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力量】“幕后英雄”李旭杰

03.05.2018  21:16

  青海新闻网讯 (本网记者 陈郁 摄影报道) “最娇生惯养的一代”、“最负不起责任的一代”,这是大多数人眼中的“80后”。而在西宁市公安局城西公安分局刑事侦查大队民警李旭杰身上,记者看到的不仅是“80”后的青春与激情、活力与自信,更看到了人民警察的“忠诚、奉献、拼搏”。

  1989年出生的李旭杰从小就生长在一个军警家庭,在爷爷和父亲的耳濡目染下,李旭杰的警察梦从小便在他心中生根发芽。2012年,中央司法警官学院侦查学毕业的李旭杰顺利通过公务员考试,成为城西公安分局刑警大队合成中队的“幕后英雄”之一。

  然而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真正到了工作岗位,李旭杰才发现好多东西跟自己想得不一样。刚开始工作有诸多不适应,比如频繁的加班、时常凌晨响起的电话铃声,和半睡半醒中让他赶往案发现场或抓捕犯罪嫌疑人的命令……最初的激情,在长期的琐碎和疲惫下摇摇欲坠……

  “那段时间我真的有点坚持不下去了,有一种深深的挫败感。好在我有一个温馨的家庭和温暖团结的集体,他们用不同的方式鼓励我。经过一段时间的自我调节,我渐渐适应了这种负重前行的状态,也理解了工作的意义和价值,并能以一种乐观的心态去开展工作。”回想起那段消极的时光,李旭杰略显尴尬的告诉记者。

  李旭杰开始接受现实,融入现实。并且在这种转变中,他懂得警察并不只是像看着那样威风,其实更多的是默默的付出。

  2013年,西宁发生一起性质恶劣的抢劫杀人案,嫌疑人对醉酒者抢劫未遂后,对其人身攻击,导致醉酒者最终不治身亡。当时时间紧任务重,面对诸多不利因素,破案之路举步维艰。

  李旭杰当时负责整个公安监控的侦查工作,接到任务后,他立即展开工作。监控追踪目标需要细微的观察力,需要在一闪而过的身影中,根据各种特征、信息、全方位地对来往人群进行观察和推断,这种视频接力比想象中更困难、更难以捕捉。当时的李旭杰已经不分白昼,只是凭着身体本能的条件反射进行生活作息,累了就在办公室的沙发上休息一会儿,饿了就吃个泡面将凑着,爬在电脑前整整10天10夜后,最终将这起影响重大的恶性案件成功告破。

  “旭杰当时在侦破那起案件后,我们给他统计过,那几天他共查看监控170多个,有效视频55个,追踪有效时间9个小时,追踪路程长达9公里。到现在,他当时视频追踪的效率还是我们大队最佳的保持者。”李旭杰的副大队长杨文亮告诉记者。

  随着案件的成功侦破,李旭杰也创新出了属于自己的“分布式、跨越式、等待式”视频侦查工作方法,并成功为多起专案行动做出了突出贡献。期间,他搜索犯罪嫌疑人信息1500余条,研判涉案人员94名,形成分析研判报告38份,参与破获刑事案件200余起,协助抓获犯罪嫌疑人260余人。

  因工作成绩突出,李旭杰先后荣获“全国刑侦情报研判能手”、“全省刑侦工作先进个人”、 “全省青年岗位能手”、 “优秀侦查员”等荣誉称号,荣立个人二等功、三等功1次。

  在工作中,李旭杰始终兢兢业业,一丝不苟。有时为了不耽误办案进程,他在单位一呆就是一个礼拜,因为经常熬夜眼圈已经泛黑。常年超负荷的工作,经受着身心的双重考验,他依然无怨无悔,克服重重困难,出色地完成了领导交办的各项任务。

  但铁骨铮铮的汉子也有柔情似水的一面。“我很爱我家庭,但是工作原因我很少陪伴在他们身边,妻子理解我。这么多年,我最大的遗憾就是没有尽到一个做儿子和丈夫的责任。”情到深处,李旭杰的眼睛也湿润了。李旭杰的母亲常年身体不好,结婚两年多来,李旭杰的爱人常奔波于母亲家和单位,而他只能是工作之余回家里陪家人吃个饭。

  “其实家人对我也都很理解,但是碰到紧急案件的时候,真的顾不上给她们打个电话什么的。有一次我在队上忙,有二十多天没回家,回到家后我母亲开玩笑的给我说了一句‘哎呀,我都快不认识你了……’那时候我真的挺愧疚的,但是没办法啊,我是一名人民警察,是人民的警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