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提速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发展
经济聚焦
深化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发展,是国家立足于制造强国战略目标,应对经济发展新常态,做出的前瞻性、战略性的部署。
基于对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发展内涵的深刻理解和对融合发展重要性、紧迫性的清晰认识,顺应以互联网和制造业深度融合为核心的新一轮制造革命潮流,科学制定和准确把握青海融合发展的方向、目标和重点,对促进全省制造业转型升级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发展意义重大
目前,全球制造业处于数字转型新阶段。如何面对诸多挑战,加快提升我国制造业中高端竞争能力,进而推动我国从制造大国走向制造强国,是当前一项重要任务。
纵观全球信息技术发展已实现突飞猛进。人工智能、云计算、大数据、区块链、虚拟现实等信息技术与设计、制造等生产关键环节的深度融合催生了各类生产和管理的智能化应用,这势必将掀起新一轮产业发展热潮。
与此同时,制造业也发生了深刻的变革。创建公共平台、优化创新创业环境、抢占标准规范先导权、构建法治和公共治理框架等成为国际制造业发展特点。
我国制造业正处于历史发展的拐点上,而对于我省这样一个经济欠发达的地区,更是如此。提速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有利于我省实现跨越式发展。
目前,我省生态地位极其重要,加快信息化和制造业融合发展,有利于提高生态环境保护的质量和效益,推动绿色发展。并且,我省缺少相关制造业人才,互联网与制造业的融合有利于通过互联网获取优质的智力支持,应用先进的科技成果,有效支撑我省制造业发展至行业尖端。
我省制造业专家认为,青海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发展尚处于起步阶段,需要进一步加强数字化、网络化基础,重点在新建项目上,通过先进技术和系统解决方案整体引进的方式开展融合发展项目的布局,打造我省引领示范的样板。与此同时,以典型龙头企业为基础,探索新材料、新能源等优势产业融合创新转型和做大做强的新模式新途径,成为我省制造业发展的新“机遇”。
我省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发展的新现状
近年来,我省从创新工作机制、强化政策研究、推动示范引领、夯实产业基础、注重开放合作等方面多措并举,大力推进新一代信息技术在制造业的渗透融合。
先后出台了推进物联网发展、信息化推进工业经济转型升级和提质增效、工业企业两化融合发展水平评估等一系列政策措施,为指导我省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发展实践奠定了政策基础,提供了动能。
据统计,截至2016年12月底,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发展水平得分35.04,环比上升0.81,整体处于单项覆盖阶段。其中,信息基础设施和信息系统建设阶段企业占比7.6%,起步建设阶段企业占比20.4%,单项覆盖阶段企业占比38.2%,集成提升阶段企业占比22.3%,创新突破阶段企业占比11.5%。
从企业信息化基础环境来看。我省企业信息化基础环境平均得分29.65分。设立首席信息官(CIO)的企业占比12.7%;设立专门信息化职能部门的企业占比36.3%;制定信息化专项规划的企业占比36.3%。企业信息化从业人员合计1623人,从岗位归属来看,企业信息化管理人员共702人、占比43.25%,运维人员共592人、占比36.48%,研发人员共329人、占比20.27%。
从企业信息化应用水平来看。企业数字化研发设计工具普及率为10.2%、环比上升1.3,关键工序数控化率为42.02%、环比下降0.94,生产装备数控化率为56.87%、环比上升0.68,采购环节使用电子商务的企业占比24.8%、环比下降0.2,电子商务采购额占企业采购额比重0.87%、环比下降0.28,销售环节使用电子商务的企业占比19.1%、环比上升0.5,电子商务销售额占企业销售额比重2%、环比下降0.18。
从上述三部分信息化数据可以看到,我省企业对信息化重视度逐步增加,信息化融合水平也在快速发展。
值得骄傲的是西北最大、我省首个国家级IDC数据中心——中国移动高原大数据中心已投入使用。西北唯一、我省首个大数据灾备中心——柴达木云数据中心(青藏高原数据灾备中心)已正式挂牌,青海联通、清华大学、浪潮等大数据中心项目亦在抓紧实施。软件服务业加快发展,我省在海东工业园布局建设了信息产业园,以应用软件、嵌入式软件、数字内容加工处理为主体的园区集聚和辐射效应不断显现。《盐湖资源综合利用信息一体化项目》、《基于物联网技术的大型并网光伏电站智能化监控管理系统》、《智慧矿山安全生产信息系统》、《青海工业企业数据采集分析平台》等一批两化融合重点项目完成研发并投入应用,源创、金智等一批软件服务企业发展壮大,为我省工业企业两化融合提供了本地化的软件服务支撑。
另外,截至2016年11月底,装备制造行业两化融合发展水平得分55.68,继钢铁行业排名第一后排名第2位。装备制造业信息化发展势头迅猛,企业间形成了一种良性竞争,纷纷抢登信息化的“光荣榜”:
青海盐湖工业股份有限公司《安全生产综合管理系统项目》等4个项目入选国家级首批信息化促进安全生产重点推进项目;亚洲硅业列为全国首批信息化促进节能减排试点示范重点关注企业;西宁特钢等10户企业确定为国家级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试点企业;黄河水电新能源等5户企业被确定为省级两化融合贯标试点企业;中铝青海分公司等5户企业成为全国工业信息化运行形势指数企;西部矿业股份有限公司被工信部等国家九部委确定为全国软件正版化工作示范单位;量具刃具等34户企业被树立为全省两化融合示范企业,信息化在推动我省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等方面发挥出巨大的倍增和带动效应。
我省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发展新重点
准确把握深化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发展的趋势,立足青海制造产业发现现状,围绕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的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通过三个产业基础、建设三个示范基地、培育四类典型企业、实施四项示范项目、打造四个服务平台、落实六项配套措施,成为了加快推动全省工业经济转型升级、提质增效的重点。
据省经济和信息化委负责人介绍,我省今年加快推进了宽带数据网络、光网络的覆盖应用和优化升级,实施光网园区、数字工厂、无线车间等工业企业信息化基础设施改造,建设工业大数据、工业云、工业互联网等示范应用项目,加快向综合信息服务提供商转型。
此外,我省还支持集成电路用硅片、铝基电容器、印制电路板(PCB)、可穿戴电子产品、消费电子产品配件等电子信息制造产业链延伸项目。围绕工业企业信息化需求,支持开展工业应用软件、嵌入式软件、互联网解决方案研发和应用实施;支持信息技术服务企业,面向我省工业企业提供工控软件测试、信息系统集成、运行维护、设备租赁托管等信息技术服务,提供信息化规划咨询、项目可研、人才培训、产权保护等信息咨询服务,提供在线支付、电子认证、社交平台等网络信息服务,提供风险评估、安全防护、容灾备份、数据恢复、等级保护测评等信息安全服务。
从世界来看,我国兼具“制造业大国”和“互联网大国”,将制造业与信息化融合发展优势显现,青海虽信息化基础薄弱,但在国家强大后盾的支持下和自身的努力下,想必发展制造业与信息化互融会有所突破,且制造业效益倍增。(芈 峤)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