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巧用“三法”推进“放管服”改革
在全面深化公安改革中,青海省公安机关深入推进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改革,着力在放权上求精准、在监管上求实效、在服务上求提升,用扎扎实实的改革成效为经济社会发展凝聚起强大动力,以看得见、摸得着的成效增进人民群众的改革获得感。
紧紧围绕公安行政管理改革,持续在简政放权、规范用权上下功夫。
一是“简审”惠民。近年来,青海省公安机关全面推进行政审批事项改革,将31项行政许可进行下放、调整、取消和暂缓实施,现行保留行政审批事项10项,均系法律、法规明文规定确需保留,下放调整率达81.5%。同时,编制行政权力清单、责任清单,并通过政府门户网站全面向社会公开,主动接受群众监督。
二是放权利民。将C类驾驶人考试管理权限下放到县级车管所,实现驾考工作“州、市、县一体化、服务社会化”。依法通过公开招标程序选定社会化考场,以政府购买服务方式使用社会化考场,明确符合条件的单位和个人均可申办驾驶人考试社会化场地。目前,全省已有近20个社会化考场投入使用。
三是“减证”便民。按照公安部等12个部门的规定要求,对居民有效身份证件完全能够证明的公民姓名、曾用名等9类事项以及户口薄能够证明的户口迁移情况等5类情况,明确不再开具相关证明等,让群众办事更便捷。
青海省公安机关全力推进“双随机一公开”监管改革,努力提高监管效能,不断优化市场环境。
一是坚持依法监管。按照“法无授权不可为,法定职责必须为”的原则,对涉及治安、消防、网安等部门行使执法和监管事项的法律、法规和规章进行全面梳理,公布《随机抽查事项清单》,明确抽查依据、主体、内容、方式等,建立了对娱乐场所和特种行业、保安服务业、民用枪支弹药从业单位、爆破作业单位、单位履行消防安全职责5项抽查事项清单,建立了涉及本单位、本系统市场主体“名录库”和执法检查人员“名录库”,实现执法对象和检查人员全覆盖,并对两个“名录库”实行动态管理,确保监管对象齐全、监管人员到位、监管事项合法。
二是坚持公正高效。根据经济社会发展和监管领域实际情况,合理确定随机抽查比例和频次,对不同类型的监督对象分别采取适当的随机抽查方法。今年以来,抽查消防安全重点单位2809家,抽查率89.95%;抽查非消防安全重点单位6216家,占抽查总数的71.38%,责令“三停”单位213家;抽查网吧3056家次,口头警告206家次,处罚95家次,查处黑网吧1家。
三是坚持公开透明。对娱乐场所和特种行业抽查结果,及时向被抽查对象所在地工商、文化等部门进行通报,通过吊销其许可证件、纳入信用体系档案、发布公众平台等方式,形成有效震慑。对消防安全随机抽查结果,联合省安监、工商、住建等部门建立火灾隐患抄告曝光机制,将检查发现的重大火灾隐患和典型消防违法行为定期在互联网公布。
青海省公安机关紧紧抓住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积极探索创新公共服务方式,先后推出31项便民利民举措。
一是充分释放改革红利。推进“网上公安局”“网上警务室”“网上交管业务办事服务大厅”和智能手机APP服务等建设,全省42个县级公安机关通过手机客户端和微信公众号,把报警求助、政策咨询、办事办证、防范宣传等多种服务从窗口延伸到网上、掌上。改进机动车号牌制作业务,规范号牌发放程序,号牌选号扩大至“50选1”,实现车牌号码无截留整段发放,成为全国第一批启用新选号系统的省份。建成“互联网+青海公安出入境公众服务”平台,实现了预约办证、双向速递港澳旅游再次签注申请、办证进度查询等业务办理。推行驾驶人考试网上预约报名,在“12123手机APP”和互联网开通驾驶人考试网上预约服务,2017年初至今驾驶证考试约考总人数达52万人次。
二是全力缩短服务半径。西宁、海东市公安机关利用中国人保公司、机动车4S店等“网点辐射广、服务质量高、双休日不休息、节假日专人值守”的服务特点,搭建车管便民服务站,跨部门代办车管业务工作。目前,两市分别已建设成22个和5个便民服务站。推进居民身份证异地办理业务,实现居民身份证省内异地办理到跨省异地办理、汉文证件办理到双语证件办理的双创新,全省居民身份证跨省异地受理窗口增至105个,今年共办理省内异地居民身份证8670张,办理跨省异地证5464张。
三是真诚回应群众期待。持续推进户籍制度改革,以省政府办公厅名义印发《关于解决无户口人员登记户口问题的实施意见》和《青海省居住证实施办法》。积极推进道路交通事故快处快赔中心建设,在西宁等多地成立交通事故快速处理保险理赔服务中心22家,对符合条件的轻微财产损失交通事故实行快处快赔和“一站式”服务。为实现藏区牧民群众的“驾考梦”,深入推广机动车驾驶人藏语语音考试工作,全省藏区均已开通驾驶人藏语语音考试系统,共举行藏语语音考试900余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