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美青海”为美丽中国筑牢生态安全屏障 强化措施补短板 坚持不懈抓环保

01.03.2017  17:35

  雄伟的雪山,辽阔的草原,奔腾的江河……广袤的青海高原无处不张扬着如诗如歌的生态文明色彩;

  净水、增绿、护蓝,渐逝的光阴见证着高原儿女正竭力将生活绘成幸福的自然本色。

  过去的一年,于青海,是在克难中攻坚、攻坚中迈进的一年——生态优先理念在扎实的实践中落地生根,生态文明体制日趋完善,环境保护合力日益集聚,发展的绿色底板愈发清晰;

  过去的一年,于青海,是汗水融入江源,奋发进取的一年——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建设有力推进、环保规划和项目设计统筹并进、环境污染综合治理成效显著、家园美化行动持续深入实施……初步实现了生态恢复、区域发展、民生改善的良性互动。

  青海最大的价值在生态、最大的潜力在生态、最大的责任也在生态。基于此,青海省在推进生态文明“五位一体”的战略中,不断书写着精彩的篇章,深刻变革聚集成绵延发展的推动力。

  因为信念所以执著,因为执着所以坚守,因为坚守所以收获。

  关注一

  大力推动“天空地一体化”生态监测网络建设,探索推进大数据支撑的环境管理新模式

  在青海生态环境监测中心内,通过“生态之窗”,监测人员可以看到千里之外的可可西里藏羚羊迁徙的画面。2016年8月,上百只藏羚羊通过青藏铁路五道梁北大桥,由卓乃湖回迁至索加——曲玛河自然保护区,这一难得的画面被青海省生态环境监测中心的“生态之窗”远程视频监测系统及时记录了下来。

  这是青海“生态之窗”远程高清实时视频观测系统实现动态监管三江源的一个缩影。

  青海省环保厅厅长杨汝坤介绍说,目前,青海以三江源、青海湖、祁连山和柴达木盆地等重要生态区域为重点,利用卫星遥感、微波雷达、无人机、高清远程视频监测监控、数字通信传输网络、地理信息系统和生态环境监测数据综合服务平台等手段,初步建立了“天空地一体化”的生态环境监测评估体系。

  在此基础上,为更好地实现对青海省一些具有典型性、代表性的生态系统、自然景观及生物多样性进行实时观测和在线展示,青海省环保厅通过青海环保业务专网、环保云平台和远程高清视频监控技术,在三江源等地区选取了24个观测点位,建立了青海“生态之窗”。

  青海省环境信息中心主任李宏奇介绍说,青海“生态之窗”系统覆盖了玉树藏族自治州、果洛藏族自治州、海北藏族自治州、海南藏族自治州、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格尔木市6个州市。截至目前,已完成玛多县黄河源鄂陵湖-扎陵湖、杂多县澜沧江大峡谷、昆仑山玉珠峰南坡等16个观测点位的建设工作,三江源远程视频生态监测实现常态化。

  杨汝坤厅长介绍说,青海省在摸清生态环境家底方面已经初步取得成效。近年来,以三江源、青海湖、祁连山生态保护与建设工程为基础,青海省不断加快生态环境遥感监测、生态地面监测站网体系、生态综合数据资源中心等基础能力建设。

  据了解,目前,青海省已建成青海省生态环境监管综合平台,集成了环境质量监测、质量控制、信息实时发布及预测预警,污染源在线监测与视频监控,环境应急监测预警及决策指挥系统、三江源生态监测综合服务平台、青海省生态保护红线-遥感数据服务门户等20余个子系统。青海省生态环境数据资源中心正在推进建设,同时已完成青海环保云平台的建设,将数据传输与交换、空间数据管理、减排综合数据库和运维管理四大环保业务支撑平台云化部署,以及将全省重点污染源自动监控、环境空气质量自动监测及预报预警、生态环境监管系统和全省环保系统政府网站群向云平台迁移,完成了环境信息化基础资源从分散管理到集约化模式转变。

  利用“天地一体化”监测体系,青海省在全国率先建成了西宁甘河、东川和北川3个工业园区有毒有害气体预警监测体系,实现了实时在线监控大气中16种有毒有害气体和32种重金属(含类金属)污染因子及自动预警,园区环境风险防范能力显著增强。

  “到2020年,将建立数据汇交、共享、质控管理平台,实现环境影响评价、环境监测、环境应急、总量减排、固废(危废)、核与辐射等环保核心业务的大数据应用、管理、分析及共享能力,进一步完善大数据应用管理机制,形成大数据支撑的环境管理新模式。”杨汝坤介绍说。

