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有信心有决心打赢脱贫攻坚战

11.03.2016  08:47

  青海新闻网讯    曾经西宁市湟中县共和镇王家山村有个“光棍连”,全村600多人,30岁以上找不上媳妇的大龄青年有34名!

  如今,“光棍连”消失了,姑娘一个个嫁进来,许多外州县人还专程来到这里,打听房子卖不卖!

  走进王家山搬迁新村,映入眼帘的是整齐有序的农民新居、焕然一新的村容村貌、宽敞整洁的文化广场,处处彰显着新村新气象。村民家门口插着国旗,以此来表达对党和政府最真挚的谢意。

  从王家山村进入连绵群山之间、茫茫草原之上;从河湟谷地,到青南高原,再到柴达木盆地;在全省的每一个贫困区县,处处可以感受到脱贫攻坚的温度。

  预计到2019年青海省将实现整体脱贫任务!形势逼人,形势不等人。作为一个集西部欠发达地区、高原地区、民族地区和特困地区于一身的省份,青海任务尤其艰巨。

  2015年12月底青海省委召开扶贫开发工作会议,会上省委书记骆惠宁强调,脱贫攻坚不仅是一场经济仗,更是一场政治仗。我们要以习近平总书记扶贫开发战略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精神,切实担负起脱贫攻坚的政治责任,进一步动员全省力量,齐心协力打赢脱贫攻坚战,给党和人民交上满意答卷。省长郝鹏也指出,脱贫攻坚是最大的政治责任、最大的民生工程、最大的发展机遇,我们一定要充分认识脱贫攻坚的重要性、艰巨性和复杂性,切实增强政治责任感、使命感和紧迫感,只争朝夕,奋力拼搏,咬定目标,苦干实干,确保打好打赢这场硬仗。

  尽管困难重重,但是打赢这场脱贫攻坚战,我们有信心、有决心!我们的信心,来自于中央对扶贫开发工作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也来自于我省过去几年间在扶贫开发工作中打下的坚实基础和累积的经验。“十二五”期间,全省扶贫开发工作一步一个脚印,取得显著成效,全面完成“十二五”期间减贫100万人的目标任务。日前,记者走进农户家感受脱贫攻坚的温度,了解青海大地上的变化,从中探寻脱贫攻坚的“青海模式”。

   “十二五”

  全省减贫100万人

  青海省祁连县青阳沟村村民张富德这辈子辛辛苦苦盖了三次房子,但因为贫穷,盖起来的都是简陋的土坯房。

  如今老张年纪大了,眼瞅着没力气再盖房子了,反倒住进了砖瓦房。日前,阳光透过玻璃暖廊洒进来,满屋子都暖洋洋的。张富德的温暖,来自于我省的扶贫开发项目。

  ●减贫任务全面完成。2015年全省减少贫困人口20.1万人,至此,“十二五”期间减贫100万人的目标任务全面完成。

  ●收入水平大幅提升。全省贫困地区农牧民人均纯收入由2010年的3464元增加到2015年的6861元,年均增长14.7%,高于全省平均水平。

  ●资金投入大幅增长。全年落实各类扶贫资金55亿元,较上年增长71%,是历年来投入最多的一年。“十二五”期间,全省累计投入中央和省级财政专项扶贫资金95.18亿元,是“十一五”的3.3倍。

  ●政策倾斜力度加大。国务院扶贫办将我省纳入全国6个旅游扶贫试点省份、6个光伏扶贫试点省份、全国电商扶贫双百示范行动试点省份,大力推进扶贫试点工作。实施国家旅游扶贫试点项目53个;在8个县建设分布式光伏扶贫电站150兆瓦,带动8333户贫困户增收。

  ●专项扶贫成效显著。在全省368个贫困村实施整村推进产业发展项目,全面完成1942个“十二五”规划贫困村的整村推进任务;建设扶贫产业基地79个,“十二五”期间累计达到1274个;建设扶贫产业示范园15个。实施易地扶贫搬迁项目110个,搬迁安置13853户、59501人,“十二五”期间累计搬迁安置59247户、262697人。培训贫困劳力1.5万名、致富带头人1024名,资助“两后生”、贫困大学生9333名。“青春创业扶贫行动”带动6000名贫困大学生和青年就业创业。“十二五”期间累计培训贫困劳力4.21万名,资助“两后生”、贫困大学生5.8万名。

