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现青海之“美”——“青海的存在感在哪里”系列报道之三
庄子有云:天地有大美而不言。
青海雄踞于世界屋脊,是我国面积最大的省,更是名山大川的故乡。亿万年前,喜马拉雅造山运动成就了地球史上最为壮阔的自然景观,冰川、雪山、湖泊、江河、草原、荒漠、河谷共同构成青海高原神奇、壮丽的大美景象。
青海是山的王国,万山之宗昆仑山纵贯全境,唐古拉山、巴颜喀拉山、阿尼玛卿山等大山横空出世、横亘东西。被称作“龙脉之祖”“亚洲脊柱”的巍巍昆仑是神话传说最多的山岳。以昆仑山为载体的昆仑文化,是华夏文明的重要源头,是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祁连山高大的山体发育着诸多冰川,因此,祁连山是黑河、托勒河和大通河“三河之源”的发源地,孕育了河西走廊一个个绿洲城市,并产生了东西方文明交流的通道——丝绸之路。
青海是三江之源,黄河、长江、澜沧江均发源于此。河流孕育生命,也孕育了人类文明。因此,被誉为“中国第一行走记者”的唐荣尧说,“青海是祖国之心,这个‘心’不是从中心位置来说的,而是从‘根’的角度来说的。青海是黄河和长江的发源地,而中华文明则是从这两大河流而逐渐衍生的。”
那么,为什么青海的知名度不高,甚至被人称作最没有存在感的省份呢?
有人说,青海因“过渡”被人忽略。因此,青海给人的感觉是:对于边疆来说,青海像是内地;对于内地来说,青海又像是边疆,青海因此而失去了存在感。
其实,青海也因为“过渡”而多姿多彩。正如《中国国家地理》杂志社执行总编单之蔷曾在《青海的三面孔》一文中说明的那样,青海是青南高原区、西北干旱区和东部季风区中国三大自然区的缩影,在一省之内有三区,这是中国其他省区所不具有的。基于这一认识,青海的文化不同于西藏,也不同于新疆,更不同于甘肃,青海的文化是这三大区文化的交汇和融合。因此,自古以来,青海就是多民族聚居的地方。
从战国到清代,青海地区先后有羌、汉、匈奴、月氏、氐、鲜卑、回纥等二十多个民族生活在这片土地上。如今,青海也是全国少数民族人口占比最高的省,民族区域自治面积和比重最大的省,是名副其实的“民族大省”。
在东经95度至105度间,有数条大江自北向南奔流而下,将青藏高原东部、川西北台地和云贵高原纵切出条条深谷,这一地区被民族学界称为“汉藏民族走廊”。历史学家早已证明,羌族、纳西族、普米族、景颇族、彝族、哈尼族、拉祜族、基诺族、傈僳族,包括现代缅甸人等民族,都是西北古羌人从河湟地区沿着这个走廊南迁形成的。
2002年,云南“景颇寻根考察队”来到青海,确认了景颇先民是从河湟地区迁出的。纳西族、彝族、苗族等少数民族中也流传着祖先来自昆仑山的传说。正如历史学家顾颉刚教授所说的:“中华民族的人文的始祖炎黄首先是羌人的祖先,然后才是华夏族的祖先”,“青、甘、陕、川一带,主要是炎黄部落联盟活动,是华夏民族的发祥地。”
今年全省两会期间,我省提出启动国家公园省建设,展现“国家公园省、大美青海情”的独特魅力。新时代的新青海不再是“天地有大美而不言”,而要极致展现大美青海的风情万种。新时代的大美青海不仅要美在山川,美在和谐,还要美在奋斗,美在富庶。
于是,《山宗水源路之冲——“一带一路”中的青海展》在首都博物馆开展,这是青海乘势而上,主动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的基础和信心;
积极创建全国生态旅游示范区、国家绿色旅游示范基地、自驾车旅游示范省,青海旅游业向现代服务业的龙头产业迈进;
打造青海“电力特区”,为特色优势产业发展奠定基础;
发挥青海冷凉、干燥的气候比较优势和区位优势,发展数字经济,力争建设国家级大数据灾备中心;
以实施“引黄济宁”工程为契机,规划建设湟水生态经济带,把湟水流域建成精彩旖旎的“高原画廊”。
……
剑有双刃,事有两面,青海是需要您用发现的眼光、辩证的视角来看待的。因此,《青海之书》中曾用这样的文字描述青海:“如果你爱一个人,就让他去青海吧!美丽的江河、绮丽的景致、纯正的民俗在充盈他内心的同时,能让他走进一个洁净、高蹈、阔远的时空;如果你不爱一个人,那你建议他去青海吧!恶劣的气候、危险的环境、高原反应带来的不适、语言不通带来的隔阻感等,让他永远有种被遗弃在一个陌生的、恐惧的世界里的感觉。”(花木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