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不老 岁月无悔——向青春致敬特别报道
青春是人生中必经的旅行,有人刚刚出发,有人正在路上。阳光、叛逆、疯狂、迷茫、苦涩、绽放……无论你拥有什么样的青春滋味。今天,请让我们一起向青春致敬!今天,请让我们一起为青春呐喊!
今天,是我国第96个五四青年节,“五四”传承的青春精神永远鼓舞着一代又一代青年。本报记者走访了生于上个世纪30、40、50、60、70年代的五位市民,邀请他们讲述不一样的青春故事,纪念那永不逝去的美好青春。
也许,从他们的故事中,你能找到青春的影子,你能忆起青春的往事,你能获得青春的力量。今天,不管你是否是青年,我们都有一颗年轻的心,我们都要向青春致敬——
★50年代青春★好男儿就要保家卫国
讲述人:任生发青春誓言:为伟大的祖国、伟大的人民去战斗吧!
我出生于1931年,是西宁市城北区吧浪村人。我的青春是在战场上度过的,那是一个热血沸腾的年代。
1949年,兰州解放后,我加入了中国人民解放军。从兰州出发,我跟随部队前往玉门,参加解放玉门战役,之后又奔赴解放新疆的战场。
从新疆回来,还不到20岁的我结婚了。新婚当日,我第一次见到我的新娘。像那个年代的大多数人一样,我们先结婚,后恋爱。但我们连恋爱的时间也没有,一结完婚,我就回到了玉门,保卫玉门油矿。
1950年10月,抗美援朝战争爆发。我在中国人民解放军天水步兵学校学习,还没毕业,连家也没来得及回,我就跳上了开往朝鲜的列车。
在朝鲜,我是火箭炮排排长,上战场前我们都会咬破指头用血写下决心书。那时,部队里都是20岁的年轻人,我们不想家,也不害怕,我们总是相互鼓励,哪怕死也要死在战场上!
1959年,我转业了。从1949年到1959年,整整十年,我把青春献给了祖国,把青春留在了战场上,我不后悔。好男儿,就是要保家卫国!
★60年代青春★英雄是我们心中的偶像
讲述人:李联宏青春誓言:向英雄学习,永远满怀希望地生活!
我出生于上世纪40年代,是从教师岗位上退休的。我的青春在60年代,那个年代物质匮乏,但我们精神饱满。
1960年,我在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上初中。那时生活条件差,经常吃不饱,放学后还要帮家里挑水、干活,周末还要去背煤补贴家用。尽管饿,但我们的精神状态很好,对明天满怀希望。
上高中后,生活慢慢好起来了,一切越来越有希望了。那时候,我们喜欢读英雄故事,我们崇拜英雄:雷锋、刘文俊、黄继光、董存瑞就是我们心中的偶像,他们激励着我们前进。不管是学习还是生活,我们无时无刻不在向英雄学习,我们互相比拼。每天,我们握着铁锹出门,哪里有活就去帮忙干,哪里有人遇到困难就去帮助,无论干什么,我们总是抢着冲在最前面。我经常在大街上遇到同学,我们总是这样打招呼:“你也是出来做好事呀!”我记得1965年,河里发大水,一听说有人被困在水里,我们一群男生拿上绳子就往河边跑。甚至有同学为了抢救国家物资掉入水中,被冲了一公里远,爬上岸后,继续抢救。
现在想起来,那时的青春是火热的,是充满希望的。如今,我虽然老了,但生活仍充满了希望——小房子即将换成高层大房。唯一的遗憾是,不让老人学车。我想学开车,载着老伴儿浪去。
★70年代青春★寂寞孤独与青春相伴
讲述人:杜希政青春誓言:为了祖国的矿产事业,我把青春献给青海!
