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文化自信的三个维度(下)
青海文化遗产丰富多样,文化形态独特典型,在全国乃至世界都有重要影响,除3个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之外,又先后设立了土族文化(互助)、德都蒙古文化(海西)、撒拉族文化(循化)3个省级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土族、撒拉族是我省独有的少数民族,也属于人口较少民族范畴。
土族文化(互助)生态保护实验区于2017年1月设立,这是青海省设立的第一个省级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土族以古代鲜卑吐谷浑人为源,以蒙元时期融入的蒙古人为重要补充并吸收汉、藏等民族成分及其文化因素而逐步形成。土族文化集中表现在土族人的宗教信仰、语言、民族服饰、习俗礼仪、口传古籍等方面。土族的婚礼、轮子秋、花儿、饮食、服饰、建筑、文学、刺绣等文化形态都别具特色。互助土族自治县申报的“拉仁布与吉门索”“花儿(丹麻土族花儿会)”“土族婚礼”,“土族轮子秋”等文化形态,先后入选第一批、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土族文化,是人们长期的经验总结并传承下来的,是人们物质和精神的综合体,是民族历史的有声记忆和鲜活承载,对教育后人、陶冶情操、鼓舞人心、净化灵魂、促进土族和谐发展发挥着重要作用。对文学、音乐、美术、工艺、民俗、历史、伦理、人类学等学科门类都有很高的学术研究价值。撒拉族文化(循化)生态保护实验区于2017年初设立。循化撒拉族自治县位于黄河上游河谷地区,黄河南岸古文化遗存丰富,是我国古代文明的发祥地之一。撒拉族自元代定居循化以来,经过数百年的发展,成为中华民族大家庭中独具特色的一个民族,在与青藏高原各民族共生共荣、相互影响的过程中,创造出了别具一格的撒拉族文化。循化撒拉族的建筑文化丰富多样,其中篱笆楼、循化西路红军革命旧址和撒拉族清真寺古建筑群,并列为三大撒拉族古建筑文化珍宝。撒拉族婚礼程序独特,迄今还保留着敬献“羊背子”等古老的突厥民族婚礼习俗,是研究突厥古代文化的活化石。2006年5月20日,撒拉族婚礼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撒拉族的文化遗产和形态,内涵丰富、种类多样,在社会学、历史学、民族学、民俗学、建筑学、艺术学等众多学科领域,都有很高的保护利用价值。同时,创建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可有力促进当地经济发展,发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独特优势,培育特色文化产业,加快文旅融合发展,助推精准扶贫,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德都蒙古文化(海西)生态保护实验区于2017年8月设立。德都蒙古文化作为青藏高原独有的民族文化之一,保留着蒙古族原生态内容,历史积淀深厚,存续状态良好,非物质文化遗产集中。民间文学辉煌灿烂,代表作有英雄史诗《汗青格勒》,已经被国务院批准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神话传说多姿多彩,有《黄牛的神话》《史集》等。德都蒙古的传统医学,在诊断治疗方面都很有民族医疗特色,蒙医对创伤和接骨的治疗,尤有独到之处。《蒙医铜银烙疗法》《蒙医震动复位疗法》等已列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蒙古族雕刻,刺绣,银器等工艺,其艺术风格质朴而深厚。德都蒙古法律方面,有《青海卫拉特法典》,是德都蒙古文化遗产中最早的一部法律文献,此文献对于研究青海省和洛特蒙古族历史、文化以及蒙古族法律的发展进程都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青海是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文化的缩影地我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我国历史演进的这个特点,造就了我国各民族在分布上的交错杂居、文化上的兼收并蓄、经济上的相互依存、情感上的相互亲近,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谁也离不开谁的多元一体格局。在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中,“多元”不仅指的是民族成分的多元,还包括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多元。“一体”指的是各民族在长期的交往交流交融过程中形成的中华民族共同体。青海是历史形成的多民族地区,文化多样、宗教多元,不同价值观念、民族情感和文化心理有着漫长的碰撞历史,作为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多元民族文化共生共存是青海文化的本质特征,寓于中华民族文化的大图景之中,形神兼备,风采自成。
