看到,在近几百年和以前的人类社会,其实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三百年以前,各种文明是独立发展的,大家都能说起来几大文明,觉得都很辉煌,但是,彼此之间的影响借鉴是非常有限的。我曾经看过一个电视的片子介绍,两千多年前,古希腊就发明了四轮车,中国什么时候才有四轮车?中国长期有独轮车,有两轮车,有三轮车,没有四轮车,为什么?就是四轮车要有一个特定的转向的机构,你没发明那个东西,车是转不了方向的。如果我们设想,两千多年前,假如张骞到西域,再往西跑一点,到了古希腊,发现人家四轮车怎么搞的,可能我们中国几千年就有了四轮车,但是到近代我们才学会造四轮车。这说明什么?文明的相互交融、相互学习,其实是有利于每一个人进步的。近代社会以后,中国社会整个人类进步是加速的,比起我们过去的一百年创造的财富,可能整个人类历史上累积起来都没有这么多,所以人类在加速进步。为什么?就是不同的文明、不同的国家互相学习、互相借鉴,中国人,我们用我们的聪明才智为人类社会作出了很多贡献,古时候有四大发明,现在我们也在做中国模式的创新,在探索。这些也是可以给很多国家,特别是后来的发展中国家,去借鉴、去模仿的,但不能全盘去照抄。现在中国的很多东西从何而来?也是通过这一百多年来我们国家开放了,从不同的文明学习借鉴过来的。

[隆国强]:在现在这么一个信息化的时代,更是思想加速传播的过程。在这个时候,我们整个社会,当然包括我们智库,其实要用一个全球的视野,开放的胸怀,来认真地去研究不同文化、不同文明,它的各自的优势,它需要的条件,在竞争、合作中去借鉴,弃其糟粕,取其精华,不断提高我们国家的软实力。我们要有自信,我们讲三个自信,对中国的文化要有自信,对中国选择的道路要有自信。西方会有一些人想传播一些它的理念。在有这个自信的前提下,我们不是简单说你别来,这个挡不住他们,信息怎么可能挡得住呢?最重要的是把我们自己的事情做好,把我们的软实力,把我们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把我们的中国发展的模式、我们的制度做到最好,我们的软实力是万国来朝拜,人家来学习你、模仿你。你说我想关起门来,你不要来了,这怎么可能呢?这不是信息化时代可能,而且不利于我们进步的。在这个过程中,我相信智库应该发挥它自己独到的作用的,它是通过专业化的研究,去学习借鉴一些别人好的东西,为我们所用,来提高我们硬实力和软实力的提升。同时我们可以向国际社会传播我们的软实力,传播了发展理念,我们的价值观,我们的政治制度,加强这种沟通。中国的和平发展,百年梦想,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一定是建立在中国和世界其他国家和谐相处、相互理解,特别是别人对中国发展模式的这种高度认同的基础上的。没有这个东西,我们很难说是一个伟大复兴。[10:51]

[主持人]:我觉得您说得特别好,尤其是您刚才说面对这样一个国际化大舞台的时候我们要有这样一个胸怀,要有这样一个视野。当我们有了这样一个胸怀和视野来借鉴别人的方法和论点的时候,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但是这个平衡点又如何去把控。就像我们常说读书是一件好事,如何去读书,如何去选择,这也是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我想在这方面是不是智库在做很大程度上的支持?

[隆国强]:我觉得智库可以发挥它独特的作用。因为我们的智库有各种各样的智库,发展中心是研究经济社会发展问题的。我们去学习其他国家在这个阶段发展的一些好的经验,具体的我们会有很多东西,比如说农业现代化怎么搞,工业升级怎么办,产业结构调整怎么办,创新怎么搞,人家有很多好经验,不用我们说仅仅关起门来自己憋,把人家经验先吃透,然后结合中国的国情我们就有创新,找到新的思路。

[主持人]:找到这些经验的本质,结合我们的现状去来找到它。

[隆国强]:还有其他的智库,比如专门有研究意识形态的智库,研究政党文化的智库,这些也是同样去研究其他国家的,有西方的,有东方的,有发达的,有欠发达国家,都有不同的经验。刚才还有讲的,取其精华为我所用。当你真正找到自己正确的路的时候,你就会发现,你对那些你不喜欢的那些所谓意识形态也好,价值观也好,你就有很强抵抗力了。

[主持人]:关键首先要了解自己,认清方向,这个时候才不怕干扰了。

[隆国强]:一句话,把自己的事做好,把自己发展好,你最成功,你最有魅力,你的价值观就最有市场。[10:54]

[主持人]:你最有自信,就不会轻易被别人击跨。隆主任,您来自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对于这样一个机构我们觉得神秘感颇多,能给我们介绍一下平时都做什么?