1975年,我摇晃着瘦小身体离开生活了十六个春秋的故乡——甘肃,踏上西行的列车,成为一名光荣的地质勘探队员。一晃四十年过去了。这期间,我们长期跋涉在荒无人烟的大漠戈壁和雪山草原上,用双脚不厌其烦地丈量着青海大地。为了祖国的矿产事业,我们把青春奉献给了青海的山山水水,甚至有同事献出了年轻的生命,但我们无怨无悔。
青海给人的感觉总是特别冷,很多时候都在下雪,我还记得第一次出野外时的紧张和兴奋。1976年,我们在锡铁山峡谷找矿。每天,我背着经纬仪、扛着塔尺站在峡谷两侧的最高峰上测量,山下是茫茫的戈壁盐碱滩,山上除了石头还是石头,太阳悬挂在头顶上,晒得人晕头转向,身上爬满了蚊子。远处戈壁滩上的海市蜃楼一会儿是大海上的舰船,一会儿是城市里的高楼大厦,一会儿又是高山密林。下山回到帐篷后,经常累得连饭也不想吃,就躺下睡觉,常听见有人在被窝里偷偷哭泣。
那时候的生活,就是这样日复一日,单调、寂寞和孤独时刻伴随着我们,让我们觉得,我们就是一群被都市遗忘的人。唯一的娱乐,是晚饭后所有人挤在帐篷里围着一台半导体收音机收听新闻和电影,或者唱《勘探队员之歌》,就是这首歌支撑着我们走过了无数个风风雨雨。
★80年代青春★年轻要敢拼敢闯
讲述人:马徳明青春誓言:不要轻易放弃任何一个成功的机会!
我是60后,出生在循化撒拉族自治县街子镇古吉来村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小时候,家中兄弟姐妹多,上完小学一年级,为多挣几个工分和口粮,我退学当起了小社员。
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胜利召开,我暗自发誓,一定要走出大山闯一闯,不干出点名堂,绝不回来。在我三番五次请求下,我哥哥终于答应带我去牧区挖虫草。1985年,我看到牧民帐房里积攒了很多羊毛皮张,收购和贩运羊毛皮张的潜力巨大,便立马和生意伙伴联手雇了一辆解放牌汽车,做起了收购羊毛和贩运皮张的生意。
在广袤的牧区收购羊毛、皮张,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我时常懊悔,为何当初没多学点知识。有时,为了收购十来斤羊毛,我们要从牧民村徒步到百十公里远的游牧帐房。为了尽快装满一整车货,我们紧盯着牧民的帐房一处一处地寻找货源,钻山沟、跑草原,饿了啃点干粮,渴了吃点冰雪,天黑了就借宿牧民帐篷,雇不上牲畜,就将收购来的羊毛、皮张打成百来斤的大包,肩扛手拽地走上四五十公里。
1989年,我又组建了采金队。后来,我又办起了加油站,开起了公司。
我的经历告诉我,命运是公平的,不要轻易放过任何一个有可能成功的机会,只要脚踏实地走好每一步,就会看到成效,成功属于敢拼搏的人!
★90年代青春★青春在奋斗中闪亮
讲述人:潘海燕青春誓言:一辈子很短暂,不要给人生留下遗憾!
我是一名70后,我愿意与大家分享我的青春,因为这既能帮到别人,也能激励我自己继续奋斗。
小学快毕业的时候,我接触到了绘画,参加了美术培训班。从那时起,我爱上了绘画,它能让我的心静下来。学了几年美术后,我决定报考青海师范大学美术系,但没考上。1994年,我第二次报考,专业课考了全省第四名,遗憾的是文化课没有通过。当时,我很沮丧,觉得很丢人,但又不想增加家里的负担,便毅然决定工作。
工作后,看着身边的同学都在上大学,我时常问自己,我当初的梦想去哪儿了?难道我要这样过一辈子吗?我不甘心。再加上我掌握的知识有限,工作起来有些吃力,担心会对将来的工作和生活造成影响,我告诉自己,不能再这样下去,一定要改变。于是,我决定重新开始学习。我进入了青海广播电视大学学习,学了五年会计专业,拿到了本科文凭,从事财务工作。
工作中,我发现我对企业管理更感兴趣,我又开始学习企业管理方面的知识。我认为,我必须要这么做。一辈子很短暂,我不想给我的人生留下遗憾,我也不想将来被我的孩子看不起,我要为他树立榜样。
到现在,我都认为,我的青春还没有结束,我要抓住青春的尾巴,继续前进。青春就是一个不断学习、不断寻找人生目标的过程。(彭娜 马晓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