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法治体育建设质速双提

02.05.2017  23:14

立行业规矩,体育活动有章可循;重法纪执行,体育工作秩序井然;转监管方式,体育市场更加活跃;强警示教育,营造体育法治文明环境;抓行风赛纪,反兴奋剂坚决彻底“零容忍”。

很多人认为,体育和法治似乎沾不上边儿。但很多人却不知道,在全省体育队伍建设中,正是因为各部门、各运动队能够严守“底线”,才能在国际国内大赛上争金夺银,争得荣誉。在省体育局局长张宁看来,运动员、教练员在比赛中争金夺银不但是自身价值的体现,更是国家形象、青海形象的体现,因此体育战线更应该架起公道正派的“天平线”,谱好履职尽责的“事业线”,筑牢严以律己的“警戒线”,把廉洁从政贯穿到体育工作各个环节。

“十三五”开局以来,我省体育工作将法治体育建设作为重点,在法规制度上“填空白”,在执法执纪上“加砝码”,在监督管理上“补短板”,体育法治体系建设节奏不断加快,依法治体的能力和水平逐步提高,可以说实现了质速双提。

赛事发展规矩先行

近年来我省体育赛事蓬勃发展,基本形成了以10项国际品牌赛事为重点、20项国家级品牌赛事为主干、上百项省级品牌赛事为一体的赛事活动体系。本着办特色体育赛事、高品质体育赛事、推动全民健身发展的体育赛事的原则,我省及时制定出台了《青海省体育赛事管理办法》和《青海省射击运动管理办法》,进一步明确赛事组织举办的种类、批准权限、管办责任等事项,取消商业性体育赛事的审批,弥补了体育赛事的法治空白。

修订、完善我省体育运动员、裁判员技术等级管理办法,出台了《青海省体育竞赛裁判员管理办法》,明确了体育竞赛裁判员资格认证权限,将部分项目认证权限下放至省级体育协会和我省高等院校,推进了技术等级“放权”,进一步规范了体育专业人才管理。针对近年来我省体育项目增多、资金量增加的新情况,制定出台《青海省体育专项资金使用管理办法》,使资金项目有来路、有去处、有轨道、有痕迹。同时,贯彻落实全民健身国家战略,结合我省实际,启动《青海省全民健身条例》立法前期工作。通过完善内部管理制度,制定并落实重大行政决策程序规定、重大行政性决策合法性审查制度等20余项管理措施,机关工作人员的规矩意识、纪律意识和法治意识不断增强。

工作有序先重法纪

上好新年伊始法治教育第一课,已经成为青海省体育局这些年来雷打不动的规矩和传统。进入新的普法周期,省体育局制定印发了《全省体育系统法治宣传教育第七个五年规划(2016—2020)》,加大对《体育法》《全民健身条例》《反兴奋剂条例》《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的宣传,及时组织学习新颁布的《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相关内容,扩大体育法治宣传面,增强体育参与人群的法治意识。

针对近年来体育设施、器材配建量快速增长,社团组织不断发展,体育经营场所逐年增加的特点,省体育局加大了对全省体育场馆、健身设施开放利用情况的执法检查力度,严格体育社团组织“建、办、检、换、撤”等重点管理环节,联合文化、旅游、工商等部门规范了体育健身和休闲的消费市场程序,增强了体育经营场所的安全生产管理水平。

同时,全系统培训力度也不断加大。对反兴奋剂基本知识、《经营高危险性体育项目许可管理办法》《中国滑雪场所管理规范》等专业性强的行业规定采取定期培训、现场教学推进的方式提高运用法规制度的技术水平。积极组织登山、游泳、体育科研人员参加省外各类专业培训,充实了执法、经营、监管人员队伍。注重学习运用《党章》《准则》和《条例》,加强全局系统作风纪律和党员干部队伍建设,净化了体育政治生态;在体育社团组织中建立党组织,发挥了党组织对体育社团的领导作用。

转变职能上下联动

去年开始,省体育局重新整理并完善了《青海省体育局行政权力清单》和《青海省体育局行政责任清单》,公开了主要职能、法定权限、实施主体、工作流程和责任追究等事项,使39项行政权力“在阳光下运行”,做到了有权必有责、用权受监督、违法受追究,用法治“理性”遏制权力“任性”。

