辉煌十二五·青海故事:牧民多杰才旦的新技能

13.12.2015  09:39

  “下个月我要去西藏,想把手工藏毯的制作技术学明白。”一看到刚察县农牧民就业技能培训中心主任才本加,多杰才旦放下手上的剪刀,迫不及待地开口说道。

  “都联系好了?看来你是尝到咱们农牧民技能培训的甜头了。”才本加回头对记者说:“听完他的故事,你就知道我们县上农牧民技能培训的作用了。”

  多杰才旦的故事要从2007年说起。为了方便孩子上学,这一年,家住泉吉乡扎苏合村的多杰才旦带着妻儿搬到县城。在租来的房子里安顿好了之后,自己就去工地上当起了小工,每个月有2000元左右的收入。在忙碌的生活中,时间不断向前推移,2012年初,多杰才旦突然接到了村里的电话——县里要给农牧民办培训班了,让他赶紧去报名。因为多杰才旦一直有一个心愿,想上厨师培训班,再自己开个饭馆。

  5月份,多杰才旦成了刚察县农牧民就业培训班的第一批学生。在培训班上,原本想学厨师的他听了一堂动物标本制作课之后,一下子来了兴趣,这些用他再熟悉不过的动物皮毛做成的标本,一个个栩栩如生,他二话不说就报了名。

  5个月之后,学有所成的多杰才旦一回到家便跃跃欲试。随着作品越来越多,知道他手艺的人也越来越多,渐渐地,有不少人上门购买。当自己做的第一个小绵羊的标本卖了200元钱时,这个之前一直靠干力气活吃饭的牧民惊讶地合不拢嘴。“以前在工地上,这得辛辛苦苦干两三天。”

  2013年底,多杰才旦拿出自己积攒的3万元,在刚察县扶贫产业示范园注册成立了龙凤呈祥民俗文化产品开发有限责任公司。“我这间厂房就是政府帮助解决的,不仅不收房租,还减免了一半暖气费用。要不然,这么大的铺面,在县城的租金至少得1000元。”

  在政府的扶持下,多杰才旦的创业路可以说是顺风顺水。2014年,他接到县里的通知,带着自己的20多件作品参加了“青洽会”。短短几天,让这个藏族老板收获颇丰。不仅带去的20多件标本销售一空,还为自己的公司打开了市场。“很多客商对我的标本感兴趣,而我也学到了别人在销售、包装等方面的经验。

  果然,回来不久,多杰才旦就接到了玉树博物馆的电话,签下了一笔大订单。

  说话间,牧民洛布风尘仆仆地走进了厂房。“材料我都买回来了。”打完招呼,便在自己的位置上开始了自己的工作。在来公司上班之前,洛布一直靠给别人放羊为生。在经过培训掌握了标本制作的技术之后,月收入有1800元。而多杰才旦其他的9名员工,也个个都接受过标本制作的专门培训。

  才本加说,培训中心与多杰才旦达成了协议,每一期培训班结束后,都会安排学员在他的公司实习,实习期满,多杰才旦可以选择优秀的学员留下来工作。这不但解决了我们一部分学员的就业问题,也让他的团队更加专业。

  来自吉尔孟乡秀脑麻村的罗巴在去年2月份参加了培训班之后,便一直在多杰才旦的公司上班。“以前在家放羊,现在每个月都有了固定的收入,这个月我能拿到3000多元呢。”罗巴告诉记者。

  刚察县这种“授人以渔”的扶贫方式,让不少贫困农牧民走上了脱贫增收的道路。去年一年,多杰才旦靠着自己的这门制作动物标本的手艺赚到了30万元。如今,有车有房的他不仅实现了自己的创业梦想,也为一批刚察草原牧民提供了就业机会。他的成功,是刚察县一大批参加农牧民技能培训之后走上致富路的缩影。

  2014年,刚察县通过项目资金扶持、公开招聘、举办企业用工签约会等措施,着力解决高校毕业生、下岗失业人员和剩余劳动力等重点人群就业。为126名创业人员及2家专业合作社发放小额贷款1203万元。引导农牧区劳动力转移就业4225人(次),实现劳务收入3000万元。今年,刚察县继续加大农牧民劳动力转移培训,力争新增转移农牧区劳动力4200人次,实现劳务收入3000万元。

  “近几年来,我们不断加大农牧民培训工作力度,从2012年开始,全县累计举办培训班77期,参加培训人数4500人,其中2920人实现转移就业。农牧民参加所有培训项目完全是免费的。下一步,我们打算按照学员的需求增加培训项目,继续扩大规模。”才本加说。

  才本加已经和多杰才旦商量好了,等多杰才旦从西藏学成归来,就邀请他去培训中心当老师,把编织藏毯这门技术,教给更多的农牧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