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灾现场锤炼“四力”

09.09.2019  08:11

  青海新闻网·青海新闻客户端讯 今年春节前后,我省玉树藏族自治州持续降雪,各市县出现不同程度雪灾,尤其是共玉高速巴颜喀拉山路段,积雪厚度达10米之高。然而,如此厚的积雪,却对灾区“生命线”没有造成影响,饲草料源源不断抵达灾区,原因是背后有一群人在默默奉献。 2 月20日,记者随采访组一行从西宁出发,前往玉树雪灾现场第一线。下午4时多,我们到达了巴颜喀拉山下查拉坪路段,可以说从事媒体工作的几年间,从未遇到过如此恶劣的天气状况。

  乌云遮住了天空,狂风夹带着雪花肆虐,道路上的能见度不足2米,所有来往车辆缓慢挪动,朦胧的雪雾中,我们隐约看到了闪烁的指示灯和身穿橘黄色的养路工人,车辆上安装的警报声一直响着,提醒着过往司机减速慢行。

  我们此行的采访就从这里开始……一

  下车,我就看到了指挥交通的昝仁增,棉帽上的一层雪已经变成了硬邦邦的冰,嘴角的胡子上结上了冰碴,脸色冻得发青发紫,说话时明显感觉到声音在颤抖。

  昝仁增是青海省黄河沿公路段黄河工区区长,采访昝仁增过程中,我也体会到护路工人的不易,狂风雪花中,眼睛都睁不开,脸上传来火辣辣的疼痛感,手冻得已经拿不住采访本,更不用说记录,笔头上的油墨被冻住了,每记录一句话后,都要将笔头含在口中,用口中的热气融化冻住的笔墨。

  虽然是短暂的半个小时采访,但是获取到的内容无比丰富,体会到的感受无比深刻,只有真正到达现场,真实感受采访对象身处的工作生活环境,才能写出接地气的新闻稿件。

  采访中,昝仁增告诉我,从春节前发生雪灾开始,他和同事们就一直坚守在岗位上,每天早上7点多钟就要出门,每天回去已经是晚上12点多钟了,大年三十的晚上,只是和同事们简单吃了一顿饺子。 “大年初一的中午,我们接到求救电话,有一辆饲料运输车被困查拉坪,我们紧急出动,到达现场后清理积雪,用拖车拉出被困车辆,一直到凌晨6点多才回到宿舍,睡了一个多小时后,又出发去巡护路段,清理积雪。”昝仁增讲述这个春节难忘的经历,而这样难忘的经历对于昝仁增和他的同事来说,每天都会遇到。

  黄河沿公路段肩负着国道214线216公里、共玉高速玛多至清水河段228公里的公路养护任务,所管养路段均处在4500多米的高海拔地区,是全省海拔最高的公路段,且多为无人区路段。

  然而,这段路却是玉树抗雪救灾的“大动脉”,昝仁增和同事们都很清楚,如果不能保障这段公路的通畅,草畜不能见面,一切都是白搭,我当天采访时昝仁增和同事已经在岗位上坚守了21天。

  当天,到达称多县已经是晚上10时多了,我和同事们加班加点,采写了名为《风雪中21天的坚守》组图新闻,并配合青海日报客户端同事,制作了微视频,刊发后取得了很好的传播效果。

  因此,在我看来,记者锤炼“四力”,脚力是关键,也是基础,迈不开腿,到不了基层一线,体会不到采访对象身处的环境,采写来的新闻稿件也是缺乏一些真情实感。只有迈开步子,到了基层一线,眼观六路耳听八方,将所见所闻所感所悟,原原本本写出来,那就是一篇最好的新闻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