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品牌,自信站在这舞台——中国国际有机食品博览会走笔

29.05.2016  10:48

  时下的上海潮气微熏,第十届中国国际有机食品博览会的热度,一如申城的天气般日渐升温,在国内外每一台精心布设的展位上,来自四面八方的客商们目光挑剔,细细打量着能让自己中意的“有机”品牌。无疑,作为高大陆上的那一片“净土”,青海的有机食品受到垂青,可谓名副其实。

  参展两天来,我省展位上,故事在接二连三地发生着。

   “小”展位上的“大”布局

  忙里偷闲,圆桌旁落座后,省绿色食品办公室副主任黄江武谈起了这“大”与“小”之间蕴含的文章。

  如果说在10年前第一届中国国际有机食品博览会上,青海单一的认证品种、寒酸的食品包装和锁在深闺无人知的尴尬,像极了一个没见过世面的小姑娘。

  那以后的每一届展会上,学习、学习、再学习,让我们渐渐弥补了产品“酒香也怕巷子深”的不足;成长、成长、再成长,让我们坚韧面对“竞争永远是残酷的”这个现实。

  再看看今天,上海世博展览馆里青海的特装展位和琳琅满目的有机食品,从精深加工到真空热收缩包装再到建立食品溯源平台和设立在北上广的专卖店、实体店和体验店,10年后,青海有机食品——这个曾经腼腆羞涩的小姑娘如今已出落得落落大方。

  再看看整个展厅,青海的品牌已颇具实力,受到广泛关注,让我们自信于在有机畜牧业的发展和牦牛肉和藏细羊的品牌经营上,今后会有更大的作为,黄江武说。

   今天不努力“学习”,明天将会为贫困买单

  连日来,玉树藏族自治州的“调研团”不知疲倦地穿梭在数十个国内外展位前,看看这儿,问问那儿,他们的困惑源于“玉树牦牛”、“扎什加羊”、“玉树黑青稞”等等质量上乘的有机食品为何卖不上一个好价钱?

  这个带着种种问号前来取经的团队,由玉树州农牧局副调研员郭青率队,曲麻莱、称多、治多、囊谦四县农牧局的一把手组团,他们在每一个展位上虚心求教的态度,如同一个个学生。

  面对高寒、边远、闭塞、贫穷的先天条件;面对作为三江源生态保护核心区,产业选择空间日渐萎缩的现实状况;面对传统产业发展缓慢的劣势,畜牧业要发展,牧民要增收,根本出路就在于创新,不论是传统产业改造升级也好,新兴产业培育发展也罢,离开创新都没有出路,我们必须汲取经验,树立创新意识,否则只能接受贫穷这个严酷的现实,在听取了我省参展企业的经验介绍后,郭青这样说道。

  没想到青海有机畜牧业发展如此之快,为“家乡”点赞,为“家乡”叫好

  如梦般令人难以置信的是,我省展厅迎来了两位特殊的来访者,他们是77岁高龄的陶发宏老人和他76岁的妻子单慧娟。

  两位老人是地地道道的上海人,均毕业于曾经声名赫赫的湟源牧校,毕业后分配到泽库县畜牧草原站工作,这一呆就是33年。

  一天前,从电视上看到青海展团参加博览会的新闻,特别是泽库县还设有展位的消息后,两位畜牧业战线的老前辈兴奋了一个晚上,相约一定要去看看青海的展位,了解了解泽库畜牧业发展的情况。

  一大早,老人的女儿开车送他们到了地铁站,乘13号地铁,从上海最西头的嘉定区赶到最东头的世博馆,买门票进入展厅。他们笑着,说着,看着,围着青海展位转了一圈又一圈,直到工作人员留意到他们带着上海口音的青海话和不时蹦出的藏语词汇时,大家才亲切地围拢在一起,听他们细说从前。

  他们骄傲地称青海是自己的“家乡”,谈到不知今生还能不能重回青海时不禁热泪盈眶,他们伸出大拇指夸泽库的藏细羊好,果洛的牦牛肉好,青海的有机畜牧业发展得好。

  这三个“好”字,道出了两位老人的心声,道出了他们对这片净土的依恋,道出了对青海有机食品走向世界最为情真意切的期盼!(姚斌)

 

国家10.49亿支持我省启动实施教育强国推进工程
  今年以来,按照省委省政府安排部署,省发展改革委紧抓“十四五”开局机遇,围绕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新时代目标,科学谋划项目储备,主动加强汇报衔接,全力以赴争取中央专项资金,支持教育领域基础设施建设。经积极争取,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下达我省教育强国推进工程2021年中央预算内投资10.人民政府
甘青两省政协就推动兰西城市群建设开展联合调研
  8月2日至6日,青海省政协应甘肃省政协的邀请,人民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