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大力创建国家生态旅游示范省

30.11.2017  22:05

美丽视野

到2020年,力争建成8个国家级生态旅游示范区,15个省级生态旅游示范区,10个国家级重点生态旅游目的地——

为充分发挥青海独特生态优势,实现建成"生态强省"和"旅游名省"的战略目标,我省于本月出台实施《创建生态旅游示范省工作方案》。

方案》明确,以三江源国家公园体制改革试点为契机,将创建国家级生态旅游示范省作为"十三五"期间全省旅游业发展的重点和推进旅游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抓手,以建立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长效机制为主线,将生态文明理念贯穿生态旅游发展各环节,构建生态旅游产品体系,提升生态旅游服务水平,将绿水青山转换为金山银山,力争到2020年,将青海省建设成为国家生态旅游示范省。

根据创建原则,我省将坚持保护优先,绿色发展。把创建生态旅游示范省作为全省推进生态文明先行区、循环经济发展先行区建设的重要抓手,将保护生态旅游资源及其环境作为生态旅游开发的限制性前提,实行强度控制性开发与方式选择性开发,建立绿色发展机制,优化旅游设施、要素、功能布局与配置,引导绿色消费。坚持因地制宜,突出特色,注重差异化、特色化发展,突出青海特色,有序推进,打造具有生态特色、文化特色、产品特色、业态特色和服务特色的生态旅游示范省。

同时,加强区域合作,产业联动。积极推进区域之间生态旅游发展的协调合作,促进生态旅游与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的同步发展,融合发展。以发展生态旅游为平台,开辟绿色惠民新路径,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和吸纳就业,增加群众收入,帮助贫困人口通过发展旅游脱贫致富。并将改革发展,创新机制。适应生态旅游发展需要,推进旅游市场监管、旅游公共服务、旅游产业促进、旅游管理体制和配套制度等综合改革。

按照创建目标,到2020年,全省生态旅游产品、公共服务、法规标准、社区参与、科技与人才体系更加健全,生态文明理念更加深入人心,生态文明建设精神支撑更加有力,生态旅游相关产业链和企业群更加成熟。力争建成8个国家级生态旅游示范区和15个省级生态旅游示范区,建设10个国家级重点生态旅游目的地,提升生态旅游供给品质,初步将青海省建设成为国家级生态旅游示范省、国家生态文明旅游先行区和国际知名的生态旅游目的地,推动"大美青海"品牌享誉全国、走向世界。 (罗连军)

自然生态型A级景区创建在青率先推广

加快发展国家公园、风景名胜区、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湿地公园等重要生态保护地的生态旅游产品,持续推进全国生态旅游示范省创建、国家绿色旅游示范基地和旅游循环经济试点工作,根据《创建生态旅游示范省工作方案》,我省将率先探索制定推广自然生态型A级景区创建标准,依此创建一批充分体现自然生态环境和绿色发展的景区。

在创建中,我省将打造一批生态旅游精品,结合生态旅游资源、交通干线、主要城市等布局特点,我省将推动“重点生态旅游目的地”“生态旅游精品线路”“生态风景道”建设,全面提升青海生态旅游综合服务供给能力。积极推进生态观光型旅游向生态体验型旅游转变,增加生态旅游的参与性、娱乐性,丰富生态旅游精品内容。

打造重点生态旅游目的地。充分利用独特的高原风光,突出生态特色和少数民族民居的优雅舒适风格,建设完善青海湖、可可西里、三江源、坎布拉、格尔木昆仑山、贵德黄河、互助北山、门源仙米、茶卡盐湖、大通老爷山—鹞子沟、都兰阿拉克湖、德令哈尕海、乌兰都兰湖、天峻布哈河、祁连牛心山—卓尔山等重点生态旅游目的地,实现由过去传统的“点”向片区发展转变,由单一的观光旅游向度假休闲游相结合转变。

打造生态旅游精品线路。完善以自然生态与人文精神完美结合的以清凉、健康、生态、人文、旅游为丰富内涵的环西宁夏都旅游圈;以青藏铁路为纽带,以大旅游的思路开发青藏高原独特的历史文化、雄浑的山河湖泊、丰富的高原生态、浓郁的民族风情、神秘的宗教文化等旅游精品的青藏铁路旅游中线;以祁连山沿线的自然风光和浓郁的民族风情为主的祁连风光旅游北线;深入挖掘玉树高原奇特的自然景观和特色文化,重点开发观光、生态、科考、猎奇、探险、登山等旅游产品的唐蕃古道旅游南线。

打造生态风景道。依托交通总体布局,按照景观优美、体验性强、距离适度、带动性大等要求,以既有国道、省道为基础,加强各类生态旅游资源的有机衔接,打造祁连山风景道(青海门源、祁连—甘肃民乐、张掖)与三江源风景道(西宁市、海北州、海南州、果洛州玛多县、玉树市)两条国家生态风景道。按照主题化、精品化原则,加强生态风景道沿线资源环境保护,营造景观空间,完善游憩服务设施,建立安全救援体系,优化交通管理,实现道路从单一的交通功能向交通、美学、游憩和保护等复合功能的转变。