  ●行业扶贫和社会扶贫统筹推进。行业部门进一步加大政策和项目资金的倾斜支持力度,加快推进贫困地区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公共服务保障水平。全年落实各类社会扶贫资金8.01亿元。落实国际农发基金六盘山片区扶贫项目优惠贷款和赠款2.85亿元人民币。

  雨露计划点点滴滴润民心

  “多亏了政府给我们办的培训班,以前只知道围着锅台和农田转,现在有了手艺,生活比以前好太多了。”西宁市湟中县共和镇北村妇女殷得芳参加了村里的“雨露计划”培训班,学会了刺绣技术,她在家里就可以承接订单做刺绣活,靠着这个手艺,足不出户就可以挣到钱。

  【喜人成果】作为国家扶贫计划中的品牌,“雨露计划”通过扶持、引导和培训,提高贫困人口素质,增强其就业和创业能力,把人口压力转化为资源优势,成为加快贫困农民脱贫致富步伐的有效途径。去年以来,省扶贫局按照国务院扶贫办的工作部署,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创业就业工作要求,全省共安排“雨露计划”培训专项资金9900万元,不断加大“雨露计划”投入和工作创新力度,推动各项培训工作深入开展。

  ●短期技能培训促就业。投入资金3000万元,对全省15000名贫困家庭劳动力开展了汽车驾驶、民族歌舞、服装加工、旅游导游、机电维修、特种机械驾驶等30多个专业的短期技能培训。经过培训学员转移就业率保持在90%以上,稳定就业率保持在80%以上。

  ●职业学历教育补助为贫困家庭孩子雪中送炭。安排资金1600万元,其中300万元用于西宁、海东市2014年进入中高等职业学校的1000名贫困家庭学生,按照每生每年3000元的补助标准,继续予以补助;1300万元用于全省2015年新考入各类中高等职业学校的4333名贫困家庭学生补助。

  ●短期技能培训由人均补助1500元提高到2000元,职业学历教育补助人均补助标准达到3000元。通过加大投入,提高补助标准,增强激励效应,充分调动了贫困家庭劳动力和新成长劳动力参与“雨露计划”培训的积极性,提高了就业技能和增收能力。

  ●贫困大学生资助为梦想点燃希望之火。安排资金2000万元,对全省2015年秋季新入校的4000名建档立卡贫困户家庭子女,且就读于普通高等院校接受国民高等教育的全日制在校本(专)科学生和少数民族预科生予以补助。补助标准为:本科生每生补助6000元,专科生每生补助5000元(不包括就读于高等职业技术院校的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子女),少数民族预科生每生补助4000元。2015年,我省在做了大量调研的基础上,将贫困家庭子女新考入高等院校的本科、专科、少数民族预科生给予了补助,人均补助标准达到了5000元。

  ●“青春创业扶贫行动”搭建创业平台。针对贫困地区返乡大学生就业难的实际,安排创业项目担保金2000万元,贴息资金900万元,在全省开展了“青春创业扶贫行动”工作。安排专项扶贫资金作为大学生团队创业项目贷款担保金,引导银行按照5—10倍发放创业贷款,并由扶贫部门给予贷款贴息,各级团组织提供创业培训和“一对一”导师服务,扶持贫困地区大学生团队发展创业扶贫项目,为贫困地区毕业返乡大学生自主创业成才打造平台,推动了大学生创业就业工作和产业扶贫深入开展。

  ●截至去年年底,各地共计发放年度“青春创业扶贫行动”小额担保贷款176笔3282.6万元,扶持622名贫困地区大学生和青年开展创业就业,辐射带动贫困户172户。各地正在筛查审核的创业申请项目贷款350笔,申请贷款资金额度为12504万元。

  ●为贫困村培养致富“领头雁”。投入培训资金400万元,组织全省1000名农村牧区贫困村致富带头人,在青海省团校接受相关知识培训,拓宽了视野,提高了自身素质,辐射带动了贫困户脱贫致富。

  ●变“输血”为“造血”,授之以鱼,更要授之以渔。通过多种渠道,我省为农牧区创业青年提供了对外交流和成长的平台,一个全方位服务支持他们创业就业的工作体系已然形成。

   “五看法”

  精准识别贫困户

  精准扶贫的前提是精准识别,目前,我省精准识别贫困人口确定为52万。

  谁是真正贫困的?怎样才能结合实际,帮助贫困最突出的地区脱贫?我省致力于把扶贫之水真正浇在穷根上,首先做到了精准识别。“先看房、次看粮、再看学生郎,还要看技能强不强,最后看有没有残疾重病躺在床。”青海各级干部深入贫困地区调查摸底,全面掌握了贫困底数和分布状况,还总结出了一套对贫困户把脉问诊的“五看法”。