  关注二

  坚持以湟水流域为重点,系统推进水污染防治、水生态保护和水环境管理,确保一江清水向东流

  作为青海人民的“母亲河”,湟水河发源于海北藏族自治州海晏县,全长374公里,青海省境内长349公里。全省近60%的人口、52%的耕地和70%以上的工矿企业分布于湟水流域,工业产值占60%以上。湟水流域处于青海省区域协调发展战略中的核心区域,就像一条金色的“腰带”贯穿于东部城市群中,她的滚滚波涛为青海东部城市群建设发展不断注入着新鲜血液,对青海东部地区乃至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带来巨大活力。

  古诗云:“湟水一带绕长川,河上垂柳拂翠烟。”湟水河曾经是清澈的。然而,由于流域人口相对密集,工农业生产布局集中,水资源利用率达60%以上,已严重超过水资源开发利用的安全警戒线。作为沿湟城镇生活污水、工业废水及农村面源污染的唯一受纳水体,氨氮、化学需氧量等主要污染物的排放量远大于河流环境容量,河水污染趋势日益加剧。

  青海全省上下高度关注湟水河污染治理,将污染减排与流域水污染治理有机结合起来。一场湟水河水污染防治工作的持久战和攻坚战在高原打响:

  ——实现全测控。在湟水流域设置了18个监测断面,在区域交界处建设了3个水质自动监测站,基本实现了各县域断面均建有自动站,湟水流域14座污水处理厂全部建成自动在线监控设施。

  ——实现全收集。沿湟各地对河道排污口彻底清查,共查出排污口730个,安排专项资金,西宁市、海东市和海北州加大资金配套力度,整治排污口730个。

  ——实现全处理。自2009年以来,青海省在沿湟流域县城新建了12座污水处理厂,总数已达14座,实现了湟水流域县县都有污水处理厂的目标。

  通过全方位落实污染物“全测控、全收集、全处理”措施,湟水河水环境质量有了明显改善。数据显示,2016年,国控断面小峡桥、出境断面民和桥Ⅳ类水质达标率为83.3%,分别较2010年提高58.50个百分点。

  青海高原的冬天寒风瑟瑟,枯黄的芦苇在风中肆意摇曳,潺潺流水清澈见底,美不胜收——这是青海省乐都县下河湾河滩地的湟水流域人工湿地污水处理技术应用及示范研究项目的实地景象,表面上看是一个景观带,人们可在这里休闲娱乐,其实它的内在远比这丰富。

  该项目总面积为1.4万平方米,主要处理对象为乐都县污水处理厂尾水,采用“复合型潜流人工湿地+表流人工湿地”的生态型人工湿地污水生态处理系统工艺,也就是通过“基质-微生物-水生植物”三位一体的物理、化学和生物三重协同效应,实现对污水的高效净化,使水质达到并优于Ⅳ类水体标准。这个项目是根据青海省高原高寒缺氧气候特点量身打造的。据介绍,此项目于2013年7月正式启用,取得了良好的污水净化效果,为净化污水河水体提供了新模式和新途径,也成功带动了西宁市宁湖人工湿地工程的建设。宁湖人工湿地位于青海省西宁市东出口的湟水河边,这块占地面积135亩的人工湿地建成后,不仅有效降低了污水的污染负荷,提升了水体自净功能,也为西宁市民提供了一大城市人工湿地景观。

  目前,湟水河治理在由单一治理向深度治理与生态修复和景观建设相结合的综合治理转变过程中,悄然蝶变,幻化成一幅时刻在装点城市的靓丽景观图。

  青海省正着力推进湟水河水污染防治由污染源控制向水质保护治理、由主要污染物削减向环境质量改善、由单一污染治理向流域综合治理的全方位转变。将污染治理由工程及治污设施建设向综合系统治理挺进,由干流向支流拓展,探索生物矩阵、生物垫层等技术整装治污模式,选择对干流水质影响较大的教场河、巴州河、引胜沟等重点支流实施水污染治理和水生态修复试点工程;扩大适用技术的推广应用,在重点水质控制单元选择污水处理量较大的祁连、湟源、民和等9处污水处理厂实施尾水人工湿地深度处理工程,进一步减少入河污染负荷。强化污染治理的科技创新,针对流域内氨氮、总磷等影响水体水质的主要污染因子,开展了《黄河干流及湟水流域氮磷源解析》,将流域细化为31个控制单元,对干流所有水质控制断面制定了水体改善或维护方案。推进一河段一策,一支流一策,实现治污理念和策略上的转变;加强流域水系分布与水文特性、自然环境特征、污染源结构特征在空间属性分析的手段应用,在监测网络数据支撑、防控技术需求分析的基础上,启动了湟水流域水环境信息动态管理平台建设,实现流域智能管理。重视科技治污的支撑作用,积极探索农村分散式生活源污染控制技术及设施建设运营新途径,在刚察、民和、祁连县启动了农村生活污水垃圾处理新模式试点,强力推进工业园区废水废渣集中处置设施建设,促进污染防控由点源向集中治理转变。

