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应学:笔墨绘就七彩人生
他,在土乡书法界众人皆知……
他,几十年如一日追求书法意境……
他,用笔墨绘就七彩斑斓的人生……
他,便是土乡书法家雷应学。雷应学,字文轩,怡墨斋,1947年出生于威远镇寺壕子村, 1974年开始投稿后成为第一批西宁市书协会员,1983年加入省书协,1985年担任县书协理事,2004年担任县书协副主席。
一大早,在怡墨斋初见雷应学,就被他风趣幽默、干练利落的性格所吸引,环顾画室,挂满了大大小小的书法作品,这里被一种浓厚的书法艺术文化底蕴所熏陶、所感染,细看他的书作,参差错落,调轻配重,浓淡相间,阳刚阴柔兼而备之,黑白虚实相辅相成。
雷应学自幼酷爱书法,25岁开始涉足书法,四十余载,年年岁岁、朝朝暮暮、矢志不渝。也许热爱就是最好的老师,浓厚的兴趣,就是持久追求的动力,初中毕业后就参加工作的雷应学,因为爱好便一次又一次地去西宁市文化商品店看字画,谈起初涉书法的经历,雷应学感慨颇多。
大约在70年代,1975年,一次偶然的机会,雷应学在西宁看到张德乾先生的书法作品备受震撼,几经接触结下师生之谊,从此在先生的鼓励和指点之下,开始走上了学书法之路。在先生引荐下,认识了许兆璋老师,在他门下研习楷书,先生的楷书以颜柳为主,融汇各家之长,字形端庄秀丽,很耐人寻味,数年后他楷书有所长进,并在省地参加过多次书展深得好评。
有志者立常志。雷应学对书法的热爱不是心血来潮的五分钟,是发自内心深处的一种深沉的挚爱,浅尝辄止不是他的风格。既然热爱、学习书法,他便迷恋恋人般地痴迷,孜孜以求,深入、仔细地研究,临池不辍,对手中的笔墨爱不释手。他将书法创作作为生活的一个组成部分,镶嵌在了自己的生命里。1983年,雷应学在西宁市开设西宁市书法家协会工艺美术服务部时,他专写牌匾,期间结交了省上很多著名书法家,在他们的指点下书艺大进,从传统入手,先学晋人之神韵,后研究唐人之法度,再学宋米芾之尚意,也算形成了自己的风格。近年,又将书画社搬迁到威远镇南街,取名怡墨斋。
人若不苦练,焉能艺精深。潜心挖掘,陶冶提取是雷应学每天都要做的功课,雷应学一生热爱书法,初学柳公权《玄秘塔》,后学二王《圣教序》、《兰亭序》。近期又临米芾诸帖,逐步形成了个人书法特征,即:灵动、雅致,提按、顿挫、疾徐、迅缓,尽显临池摹帖功力,柳颜体相结合,字体骨肉相融,成字灵活、巧妙,有正有欹,轻重结合,展缩有致,动态中求稳妥,变化中求平正。
雷应学悬腕提笔,凝神挥毫,寥寥数笔,一幅“室雅人和”跃然纸上,又一眨眼的功夫,“天道酬勤”四个大字便又展现在我们眼前,在场的几位朋友赞不绝口,连连喝彩。
在书画社里,雷应学舞文弄墨,以文会友,几位好友聚在一起,时常忘记了时间,忘记了一切,潜心研究书法,他们相互交流,相互指导、切磋,雷应学本人也受益良多,对书法的章法、线条,意境有了更深一步的理解,集纳百家之长,终成一家之体,交流中雷应学心中多了几分体会与感悟,对书法创作也充满了期许与愿望……
雷应学志攻书法,锲而不舍,老来志趣弥坚,临池摹帖,天天坚持,雷打不动。他的书法作品曾在省、市、地、县多次展出,频频获奖。 1997年作品在“97庆香港回归书画(摄影)展”中参展;2001年,“全省地税系统书画摄影展”中荣获纪念奖;同年在全国欧阳询书法大赛中获银奖;在内蒙古中青年书法大赛中获金奖,作品曾收入省委宣传部、省文联编撰《风雅三江源》、《中国当代知名书法家墨迹选》等;2012年在“义海杯”青海省安全生产月活动书法作品展中入展;同年,“行草斗方”作品在“全县书法美术摄影展”中荣获二等奖;9月,书法作品参加西宁法幢寺、中国西部书画艺术研究院、青海牡丹文化艺术研究院的佛教文化书画联展,作品由法幢寺永久收藏;2012年作品《韩偓草书屏》被县文化馆收藏;1988年“屈原杯”海内外书画艺术大奖赛。
雷应学四十多年的书法创作年华,在一行行文字里,渐渐铺展开,犹如一曲曲乐章,徐徐展开,缓缓奏起。闲暇之余的他爱好十分广泛,摆弄花草盆景、养鸟、玩石……生活充满了闲趣逸致,他家的小院被打理得井井有条,显得格外清幽、静雅,这为他创作出更多更好的作品创造了良好的环境与心情。
雷应学流畅的文字,漂亮的书法,是书法收藏家亦或是书法爱好者们都喜欢细细品味其作品的原因,他们品的是书法家的手头功夫、心境和韵味。登高山而望旷野,我们期待素有壮心豪情的雷应学绘就七彩人生,舞出更多精彩华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