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体育社团立足改革良性发展 无需扬鞭自奋蹄
(本网记者 王柯岚 通讯员 安才旦)青海体育社团组织在经历了20世纪末的“振荡期”后,在新的发展时期迎来了蓬勃发展的浪潮,尤其是近两年来,在全民健身上升为国家战略、国务院和省政府出台加快发展体育产业政策的利好条件下,各个体育社团组织“思变”、“求通”,在改革中获得新发展。
2015年初,青海省体育总会作为全省最大的体育社团组织再时隔24年后进行了换届。新一届体育总会增补了新的“血液”,使其专业性更强,社会代表性更广,拉开了体育社团改革的大幕。
继省体育总会之后,省足球协会、省自行车协会、省羽毛球协会等陆续换届调整。社会体育指导员协会在培训骨干、指导健身、参与比赛活动中发挥了“立交桥”的作用,短短一年时间,我省社会体育指导员人数增加到6000余名。截止目前,我省省级行业体育协会、单项体育协会已达55个,会员(成员)人数逐年增加。仅2015年,组织承办全国性的比赛20余次,组织参加省内外比赛活动2200人(次)。省体育总会被中国游泳协会授予“(2010-2015年)全国冬泳活动优秀团体会员”省桥牌协会荣获“中国桥牌30年优秀单位”的称号。涌现出了年过古稀而为健身气功协会操劳的冯明海、王亚男,热衷于体育摔柔软项目的党外人士范增成,兢兢业业为协会谋发展的企业家张玉福等一批优秀协会人才。
随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的加快,人们对体育的多元化需求在不断增加,渴望增加更多的“获得感”;加之体育产业、足球改革等政策措施的出台为体育社会组织的萌生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生态土壤”;省体育局、省体育总会坚持深化改革,不断推进政社分离、管办分离,释放了体育改革的“红利”;社会体育组织破除“等、靠、要”的思想,抓住机遇,主动作为,担当社会责任,自觉发挥政府与百姓之间的桥梁、纽带和骨干作用,这些都是我省体育社团组织不断地快速发展的原因。
“骏马自知前程远,无需扬鞭自奋蹄”。全民健身意义深远,体育产业前景诱人,作为体育事业“橄榄球”的中间部分,体育社团组织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