  扶贫有力度,更要有精度。越是啃“硬骨头”,越需要精准施策。2014年,青海与全国同步完成了贫困人口的精准识别和建档立卡工作,还为全省贫困人口的贫根病灶拍了一张“X光片”:缺发展资金的占30.78%,缺技术的占17.11%,缺劳动力的占12.34%……有了这张“X光片”,对症下药、靶向治疗变得更易操作。精准扶贫,我省充分发挥县级政府的主体作用,努力做到“一县一策”、“一户一式”,提高扶贫开发的精准性和有效性。因村制宜、因户施策,把工作做得更细、更实、更有针对性,让每一户困难群众都能如期脱贫。从“输血”扶贫到“造血”扶贫,我省教育扶贫深入推进,增收致富产业扶贫力量日益强盛,由分散式扶贫向集约化、规模化扶贫转变,由以村为单位扶贫向整个片区扶贫转变,由靠政府扶持向发动内力脱贫致富转变。

  今年要让11万人脱贫

  资源富省、经济穷省的现实,决定了青海扶贫开发必须在有限的条件下精准施策;地域辽阔,但群山阻隔,地形破碎,位置偏远,干同样的事,在青海往往需要付出十倍于人的成本和努力。

  今年是“十三五”开局之年,新一轮脱贫攻坚战我们将怎么打?

  【2016年目标】让贫困人口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3316元以上,实现6个贫困县摘帽、400个贫困村退出、11万贫困人口脱贫。

  【精准施策】今年,我省将重点开展产业扶贫和资产收益扶贫项目,计划在400个村实施产业扶贫和资产收益扶贫项目,在10个县建设扶贫产业园。重点开展易地扶贫搬迁工程,计划投入资金34.34亿元,采取集中安置和自主安置相结合的方式,在38个县(市)的582个村实施易地扶贫项目,搬迁安置2万户、7.8万人。重点开展金融扶贫工程,金融扶贫资金对激活贫困地区、贫困群众的“造血功能”至关重要。同时,还将重点开展教育培训工程、旅游扶贫工程、光伏扶贫工程、电商扶贫工程、贫困村互助资金工程、贫困村创业致富带头人培训工程、龙头企业带头工程等。

  种“特色产业树”结“致富果”

  我省要在广大农村“种下特色产业树”结出“致富果”。2016年我省计划在400个村实施产业扶贫和资产收益扶贫项目,在10个县建设扶贫产业园。

  【精彩样本】

  近年来,同德县松多村依托当地的特色优势产业,借助专项扶贫款,一方面做大做强传统种植养殖产业,一方面求突破求创新,培育新的后续产业,从而增加了村民的收入。

  【精准施策】

  ●在产业选择上,我省将在充分尊重贫困群众自主选择产业权利的基础上,强化产业脱贫精准度。对有劳动能力,但自身没有经营能力的贫困人口,通过扶持农牧民专业合作社和龙头企业,发展特色种养、民族手工、乡村旅游、特色文化等优势产业,强化贫困户的利益联结机制,通过扶持发展生产,实现就地脱贫。对发展产业选择和无经营能力的贫困户,可将扶贫资金通过量化折股的方式配置给贫困户,入股参加农林牧业龙头企业、农牧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牧场或互助资金组织,纳入旅游业、光伏业和扶贫产业园建设扶持范畴,实现资金收益脱贫。

  ●在扶持方式和标准上,将按户扶持改为按人扶持、按户实施项目,提高扶持标准,农区人均5400元,牧区人均6400元。每个产业园计划安排财政专项资金1500万元。

  ●在产业布局上,按照东部特色种养高效发展示范区、环湖农牧交错循环发展先行区、青南生态有机畜牧业保护发展区和沿黄冷水鱼养殖适度开发带的“三区一带”农牧业发展新格局,结合当地优势产业资源制定县域产业发展规划,大力发展县域经济,加快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支持发展农区畜牧业、设施农业、冷水渔业、中藏药材、生态畜牧业、农畜产品加工、饲草产业、民族文化、商贸物流、乡村旅游、光伏扶贫、拉面经济等重点产业。通过培育扶持专业合作社,提高群众组织化程度,实施产业化、集约化经营,将产业和劳动力资源优化合理配置,实现贫困群众多元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