[隆国强]:你说这些,让社会公众说神秘感是好听,说得直白一点就是不知道你们在干嘛,整天拿着国家的薪水,你们干什么了。

[隆国强]:发展研究中心是在80年代初就已经成立的,成立之初,主要的定位很明确,就是为中国的改革、开放、发展出谋划策。我们的定位是研究什么?研究经济和社会发展中长期性的、战略性的、综合性的、前瞻性的、全局性的大问题。这些年我们发现,在研究这些战略性的长期性大问题的基础上,同时,在经济社会运行中还有很多所谓热点问题、难点问题,我们试图把这两方面结合起来,我们当时说四性,长期性和短期性的问题我们尽量有机结合起来,长期性问题的研究是我们的基础,短期的提出解决方案,这个是我们对经济运行、对决策者及时地提供决策咨询,这是我们基本的任务。刚才我讲了,近些年我们又拓展了,从政策研究的领域拓展到了政策的解读和政策的评估。所以,我们中心,人不多,我们有几百位研究人员,我们的研究成果,实际上大部分是非常开放的。我们有自己的网站,我们有自己的报纸,中国经济时报,我们有自己的出版社,中国发展出版社,我们还有好几份杂志,大家都知道的《管理世界》,作为一个管理类最顶尖的权威杂志,学管理的同志都知道,在《管理世界》发一篇论文,那是对他解决很多问题,包括他评职称等等,博士答辩,包括中国发展观察,有好几个还是不错的刊物。我们大量的研究成果,会通过我们自己的这些载体,我们的官网国研网,报纸、杂志、出版社,我们一年,出版社出一套发展研究中心的研究丛书,去年是一套16本,把我们中一部分成果都向社会公开的。还说我们很神秘,说明我们推广工作确实做得有欠缺。[10:57]

[主持人]:所以常来我们这儿讲一讲、说一说。

[隆国强]:如果你是有心人,从我们官网我们国研网、报纸、杂志、出版社,发展中心大部分研究工作,除了很少量的涉及国家秘密的东西我们不能公开的,大量我们能公开的都会向社会公开。而且我们也非常重视作为国家软实力的一部分,我们要对国际社会去交流。所以我们有很多,像中国发展高层论坛这样的平台,我们和国际社会的同行,我们有很多交流,各种各样的交流,有论坛,有会议,有合作研究,我们还派人到高端的学术机构、智库去做访问学者,国际交流也是开展的如火如荼的,挺热闹。我是觉得其实我们不神秘,我们很开放。

[主持人]:其实也做了很多工作,也向外披露了很多,关键要通过不同的方式和形式,比如来我们这儿,来进行解读,也是很好地和受众去接触的一个环节。

[主持人]:刚才也提到了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是属于比较高端的政府智囊,在建设智库方面,我们有没有什么做得好的一些经验可以拿出来分享的。

[隆国强]:不敢说经验,但是我们确实还是有些体会,在工作中我们感觉到,要做一个好的智库还是有一些感悟的。我觉得,第一,智库要想做好,首先是一个问题导向。因为我们很多学术机构不一样,学术机构是研究一些理论体系,智库就是研究公共政策,他们研究现实问题的,所以,智库的出发点也好,落脚点也好,就是解决影响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的问题,问题导向。但是,问题导向大家都这么说,好的智库好在哪,就是说它能找到真正的问题,找到问题的根子的问题,我们说纲举目张的时候,我们得找到这个纲,解决了这个问题,其他的问题解决了。这就是一种能力,这是需要长期积淀。我们是问题导向,但是最重要的是你善于去抓住这个问题的根子,找到大问题,找到根本的问题,然后对这些问题进行深入的研究以后,提出一个好的解决方案。所以,我觉得这是第一个,我们要做好智库要做到的。

[隆国强]:第二,要有高端的人才。智库,直接翻就是思想库,智慧扎堆的地方,体现在哪?体现在高端人才。全世界所有的好智库一定是汇聚了一大批有影响力的,在他的专业领域有着很好的造诣的这些专家。这些好人还有一个就是,他和一般的学术不一样在哪呢?他要求对社会有一种责任感,对公共政策的研究是做奉献的,不是说我当发明家,我最后有专利可以有很多钱。做公共政策是没有的,公共政策的这些思想成果全是免费的给社会公共的,给政府的,所以他还要有一种奉献精神,有一种责任感,有奉献精神,有责任感,同时有很强的专业理论、造诣,有经验,这种领军人物,人才是根本。当然对于一个好的智库来说,怎么能够一方面吸引高端的人才,另外一方面是培养自己的人才。更重要的是你得有一套体制机制,让这些你培养的也好,吸引来的,能发挥作用,人尽其才。我们不能说你是获诺奖的人,我把你请来了,请来了你一天到晚睡觉,你不做贡献,说明我们的管理、我们的体制机制就有问题。所以,我们一定说,要有好的吸引人才、培养人才和激励人才的一套机制。把高端人才吸引来,把中端人才培养成高端人才,最重要的是要激励他充分发挥他的聪明才智,这是第二个很重要的。

