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医改开出好“药方”

10.02.2017  22:17

  不久前,因消化道出血,青海省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桥头镇低保户张占奎住进了医院,没交一分钱,仅凭一张医保卡就办好了住院手续;出院时结算,基本医保、大病保险、城乡医疗救助等报销了1.26万元,张占奎个人只掏1400元。像张占奎一样,青海已有超过100万名患者享受到了“先住院、后结算”带来的便利。

  七年医改,青海从试点探索、单项突破转向系统配套、全面推进,多项改革走在了西部乃至全国前列。

  公立医院综合改革是青海医改的重头戏。2012年,青海在全省71所县级公立医院开展综合改革;2015年实现了市州级公立医院改革全覆盖;2016年,全省所有省级公立医院和部队、行业医院综合改革全面开展。

  “公立医院改革的核心,是推进药物零差率销售和医疗服务价格改革。”青海省医改办相关负责人介绍,去年5月1日起,青海所有省级公立医院全部取消药品加成,实行零差率销售。海东市马厂村的王树英患有胃病,每个月要吃5种药,“现在每个月药费少了近300元。”

  在试点基础上,2016年青海省全面开展医疗服务价格改革,适当提高技术含量高的医疗服务价格标准,降低检验、检查等项目价格标准,医疗服务项目由4049种调整到9714种。从去年11月10日起,青海成为全国第一个实行新版医疗服务价格项目规范的省份。

  针对大医院人满为患、小医院门可罗雀的现象,青海推进分级诊疗制度,让群众看得起病看得好病:下沉大医院优质资源,完善3个省级区域医联体,各市州组建1至2个医联体;提升基层医务人员能力,为基层补充全科医生170人,县级公立医院补充本科以上医学专门人才1900多人。

  数据显示,青海省居民个人卫生费用支出占比由2008年的33.01%下降到了2015年的23.61%,城乡居民医保参保率从66%提高到了98%以上,政策范围内住院费用报付比例由37.7%提高到了78%。

                                                                                                                                              (摘自2月9日人民日报第1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