推进政府职能转变,加大“放”的力度,增强“管”的能力,优化“服”的水平。全面完成省足协脱钩工作,实现足球项目的管办分离,此项工作走在全国前列。将足球、篮球、田径等部分运动项目的裁判员资格认证权限下放至省级体育协会和我省高等院校,取消商业性、群众性体育赛事的审批。加强事中事后监管,采取技术指导、备案存档、分批抽检、定期考核、追究问责等措施,实现了行政审批从“关卡式管理”到“全程式管理”的转变。

注重政策引导,发挥宏观调控功能,培育体育产业市场,体育公共服务产品更加丰富。制定出台了《青海省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实施意见》《青海省足球改革发展实施意见》《青海省全民健身实施计划(2016—2020年)》,编制了“十三五”体育事业和体育产业发展规划、公共体育设施建设规划、足球中长期发展规划和足球场地设施建设规划。引导扶持发展了28个体育服务综合体、7个体育产业园区、12个体育公园和户外运动基地、3个体育小镇。投放产业引导资金3000万元,带动了体育场馆、体育旅游、健身休闲、冰雪运动等重点项目达110项,总投资35亿元。全省参加徒步活动的人数超过70万,自行车骑行人数约70万,喜爱和参与射箭的人数达到100万,球类运动人数约50万,冰雪运动参与人数达到20万。骑行、徒步、滑雪、冰壶、游泳、户外拓展等活动日趋兴盛,带动了体育场馆、体育装备器材、体育培训等产业发展。

警示教育及时跟进

前不久,省体育局组织局机关全体干部职工、局属各单位班子成员参观了青海省女子强制隔离禁毒警示教育基地。大家在戒毒所干警带领下先后参观了干警工作区、教学区,学员的生活区、生产区、警示教育展馆以及医务室、图书室、心理咨询室、书画室、手工艺品展示室、体育健身场所,并观看了由学员自编自演的文艺演出。

走进干警工作区,了解了戒毒所干警的工作、生活情况,大家纷纷表示要学习他们良好的工作秩序,严谨的工作态度,优良的卫生环境,对干警们艰辛的工作发出了由衷的敬佩。

在警示教育展馆,大家仔细观看从鸦片战争到新中国的禁毒史展览,认真听干警们的讲解及相关法律知识的介绍。一幅幅图片,一张张图表,一件件实物,让每一位参观者对海洛因、大麻等传统意义上的毒品有了更直观的认识,对新型毒品有了更深刻的了解,对防毒知识和我国法律对毒品的管制有了更系统的了解。

反兴奋剂不折不扣

反兴奋剂工作是全省体育人坚守的底线和原则,时刻处于“高压态势”,坚决“零容忍”。

为进一步落实“1617”计划,全力备战第十三届全运会,净化竞技体育行业风气,省体育局始终坚持反兴奋剂工作的“三严”方针,把《2017年兴奋剂目录公告》作为今年我省体育系统反兴奋剂宣传教育工作第一课。

省体育局及时将国家体育总局、商务部、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海关总署、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五部门联合印发的《2017年兴奋剂目录公告》(公告第29号)印发至各训练单位和田径、足球等省级单项体育协会,并组织各相关单位集中学习兴奋剂目录。同时,结合全年竞赛任务,从备战第十三届全运会及准备第十七届省运会工作出发,从加强教育、从严管控,建立健全宣传教育、参赛资格准入、行踪信息报告、食品安全管理等工作机制入手,明确和强化运动员、教练员、队医、科研、管理及辅助人员在反兴奋剂工作中的责任,严防运动员发生食源性、药源性兴奋剂问题,确保反兴奋剂工作不留死角,将反兴奋剂工作贯穿体育执法、执裁始终,使《反兴奋剂条例》在赛场上落地,在运动员心中扎根。(王宥力 安才旦)

国家10.49亿支持我省启动实施教育强国推进工程
  今年以来,按照省委省政府安排部署,省发展改革委紧抓“十四五”开局机遇,围绕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新时代目标,科学谋划项目储备,主动加强汇报衔接,全力以赴争取中央专项资金,支持教育领域基础设施建设。经积极争取,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下达我省教育强国推进工程2021年中央预算内投资10.人民政府
甘青两省政协就推动兰西城市群建设开展联合调研
  8月2日至6日,青海省政协应甘肃省政协的邀请,人民政府
全省快递员群体交流座谈会召开
  8月6日,省总工会召开全省快递员群体交流座谈会,人民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