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东大门”的五年变迁
青海新闻网讯 满载丰硕收获的“十二五”圆满收官,充满希冀蓝图的“十三五”扬帆起航。
站在转型跨越的新起点蓦然回首,曾经的泥水土路变成水泥路,曾经的干旱山地种出千斤粮,曾经的脏乱村貌焕发新模样……
翻开这五年的数字页码,国民生产总值年均递增18.2%,地方公共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年均递增28.53%,固定资产投资年均递增45.52%,财政民生支出在公共财政预算支出中的占比始终保持在80%以上……
这是过去五年来,在党的惠民政策沐浴下,发生在民和大地的新变化。
(一)
民和是一个农业大县,全县60%以上的耕地是干旱山地,在山区农民曾经的印象里,小麦产量始终徘徊在三四百斤麦亩产,而且这还要遇上好年景。
多年来,民和人绞尽脑汁地想过增产办法,但这给农民的粮仓并没有带来多大的影响。
直到2008年的一场农业耕作技术变革,用一张并不起眼的薄膜,在十年九旱的纯浅山地区种出了千斤产量,写下了民和农业发展史上的神话。
接下来的时间内,全膜玉米的推广可谓神速,到“十二五”末,全县全膜玉米种植面积达40万亩,粮食产量达到21.38万吨,成为全省的粮食生产重点县。
推广全膜玉米不仅丰盈了农民的“粮袋子”,也丰富了农民的“草垛子”。于是,一条农牧联动发展的新路子随之而生,大量的饲草秸秆得到有效的加工利用,转化为牛羊育肥的优质饲草料,催生出农区畜牧业的蓬勃活力。“十二五”末,全县已建成家庭牧场3089户、规模养殖小区(场)180家、适度规模养殖户达到8930户,草食畜饲养量达150.03万头只、生猪饲养量30.01万头,肉、奶、蛋总产量分别达到1.45万吨、2.2万吨、0.21万吨,畜牧业产值达到6.52亿元。
在背好“粮袋子”、端好“肉盘子”的同时,民和人也从来没放松过手中的“菜篮子”。以高原现代农业示范园区为引领,以“黄河彩篮”工程为核心,大力发展林果经济、露天蔬菜、设施蔬菜、设施果品等“菜篮子”工程,到2015年底,全县已建成日光温室达到9831栋、露天蔬菜面积4.2万亩,蔬菜产量达到12.72吨,比“十一五”末增长42.12%,果品面积8.08万亩、产量1.45万吨。
(二)
民和虽然是一个农业大县,但民和人也十分清楚“无工不富、无商不活”的道理。
上世纪八十年代,当改革开放的春风吹进青海时,抢先沐浴改革春风的民和人,已经迫不及待地扬起振兴行工业经济的大帆,短短几年时间,一个让民和人一度为荣的“硅铁走廊”便悄然兴起。
然而,当时那种粗放的生产经营方式,在给民和带来发展骄傲的同时,也付出了落后产能带来的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代价。
2008年,一场关停高污染企业、淘汰落后产能的“风暴”在民和“硅铁走廊”刮起,用淘汰落后产能的一时之痛,唤起新型工业的诞生和崛起。
特别是“十二五”以来的五年,是民和新型工业茁壮成长、转型崛起的五年,一大批重大工业项目落地生根。目前,民和工业园已入驻企业30家,其中投产23家,工业园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35亿元,实现产值210亿元,增加值59亿元。
“硅铁走廊”已经退出人们的视线,但“黑色走廊”留下的伤痛是刻骨铭心的,也始终给民和的人们敲着警钟——决不能以牺牲环境的代价发展高污染、高耗能工业。
因此,民和人在发展新型工业的同时,也更加重视节能降耗和减排工作。目前,园区内的铁合金冶炼企业均已安装低压无功补偿设备、工业循环用水和烟气收集治理系统并正在逐步推行余热发电,特别是文宏磨料企业的烟气收集及净化技改技术集气效率达95%以上,除尘效率达98%以上,被省政府授予2014年优秀技术创新奖。
近年来,该县商贸流通也日趋活跃,全县已建成的389个“万村千乡”农家店覆盖全县80%的行政村,“家电下乡”工程累计销售家电下乡产品6.55万台,全县商贸领域经营户达1.12万家,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累计完成82.85亿元,增长率保持在13%以上。
(三)
来过民和的人们都说,民和变了,变得大气,变得靓丽,变得繁华。
的确如此,这几年,民和的城镇化建设可谓日新月异。鳞次栉比的楼群拔地而起,“三纵六横”的城市路网交错贯通,焕然一新的市容镇貌新颖靓丽……
“十二五”以来,民和县按照“中心集聚、轴线拓展、外围协作、分区组织”的非均衡发展策略,加速城镇化建设进程。
县城建设是城镇化建设的龙头,“十二五”以来,该县本着“老城体现繁荣,新区体现水平”的发展思路,投资5.5亿元完成了一大批旧城改造建设工程,投资3.8亿元完成了一大批新城区基础设施建设工程,同时,办公楼、住宅小区、保障房、商铺房等雨后春笋般兴起,高铁民和南站建成通车,增加了城市人气,盘活了民和这座青海门户边陲城市的繁华。