  数据显示,青海省地表水优良比例达到94.7%,高于国家目标10.5个百分点,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保持优良。

  青海省环保厅污防处处长司文轩介绍说,青海省将以《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为指导,紧紧围绕青海省委省政府提出的:“到2020年,湟水流域出境断面水质稳定达到Ⅳ类并向好发展,力争Ⅲ类水质比例达到50%”的目标要求,以改善水环境质量为核心,采取水陆统筹、水岸同治的治水方略,在治理方法上将更加注重精准性、在治理措施上更加注重系统性、在流域管理上更加注重联动性、在瓶颈问题突破上更加注重科学性、在改善水域功能上更加注重连通性,全面落实“河长制”,为真正还青海人民一条清澈的母亲河做出不懈努力。

  关注三

  夯实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基础,生态文明制度建设和改革不断深化

  曾几何时,“千湖之县”的玛多县湖面萎缩,河水断流,溪流干涸,草原退化严重;贵南黄沙头黄沙蔽日,不断吞噬草原、耕地、公路……面对如此多的复杂问题,三江源生态告急。

  针对三江源地区不同的生态问题,在国家顶层设计下,青海省根据三江源生态保护与建设项目,因地施策,差别化、综合化进行保护治理。

  今天三江源什么样?

  ——水涨了。湖泊满溢,跟离近的两个湖泊可以汇成一个湖;

  ——湿地变大了。云朵飘过下一场雨,涨满了水的湿地再凝成新的湖;

  ——动物随处可见。藏羚羊成群嬉戏,藏野驴撒欢奔跑,雪豹“夜游”城镇……

  中科院发布的评估报告显示,2005年,总投资75亿元的三江源生态保护和建设一期工程实施后的9年中,三江源草地面积净增加123.70平方公里,水体与湿地面积净增加279.85平方公里,荒漠生态系统面积净减少492.61平方公里。

  2015年12月9日,必将是载入三江源史册的一天。这一天,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十九次会议召开,审议通过了《三江源国家公园体制试点方案》。又一场巨大的美丽嬗变全新推开。

  青海省全面启动三江源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工作,这不仅意味着对这一地区实行更严格的保护,更重要的是,在此试点基础上研究形成在全国范围内建立国家公园体制的总体方案,肩负起为全国改变自然资源保护与管理领域“九龙治水”,创出一条路子的改革任务。

  “在三江源选择典型和代表区域开展国家公园体制试点,探索由中央政府直接行使所有权,实现三江源重要自然资源国家所有、全民共享、世代传承,对于促进自然资源的持久保育和永续利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三江源自然生态的系统保护、整体修复,有利于使‘中华水塔’永续传承,确保‘一江清水向东流’。”青海省环境保护厅厅长、《三江源国家公园体制试点方案》主笔、三江源国家公园体制试点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杨汝坤说。

  这是一项创新性体制机制综合改革探索,没有现成的模式可借鉴,没有成熟的经验可照搬,是顶层设计和“摸着石头过河”的结合,探索的艰辛和挑战性不言而喻。

  探索国家公园体制成为青海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的最大改革亮点。三江源国家公园管理局(筹)成立前,省生态文明制度建设办公室(省环境保护厅)作为三江源国家公园体制试点领导小组办公室,抢抓时间高质量编制了三江源国家公园长江源、黄河源、澜沧江源3个园区实施方案,起草了三江源国家公园生态管护公益岗位、社会参与、特许经营等8个相关管理办法初稿,制作了三江源国家公园宣传片,设计并搭建三江源国家公园政务网站,为实现三江源国家公园体制试点良好起步打下了坚实基础。

  三江源国家公园管理局(筹)成立后,按照青海省委安排,办公室与新成立的三江源国家公园管理局进行了工作上的无缝对接,其中办公室绝大部分同志和骨干力量调入国家公园管理局工作。在这期间,办公室研究提出了经青海省委常委会和省政府常务会审议审议通过的青海省生态保护红线划定方案,在10个重点生态功能区县域(包括三江源国家公园4个县)利用遥感方法开展了以实物量为主的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编制试点工作。

