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拉面产业转型升级正当时
青海新闻网讯
编者按: 任何产业发展到一定的阶段时,都会遇到升级换代的机遇与难题。互联网时代,随着各行业的交融频繁和商业模式的不断创新,最大的竞争对手住往不是同行,而是半路杀出的跨界“打劫”者。在这种大环境下,产业欲升级换代,是需要具有远大视野和强大魄力的。跳出本行看本行、他行之策为我用。对已经初具规模的青海拉面产业而言,当下除了品牌化管理和产业链打造,或许还有一条大道可探,就是设计股权分配和激励模式及着手资本化运作布局。
一个拉面产业,年创综合收入200多亿。(2016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到青海代表团参加审议时,询问青海拉面的由来和经营拉面人员等情况,并对青海拉面经济表示肯定),这在全国餐饮业里并不多见。然而,随着拉面产业的规模扩大、知名度的提升,以及商业模式的创新与餐饮业的转型升级,青海拉面产业也走到了升级换代的十字路口。
青海拉面全国开花
三十年前,迫于生计,勤劳的化隆人走出大山,率先用一碗拉面闯天下,吹响了青海拉面产业的号角。如今,青海拉面在全国各地开花,全省拉面人在全国280多个城市开办经营拉面店近3万家,从业人员近20万人,每年创造经济收入和带动从业人员收入达200多亿元。甚至将青海的拉面推向了国际,在东南亚及周边国家和地区开办拉面店。
让青海拉面人同样自豪的是,从当年借助“兰州牛肉面”的牌子“出海”,到今天拥有自己的品牌,青海拉面人在品牌建设上也硕果累累。至今,“循化撒拉人家”和“化隆牛肉面”已被国家工商总局商标局核准注册,成为我省的知名拉面品牌。同时在连锁经营、打造产业链上也有所布局。
而这些骄人的成绩,除了成千上万拉面人的拼搏,还得益于政府的多方扶持。去年年初,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等部门联合又出台《关于进一步推动青海拉面经济发展促进就业创业的实施意见》,就加速“青海拉面”扩面、提档、升级,推动拉面经济品牌化、特色化、连锁化发展和奖励等作出规定,以持续推动拉面经济做大做强。
拉面经济亟待升级
对于青海的拉面经济,青海民族大学工商管理学院副院长、 MBA中心主任李毅也在长期关注与研究中心主任李毅也在长期关注与研究。 在他看来, 拉面经济转型升级迫在眉睫。
李毅认为,拉面经济已成为青海,尤其是化隆等地的产业支柱,但目前面临着发展瓶颈,主要体现在“兰州牛肉拉面”的外在竞争和品牌不强、管理滞后等内在弊端。“几万青海拉面人以近三十年的努力,把‘兰州牛肉拉面’品牌推向了全国,目前仍有不少青海拉面馆在使用‘兰州牛肉拉面’‘西北牛肉拉面’等招牌。”李毅说,“随着兰州官方对假冒‘兰州牛肉拉面’品牌的拉面馆‘打假’的推进,品牌影响力较弱已成为青海拉面的短板。”
让李毅担忧的还有青海拉面当下的经营模式,家庭作坊式的发展模式已经不适应当前拉面经济发展的需要。“前有强敌(兰州拉面),后有追兵(其他餐饮企业),这样的局面,倒逼我们必须加强拉面品牌建设,这既是一种挑战,又是一次自我革新的良机!”
但李毅同时也表示,青海拉面经济在转型升级上其实已占尽了天时、地利、人和。天时为青海发现4000年前的喇家第一碗面条、习总书记之问;地利为已占领全国280多个城市;人和为青海拉面人心齐,肯吃苦,已有18万人投身拉面产业。
李毅建议,青海拉面应打响“天下第一碗面”的品牌,以拉面产业为龙头,带动其上下游的牦牛和藏羊养殖、菜籽油、蔬菜基地、厨具用具加工、物流配送等一系列相关产业发展,逐步形成以拉面原料为主的农副产品生产、加工、制造、配送等完整产业链,开辟青海牛羊肉和土特产品直供直销的绿色通道。同时形成品牌化管理和电商模式创新,促使青海拉面规模化、品牌化、战略化,并借助“一带一路”的建设,为青海拉面走出国门提供发展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