青海文化是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文化的缩影。青海有54个少数民族,少数民族人口287.48万人,占总人口的47.71%,仅次于西藏自治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世居的少数民族主要有藏族、回族、土族、撒拉族和蒙古族。长期以来,各民族和睦相处、水乳交融、相濡以沫,多民族、多宗教、多语言和美共荣,形成了多民族、多文化同处共存、彼此尊重,相互弥补、相互融合,共同发展乃至深度融合的大好景象,而这种多元文化有着中华文化的基本色彩,是多元一体中华民族大家庭的自然浓缩和典型缩影。
青海是中华民族关系史的“活化石”。青海作为多民族不断交汇的地方,青海的民族关系,实际上也是中华民族关系史的缩影。作为丝绸之路的重要节点,青海是农耕民族与游牧民族的贸易交汇地,是秦汉文化同西域文化的交融地,各民族繁衍生息,相互交融。在这里,人们可以看到许多民族,特别是一些西部的民族的演变过程。长期以来,青海地区各民族交错杂居,各民族文化相互影响、相互渗透和吸收,在培育、发展共识和认同中,实现了多元民族文化间的守望相助、和睦共生,为青海和谐社会建设发挥了重要作用。
青海是中华民族丰富的精神宝藏。在这片多民族聚居的沃土中,绽放着绚丽的多元文化之花,昆仑文化源远流长,宗教文化庄严神秘,农耕文化底蕴深厚,节庆文化异彩纷呈;青海“花儿”、塔尔寺“艺术三绝”、黄南热贡艺术、柳湾彩陶、都兰吐蕃大墓等无不彰显着青海先民的文明与智慧;唐卡、刺绣、剪纸、绘画、雕塑、皮影、银器、铜器、玉器等为代表的民间艺术品,无不呈现青海民族民间艺术的神秘、粗犷、成熟和庄重。青海是中国历史文化资源的重要宝库。
青海出土了大量的历史文物,其中,体现中国西部古代开放文化的都兰吐蕃墓群大遗址和体现远古人类灾难的(民和)喇家遗址,被先后评为“中国十大文物考古新发现”。在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中,青海省共调查登记不可移动文物6411处。全省43个县域普查单元全面按时完成了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各项目标和任务,启动率、调查率和覆盖率均为100%。一批具有地方特色、时代特点的古文化遗产,本土特色的乡村建筑、工业遗产等得到大量补充,极大地丰富了青海省文化遗产类型及内涵。其文化类型丰富多样,涉及古遗址、古墓葬、古建筑、石窟寺及石刻、工业遗产、文化线路、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等,现有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8处,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315处。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1座,省级历史文化名城3座。青海地面和地下文物非常丰富,就文化线路而言, “唐蕃古道”青海段占半壁江山,在丝绸之路经济带中青海的定位是重要节点和战略通道,在北方草原丝绸之路和河西走廊丝绸之路因战争而中断后,丝绸之路青海道兴盛了几百年,成为主要通道。就出土文物而言,全国到目前为止共出土了4件舞蹈纹盆,其中两件出自青海,一件出自甘肃武威,还有一件出土地不明,并流失到日本。这两件舞蹈纹盆都是国宝级的文物,其中五人舞蹈纹盆图片成为高中美术教材的封二内容,在中国美术史、舞蹈史上具有重要地位;另一件收藏在省博物馆。迄今为止,我国考古出土最早的(4000多年前)铜镜、冷兵器时代最大的武器——长矛均出自青海,西海郡出土的“虎符石匮”是全国首次发现的大型铭文石雕,“高原故宫”瞿昙寺、藏传佛教圣地隆务寺和塔尔寺都矗立在青海这块土地上。诸如此类的国宝级文物,青海还很多。
正是中华文化强烈的向心力,涵养了少数民族对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心灵认同。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言:“加强中华民族大团结,长远和根本的是增强文化认同,建设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积极培养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让优秀中华文化绽放时代光芒,滋养人民心灵,中华民族这个大家庭,就会焕发出深沉的休戚与共情怀、坚韧的守望相助意识、昂扬的同心共济精神。我们要通过各民族文化的交流互鉴,进一步打造独具青海特点的、各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赋予青海文化新的实质内涵,坚定文化自信,讲好青海故事,激发青海各族人民强烈的国家认同感和归属感,汇聚青海各民族强大的向心力和内聚力,形成各民族同心同德、同心同向、同心同行的强大合力,以谱写好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青海篇章。 (作者为省委党校一级巡视员、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