同时,积极探索城镇建设投资多元化机制,发挥重点城镇和中心集镇的示范和带动作用,着力构筑以川口为中心,古鄯、官亭、马营、满坪、巴州、李二堡、峡门等建制镇为次中心,各集市乡为区域中心的不同规模的城镇体系。2011年以来,全县累计投资约2.8亿元支持集镇改造建设,使集镇基础设施不断完善,承载功能不断增强。
城市庞大的建设是骨架,管理的细节和水平是血肉。民和县在“大手笔”建设的同时,以净化、美化、亮化、绿化和交通畅通为主攻方向,建立城市精细化管理的长效机制,提升城市管理水平,塑造了门户城市的靓丽新形象。
日前,全县城建成区面积达9.23平方公里,建制镇建成区面积达3.6平方公里,城镇化水平达36%,一座青海东部的门户之城从河湟谷地的甘青交界处呼之欲出。
(四)
要金山银山,更要碧水蓝天。“十二五”以来,民和县牢固树立绿色发展的新理念,投入很大精力,推进生态环境治理工程,筑牢生态安全屏障,建设生态宜居美丽新家园。
加大投资力度,加快林业生态建设,“十二五”期间全县林业生态建设投资达2.8亿元,到“十二五”末,全县新增林地面积23.5万亩,全县森林覆盖率达27.8%,县城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26%,绿化覆盖率达到27.4%,青海门户的生态屏障日益显现。
同时,加快落后产能的改造升级,全县共实施工程减排项目12个、结构减排18个,其中煤改气7家,全县化学需氧量削减量达748.27吨、SO2削减量达1943.55吨、氮氧化物削减量570.77吨、氨氮削减量为66.89吨,2015年县城环境空气质量优良率达71%,境内黄河干流官亭断面保持Ⅱ类水质,湟水河整体水质逐步转好。
自2013年9月以来,全面开展大气污染防治专项行动,完成“煤改气”85.5蒸吨,县城地区150多家餐饮服务企业安装了高效油烟净化设施。同时,建成县污水处理厂和湟水河民和国家水质自动监测站,完成湟水流域水15个排污口的封堵拆除和规范化整治和6个排污口的截污纳管治理,县城地区生活污水处理率达85%以上。
县环保部门对环境违法行为保持高压态势,建成县污染源监控中心,与18家重点排污企业联网运行,开通12369环保投诉系统,通过视频监控和污染物在线监测,严防工业“三废”无序排放。
“十二五”期间,该县还在20个乡镇的97个村先后实施了农村环境综合整治项目,在205个村庄实施环境卫生保洁工程,农村人居环境得到明显改善。
(五)
民生连着民心,民心凝聚民力。经济社会的发展,不仅仅一种单纯的财富积累,更重要的是增进人民福祉。
寒冬时节,记者来到古鄯镇山庄村杨德寿家,全封闭式的新屋子、院内停放的新轿车、厨房做饭的煤气灶,让人眼前一亮,如果不是亲眼所见,很难想象到这样的变化竟然发生在一个脑山地区的村子里。
当然,这是该县实施易地搬迁带给贫困山区生活变化的一个缩影。“十二五”以来,民和县在民生方面的变化远不止于这些,教育、医疗卫生、民政救助、社会保障、就业再就业、方便出行、安全饮水、住有所居等方面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据了解,“十二五”期间,该县在民生方面的支出在公共财政预算支出中占到80%以上。仅用于教育的投资达12.33亿元,而这些投资所带来的就是日新月异的校舍校貌、持续改善的办学条件和不断提升的教学水平。
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方面,基层首诊、分级诊疗、双向转诊的就医格局基本形成,日益提高的公共卫生均等化服务、99.2%的新农合参合率,让群众就医不再难。
就业方面,全县五年累计实现劳务收入54.47亿元, 1.14亿元小额担保贷款扶持1119户人员实现创业,数千名就业困难人员和失业人员找到就业岗位,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参保率达95%,离退休人员养老金社会化发放率达100%。
民政救助方面,救助灾民50万人次,实施农村困难群体危房改造1.2万户,建成4所敬老院、88所农村互助幸福院项目。
同时,投资1.4亿元的26项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解决了11.58人的饮水困难,投资3.81亿元的扶贫攻坚项目减少贫困人口7.6万人,投资4亿元的1632公里村道硬化工程方便了16万群众的出行。
过去五年,是民和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五年,是民族团结进步的五年,也是社会和谐发展的五年。站在“十三五”发展的新起点,崭新的蓝图已经绘就,奋进的号角已经吹响,民和各族人民正向着一个新的目标扬帆起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