  杨汝坤介绍说,国家公园将突出保护和修复生态,探索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模式,创新生态保护管理体制机制,建立资金保障长效机制,有序扩大社会参与。通过国家公园体制试点,为牧民群众设立生态管护公益岗位,开展全民共享的生态体验和环境教育,实行特许经营,走出一条生态保护与精准扶贫相结合的可持续发展共赢之路。在试点基础上,总结保护成效,适时对园区范围进行优化调整,进一步实现对三大源头自然生态系统的完整保护。

  我们有理由相信,未来的三江源国家公园将是青藏高原生态保护修复示范区,三江源共建共享、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先行区,国家重要生态安全屏障的保护典范。

  据了解,青海省环保厅着力顶层设计,在全国率先出台了《生态文明制度建设总体方案》。积极研究推进国家公园体制试点、生态文明建设考核评价、生态保护红线划定等具有牵引性和综合性的改革工作,确定的30项重点改革任务已完成20余项,会同相关部门出台了70多个方案报告和意见办法。同时,制定完成了《青海省生态文明建设目标评价考核办法(试行)》组织编制《青海省生态保护红线划定方案》,完成了43个县(区)的核查,在10个重点生态功能区县域利用遥感方法开展了以实物量为主的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编制试点工作。

  “大美青海”的绿色画卷正在徐徐展开……愿这方“净土”孕育源源不断的绿水和希望,滋润造福万千人民。

  短  讯

  开展环保大督察强化责任

  青海省于2016年开展全省环境保护大督察工作。省委书记王国生,省长王建军就环保督察工作分别作出重要批示。

  青海成立了以省长王建军为组长的省环境保护督察工作领导小组,省委、省政府办公厅印发了《青海省环境保护督察实施方案(试行)》和《2016-2017年度青海省环境保护督察工作方案》。2016年12月20日,省委、省政府召开全省环境保护督察工作启动会,安排部署督察工作。

  会后,4名副省级领导立即带领4个督察组对8个市(州)党委政府及8个省直部门开展了督察。

  按照督察方案要求,督察组通过听取汇报、调阅资料、个别谈话、走访问询、受理举报、现场抽查等方式,对地方党委政府及有关部门进行了督察。期间,先后与地方党委政府和相关省直部门负责人开展个别谈话272人(次),调阅资料2.3万余件,走访问询市(州)直部门80余个,下沉督察县(区、市)40个,现场核查450余处,召开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座谈会11场,受理信访举报46件,共梳理出问题299个。同时,针对自然保护区面积较大、敏感问题较多的实际,近期,省环保厅、省林业厅对祁连山等11自然保护区生态恢复等问题进行了专项督查,完成了遥感监测实地核查工作。

  积极探索创新环境科技适用技术

  为解决农牧区生活垃圾处置“最后一公里”的技术短板,青海省联合环保部华南环科所探索研发适合高寒高海拔地区生活垃圾处置的新技术新设备,并在刚察、玛多、杂多县率先开展试点示范,刚察县处置设施建成试运行,初步监测烟气排放达到国家相关标准要求,为青海省农牧区处理生活垃圾开辟了新途径。同时,探索解决水污染治理技术“瓶颈”问题,在水污染综合治理工程中运用生物矩阵、生物垫层、生物坝、河滨湿地、尾水人工湿地等新技术,为小流域水环境提供成功模式。

  建成工业园区有毒有害气体预警体系

  青海省积极探索和运用光程光谱监测仪器,于西宁甘河、东川和北川3个工业园区建设了8个预警站点,在全国率先实现了实时在线监控工业园区大气中16种有毒有害气体和32种重金属类金属污染因子及自动监测预警,园区环境风险防范能力显著增强。环保部在青海召开的“中荷突发环境事件环境风险和环境影响评估专题研讨会暨示范项目启动会”上,国内外专家就西部地区建成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监控预警体系给予高度评价。

  加大环保违法违规建设项目清理力度

  青海省切实把握好“窗口期”,坚持依法依规和淘汰一批、规范一批、完善一批的思路原则,以全省生态环保大检查为契机,全面开展了环保违法违规建设项目摸底排查和梳理,共清理出1482个项目,其中“未批先建”项目205个。在此基础上,按照依法行政、分级分类分批原则,统一要求、统一标准、统一做法予以整顿。对不符合产业政策或污染严重且治理无望的违规项目,坚持予以淘汰;对未批在建的违规项目,责令停止建设和委托开展环评工作,强化环保措施要求,从严环评审批;对符合产业政策和有关要求的已建成并投产的违规项目,严格履行现状监测评估程序,并对发现的问题要求及时整改,对具有进一步改进潜力的由企业承诺限期改进,对存在较多问题的停产整治并确保项目完全满足现行环境管理要求。整改清理整顿工作共淘汰项目124个,整顿规范项目844个,完善备案项目450个,完成率为95.48%。

  本版撰稿:刘晓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