[隆国强]:第三,我们发展中心这个运作叫做团队精神、团队合作的方式。其实西方很多智库是个人主义的,一个人自己干。西方也有的智库,比如兰德公司是很注重团队的,我们在一些高校里面,每一个教授都是个独立的团队,发展中心,我们按照专业领域分不同的研究部、研究所,但是我们真正碰到大问题的时候,我们是跨部门、跨所来组织研究团队。所以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其实是多学科交流碰撞,而且在这个过程中,我感觉团队的研究,对于人才的成长极其重要。大家一说起人才,好象就说要受好多训练,要有博士的训练等等,这是很基础的东西。真正的人才是在干中学,在工作中不断提升的。对研究人员来说,通过你参与这些团队的研究,相互学习、相互借鉴。所以我们会看到,比如我们曾经的20年前,比如说我们的一个研究团队,在很顶尖的我们的专家带领下,不仅解决了当时的问题,提出了非常有影响的解决方案,过十年二十年这个团队的人都纷纷成长为相关领域的领军人才了。所以我们一直认为,我们通过这种团队的合作,既解决问题,多学科、综合地解决问题,提出解决方案,保证我们当期的研究质量高水平地出成果,我觉得更重要的还是在这个过程中还出人才。所以,团队合作是一个出成果和出人才并重的一种方式。

[隆国强]:第四,所有的智库首先是一个机构。它的内部的建设,我们李伟主任说三化,叫程序化、规范化、制度化。这个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机构能不能有效、高效地运作,三化建设是个基础。所以,三化对于一个好的智库也是非常关键的。

[隆国强]:第五,智库文化。智库文化是一个智库的灵魂。我们经常会说,这个机构风气比较好,那个智库好象风气不太好,其实讲的是什么?我觉得就是文化。就是你摸不着,但是你能感受到的一种文化。这个文化,我们现在讲智库,通常要讲它的客观性,研究问题要实事求是,不为上、不为书。第二个要讲它的中立性,有人讲独立性,而且现在有误解,独立,好象要和政府做切割。我觉得这是一个误解。无论我们讲中立性,还是讲独立性,其实是讲的什么?讲的要和特定的利益集团切割。因为我们是研究公共政策的,政府是代表社会公众在执政,它和智库从根上就是一码事。所以,智库讲独立性也好,中立性,不是要和政府切割,是要和特定的利益集团切割,所以要讲中立性,这样才能真正站在一个中立的客观的立场上,去研究公共政策。第三个,讲专业性。要有一个专业主义的精神。因为它是科学问题,决策是科学问题,不是凭感觉,不是凭立场来说话的。一个好的智库必须要有专业主义精神,我们要鼓励每一个专业人士在他的领域做科学的研究。最后一个是建设性。我刚才讲的问题导向,知识分子天生就是来批评社会的,这是知识分子的天职,社会的钟表,它发现社会有什么不完善的地方。但是智库和一般的知识分子有点区别,就是很多知识分子发现了问题以后就写文章,他就批评不良的现象,是会推动社会进步的。谁来解决这些问题?智库的这些知识分子,也发现问题,问题导向嘛,但是,他要始于问题、终于建设。落脚在提出解决方案来。你不能说光批评完了,骂完了,我就回家睡觉了,那不行,你发现问题,发现问题的根在哪,最重要的是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这就是智库的特性。

[隆国强]:我觉得这四性是我们智库文化一个基本的东西。在这个基础上,发展中心这么多年我们也在提炼,后来大家总结出八个字可以代表我们的价值观,我们叫为实、求真、守正、求新。实际上这里面就体现了刚才我说的对智库的要求。

[主持人]:说到底如何更好地激发人才的思想的活跃度。面对新常态,纷繁复杂的状态下面,我们要想知道怎么走、怎么办,首要要解决怎么看、如何看这样的一个问题。

[主持人]:今天非常感谢隆主任给我们带来的分享。今天节目就是这样的,感谢您的收看,再见!

省社科院组织老干部开展重阳节活动
                 省社科院组织老干社科院
学懂弄通 内化于心——省社科院组织开展党员、党务干部应知应会知识测试
根据省直工委《关于开展省直机关党员和党务干部应知应社科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