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维营销力推青海全域旅游——我省加快推进文化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纪略(二)

04.12.2015  13:13
      “清清的山,蓝蓝的海,高天上流云映花开,遥远的青海,一路欢歌向世界走来……

  天籁般的音乐响起,2015年一场场“快闪”亮相青海湖畔,惊艳了人们的眼球。庄严静谧的青海湖,在歌唱、在轻舞、在诉说。

  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在山的大美、水的大美、天的大美之间,青海,以高原的博大、大漠的广袤、河谷的富庶打造了一张张文化旅游相映成辉的“金名片”。

  “十二五”以来,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旅游业发展,全省上下紧紧围绕建设高原旅游名省的奋斗目标,旅游业迎来“井喷式”发展,丰富了大美青海品牌的内涵,扩展了大美青海旅游的外延。成绩的取得,是我省旅游业注重顶层设计、项目建设、优化环境的结果,也是注重宣传推介,品牌影响力不断提升,侧重文化与旅游营销立体深入融合的结果。

   多维营销模式融合——青海全域旅游推广进入全媒时代

  有人说,2015年的青海“好热”,因为它借势互联网立体营销,向世界打开美丽的大门;

  有人说,2015年的青海“好火”,因为它整装齐备蓄势而发,向世人撩开神秘的面纱。

  “十二五”时期,是全省经济社会稳健发展的五年,也是青海文化旅游站在稳稳的发展大平台,不断贯通营销融合通道,走向更加富含深意的黄金发展期。

  这五年,借助青洽会、藏毯展、环湖赛、清食展等展会和赛事平台,青海大方“请进来”,加大旅游品牌、景区景点宣传力度,连续多年举办文化旅游节,推动多产业多领域融合发展,打造“生态文明”之旅;

  这五年,青海大步“走出去”,组团开展大美青海日本行、广东万人游青海、高铁旅游推介会等宣传活动,策划涉及了丝绸之路南线、唐蕃古道、玉树康巴风情等10条旅游精品线路,成为全国重要旅游目的地和旅游热点地区;

  这五年,以察汗河、鹞子沟、百里油菜花海、卓尔山等景区为依托,我省打造的“丝绸之路227线旅游合作联盟”已成为游客必选的黄金线路;

  这五年,青海旅游宣传推广不断更新“面孔”,展开高密度的宣传营销攻势,在央视推出“大美青海”旅游宣传片,在主要客源地市场投放公交站点广告,积极拓展重点客源市场,拓展高铁和丝绸之路沿线客源市场。积极与民航等部门合作,巩固和拓展新兴客源市场;

  进入“智旅时代”,互联网+旅游的迅猛发展正在颠覆传统旅游业的格局。由此,不仅为青海旅游注入新的活水,也为旅游业转型升级带来了新机遇。2015年,省旅游局与携程旅行网、腾讯科技公司签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多方在青海旅游领域新产品研发、现有产品转型升级、目的地官方旗舰店等方面展开合作,为游客提供便利的购买途径和智慧化的服务体验。青海旅游新产品形态、新生产方式和新消费模式应运而生。

  青海湖景区无线wifi统一免费开放,在游客集中区域信号无缝覆盖已达到100%。游客可扫描二维码加入青海湖旅游微信,通过微信了解景区票价、景点介绍、游玩线路、游乐项目和温馨提示等所有旅游信息。

   文化元素立体融合——青海大景区建设软硬实力同向增进

  文化是旅游之魂,营销是旅游之魄。叫响大美青海,其营销重点在于“激活”人们的感知。

  若说从前的青海“”是以单一的自然景观吸引游客,那么近几年的青海旅游“”,则以延伸旅游业态链条、赋予景观人文气息为发力点,将文化之魂与营销之魄巧妙结合,发挥文化资源禀赋优势而形成的可持续长效机制。

  如果说得天独厚的人文资源优势,为青海发展旅游业增进了“硬实力”。那么,文化元素立体融合构建的优势营销,则为大美青海打造特色文化旅游产业集群增进了“软实力”。

  在大美青海这片高天阔土,既有格萨尔、热贡艺术、花儿、康巴风情为代表的传统文化,也有以柳湾彩陶、喇家遗址为代表的历史符号,山水文化、历史文化、民族文化、红色文化资源元素正在被植入旅游的各个环节。

  在大美青海描绘的“十三五”蓝图中,生态文化旅游、体育与健身延伸旅游链、宗教地域文化旅游、互联网+旅游等立体融合的前瞻构思,正在渗入青海大景区建设层层领域。

  全省第六次旅游发展大会给出青海文化旅游发展“新蓝本”:未来五年,我省将整合宣传营销资源,完善政府主导、企业联手、媒体跟进的营销机制,构建全媒体时代的立体营销网格。

  大力开展智慧营销,充分利用微博、微信、微电影、APP客户端等新兴媒体,提高宣传营销的现代感和亲和力,形成多渠道、高密度的叠加效应。积极拓宽客源市场,充分利用青洽会、环湖赛等展会和赛事平台,积极推介精品线路和重点景区,举办专题推介,吸引游客纷至沓来。

  同时,争取扩大开放区域,加大与国际旅游组织合作力度,巩固日韩、东南亚、丝绸之路沿线国家等传统客源市场,开拓中东欧、北美等客源市场,扩大国际旅游市场份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