积极培育新业态。推动生态旅游业与信息咨询、文化创意、影视娱乐、会展博览等现代服务业互动发展。充分挖掘自然与人文生态资源,推出一批高水准人文生态演艺节目。推进环西宁冰雪旅游区建设,开发冰雪运动、冰雪观光和民俗风情综合旅游项目。依托西宁市城南新区、贵德、祁连、海晏、大柴旦、玉树等温泉旅游资源,开发温泉疗养项目。依托海东平安富硒资源,大力发展富硒旅游产品研发。依托盐湖资源,打造茶卡盐浴养生小镇,开发养生娱乐生态观光旅游产品。开发中藏蒙医药特色体验、养生度假旅游线路和产品。(罗连军)

行游情报

来青旅游,可享生态住宿

生态住宿,听起来高大上的旅游元素,正在青海彰显。记者近日从省旅游发展委获悉,我省在未来几年,将坚持可持续利用、节能节约的原则,引导生态低碳消费,积极探索生态住宿发展的新模式和新途径。

据悉,我省围绕创建国家生态旅游示范省,将加强宾馆的生态品牌、文化建设,提高生态产品、生态服务、生态营销和生态管理水平,实现经济高效、安全健康、环境友好发展。采取减量化、再循环、有偿使用等方式,加强对一次性用品的管理。加强宾馆生态知识、生态技能的培训,强化管理层和员工的生态意识,提高系统管理水平和生态服务技能。倡导绿色消费,加强绿色饭店认证和管理。逐步在重点生态旅游目的地普及绿色饭店。加强管理者和员工的绿色经营管理意识、能力及素质提升。提供符合环保要求的、高质量的产品,节约能源、资源,减少排放和环境污染,提升绿色饭店经营观念和运作方式。

同时,将加强国际市场推广,与相关国家和国际组织结成联盟,提升青海绿色饭店的国际形象。(罗连军)

145个游客服务中心将落地全省

到2020年,全省将建成145个游客(散客)服务中心。近日出台实施的《创建生态旅游示范省工作方案》明确,我省将多措并举,进一步完善生态旅游集散与咨询服务体系。

根据当前全省旅游服务系统格局,我省将加快市州、县两级旅游集散中心建设,分级设立旅游集散中心、旅游咨询点。到2020年,全省建成145个游客(散客)服务中心(其中,新建及改造15个年均接待游客300万人次以上的旅游目的地城市游客服务中心、新建及改造60个重点旅游县市区游客服务中心、新建25个景区游客服务中心);在州市中心城区、重点旅游县市区、3A级以上景区、重点生态旅游村镇以及火车站、汽车站等游客集聚区,规划建设一批生态旅游咨询服务中心(站点);在全省高速公路、高等级公路、旅游交通环线新建和改造提升200个游客休息站点。

同时,我省还将在重点旅游城市出入口、车站和生态旅游景区、宾馆饭店、城市主要道路、游客主要集散区域,充分把握地域特点,结合国家关于公共标识规定的建设标准和要求,规范完善生态旅游标识和服务指引标志,建设体现多样性、规范性、人性化、生态性、地域特色性的生态旅游标识系统。(罗连军)

旅途牧歌

青海成最受读者喜爱的旅游目的地

近日,2017年《中国国家旅游》年度旅游榜单揭晓。我省凭借着秀美的自然风光、独特的人文情怀、深厚的历史渊源、完善的旅游基础配套服务、良好的旅游环境深受读者喜爱,荣获2017年度《中国国家旅游》最受读者喜爱的旅游目的地。

据悉,以“新时代发现·共享”为主题的2017年《中国国家旅游》榜单评选活动,由《中国国家旅游》杂志社主办。今年的榜单基于对中国旅游市场品牌、产品、规划方向、发展前景、游客体验等综合数据的全方位研究。统计分析出精英读者的阅读反馈及评分,并参照性价比、独特性、可靠性、成长性和受欢迎程度等数据指标,以旅游目的地、景区、酒店、旅游商品、旅游体验平台及旅游周边服务机构等为对象,评选出“最受读者喜爱的境外旅游目的地”、“最佳度假旅游目的地”、“最佳生态旅游目的地”等20多个奖项。其中,共有来自国内外的100多家旅游目的地、酒店、主题公园、旅游商品品牌等获得此次年度大奖。

近年来,我省旅游着眼于全域旅游发展,围绕“持续打造大美青海,努力建成旅游名省”战略目标和构建“一圈三线三廊道三板块”的旅游发展格局,坚持问题导向,全省旅游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加快,旅游接待、服务、保障水平有效提升、农业旅游、工业旅游、乡村旅游、旅游演艺、民俗文化体验、自驾车旅游、康养旅游等传统和新兴旅游业态转型升级,旅游产业发展势头良好,“大美青海”旅游品牌美誉度增强。本次“最受读者喜爱的旅游目的地”奖项的获得,更是说明大美青海旅游业正在更好更快的发展,不断以更美好的姿态向世人展示着美轮美奂的青海印象、青海风采,深受游客认可。

此次评选出的“2017年度《中国国家旅游》榜单”将这一年来旅游行业的优秀品牌面向全社会进行隆重的推荐和权威认证,对整个旅游行业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金玥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