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出土中国最早青铜镜
齐家文化,是我国青铜时代早期具有代表性的文化形态,在我省的黄河沿岸及其支流都有分布。目前,我国出土最早的青铜镜,是我省海南藏族自治州贵南县尕马台遗址出土的背面铸有七星纹的青铜镜。这面直径8.9厘米、厚0.3厘米、重109克的青铜镜,在中国青铜镜史上弥足珍贵。
1977,考古龙羊峡
青海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长任晓燕曾参与过贵南尕马台遗址的考古发掘工作。当时她是北京大学历史系考古专业的一名学生,这是她的第一次考古实践。
“这次考古发掘工作,是为了配合龙羊峡水库施工工程。”任晓燕所长说。为了更好地开展库区内文物保护和考古发掘工作,1977年4月,由省文化局、水电部第四工程局、海西州文卫局、海南县与共和县革委会、青海省考古队与北京大学历史系考古专业联合举办了龙羊峡工程亦工亦农考古短训班,参加短训班的有北京大学历史系考古专业的教员、76届28名学生以及专兼职文物考古工作者和亦工亦农学员有六十余人。
“本次短训班的教学工作,主要由北京大学历史系考古专业教师李仰松、赵朝红、高崇文、钱潭江承担,负责教学工作的还有青海省考古队队长赵生琛。经过三个月的短训,学员们被分为五组,对尕马台遗址展开为时两个月的考古发掘。1977年9月,考古发掘工作结束,我们撤到共和县集中整理出土文物,完成考古发掘实习报告。”任晓燕所长回忆。
七星纹青铜镜来自西方?
这次考古发掘工作中,考古工作者在尕马台遗址共开探方65个,揭露面积1626平方米,共发掘齐家文化竖穴土坑墓葬43座,瓮棺葬1座。随着清理工作的逐步开展,随葬品的种类被一一确定:彩陶罐、粗陶盆、海贝、骨珠、绿松石、铜泡等,这批丰富的文化遗物,不仅让在地下埋葬了4000年的文化重见天日,无疑也将为黄河上游史前文化增添极为重要的实物资料。
任晓燕回忆道:“此次共发掘齐家文化墓葬44座,墓葬排列不规整,无明显规律可循,但分布较均匀。发掘时,M25号墓中发现一具完整的男性尸体,七星纹青铜镜就挂在墓主人的胸部。根据M25号墓出土的大量同时期的随葬品判断,这是一面齐家文化的青铜镜。”
中国考古研究所副研究馆员赵信对这面七星纹青铜镜赞誉有加,他曾在《中国最早的铜镜》一文中,详细描述自己的观感:“由于时间太久全部锈蚀。可喜的是镜背面纹饰还比较清晰,有两匝凸弦纹,其间饰有七角星的图案,角和角之间留有斜线纹。镜背中间有圆形拱钮,已损坏。”
记者从青海省考古研究所了解到,通过分析尕马台出土铜器的形制特点,推断制作简单的各类环状器及铜泡的产地可能属于甘青地区本土制作;然而,从七星纹青铜镜的形制及七星花纹分析,有可能属外来物品。七星纹青铜镜是一件有柄镜,不过镜柄属木质,更为原始,甚朽未能保存至今。比对其他地区的考古学文化,有柄镜显然不属于中原地区铜镜形制,而是巴克特里亚地区铜镜的典型风格;而且星状纹饰,见于巴克特里亚等地出土的年代更早的遗物之上。以此可以推断,尕马台七星纹铜镜应与巴克特里亚地区铜镜属于同一系统,属西方文化外来品。
岁月如风。如今,重新打量青海远古先民曾经创造的文明时,七星纹铜镜以其蕴藏的独特文化密码,给了我们无限可能的想象。四千年前,东西方文化曾经在共和盆地尕马台一带交融相汇,印证着齐家文化与欧亚草原早期青铜文化之间存在着文化接触、交流或相互影响,遥想四千年前的青海地区,应该不会是一片寂寞之地!
沟通天地的媒介?
采访中,记者得知,尕马台出土的铜器数量较多,除七星纹青铜镜外,还有铜环、指环、手镯、铜泡等小件装饰品。这批铜器的器形种类均具有便携式特点,表现出了较强的游牧民族特点,可见共和盆地的齐家文化受到游牧文化很深的影响。七星纹铜镜属合范铸造,工艺已摆脱了原始状态,代表了这一时期手工业生产的最高水平;小件铜环等则多为锻打而成,说明热锻与铸造在当时均已作为成型工艺而使用。
赵信先生认为,七星纹青铜镜出土时是挂在墓主人胸部,可以推测青铜镜乃墓主人生前喜爱之物,也有可能是墓主人身份的象征,“在尕马台发掘的墓葬中,只有M25号墓中发现了青铜镜,正所谓‘物以稀为贵’,这说明虽然当时已出现冶铜技术,但作为代表较高制作工艺的青铜镜也并非人人能得以拥有,这不仅是早期共和地区先民已拥有了审美意识的萌芽,更有可能是氏族权力的象征。”
中国科学院李虎候研究员曾对七星纹铜镜的成分进行了非破坏性鉴定。通过鉴定,七星纹青铜镜的铜锡比为1比0.096(含锡约8.8%),与后期成熟的青铜镜合金相比,含铜比例较高,而含锡较低,可能是我国铜镜起始阶段合金配比比较原始的表现;也可能不一定是用来照面的铜镜,因为这种合金配比,镜面并不白亮,可能是巫师等特定人员用来沟通天地的媒介。
虽然七星纹青铜镜主人的身份已然成谜,但是,审美意识、贫富分化、生产力发展水平……当一系列符号被串联在一起时,我们可以推测的是,四千年前在青海高原上曾绽放过盛极一时的文明之花。青海先民曾经在这里过着农业发展、手工制造业发达的稳定生活,并且在甘青地区,率先迈入文明社会的门槛。 (郭晓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