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迎二十大】青海湟源:传统非遗技艺有了新的“打开方式”
青海新闻网·大美青海客户端讯(记者 王瑞欣 报道)创新针绣方式、改进原始皮料、融入现代元素……走进青海省西宁市湟源县丹噶尔皮绣研制开发有限公司,绣娘手中的针线一上一下,熟练的针法在指尖跃动,一张张生动灵秀、栩栩如生的皮绣作品跃然眼前;公司的销售平台上,来自全国各地的订单接踵而至,传统非物质文化遗产与经济发展同频共振,这里给出了生动注解。
曾经的丹噶尔皮绣也面临鲜为人知、传承乏力的困境,而今天在长达十多年的持续挖掘、保护、继承和开发后,皮绣的艺术价值和经济价值开始走向“上坡路”,走进千家万户。传统技艺能再次焕发光彩,不仅得益于技艺者守住初心的那份热爱,更得益于优良的营商环境助力加码。
保护传承,绣女也有大梦想
“皮绣,顾名思义,是一种在各类皮张上进行刺绣、加工的手工艺术。湟源地处农牧区的交接地带,数千年来,各民族在这里集聚融合,各种文化在这里交流碰撞,皮绣在时间的浪潮中融汇了南北各地的绣法和技艺,形成了质朴而优美的艺术风格。”丹噶尔皮绣公司经理李永清介绍道。
但是由于历史、社会发展等因素影响,皮绣也经历了一次技艺近乎失传的“危机”。“当时坚持做皮绣的民间艺人越来越少,没有经济收入,皮绣只能是躺在博物馆里的‘睡美人’。”李永清告诉记者,年轻时她凭借着女性的细腻做起了裁缝,曾被皮绣上活灵活现的花鸟、动物走兽、人物肖像等深深吸引,对这种古法制作的刺绣充满了特殊的迷恋,当看到蕴含着劳动人民美好愿景的精美艺术品逐渐没落,她心里燃起了保护和传承皮绣技艺的念头。带着几个人,拿出手中的全部积蓄,当即成立了湟源县丹噶尔皮绣研制开发有限公司。
“当时像个‘愣头青’,一切都是从零开始,边摸索边改革,公司也只有几个人,皮绣制作又需要很长的周期,经营实在是很困难。”回忆起那段“折磨人”的经历,李永清说,税务部门的贴心服务是一抹暖色调。她说:“办理税务登记时我们不懂财税方面的知识,税务干部耐心地帮我们整理了需要的资料,从税种核定到领取税控设备和发票,全程都有专人负责跟进辅导,原本以为复杂的业务居然一路通畅。”
税惠助力,增添发展信心
从创立之初只有十几个人的小“作坊”,转变为如今拥有200多名“绣娘”和独立设计、制作、加工、销售生产链的成熟企业,十几年的坚守,成功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保护者和传承人,丹噶尔皮绣公司的规模在不断扩大。
凭借着高超的制作技艺和浓郁的地域特色,湟源皮绣在近几年的文旅融合中迅速“出圈”,越来越多的人将其选为赠送亲朋好友的佳品。“订单量越来越大,我既有看见能为更多人带去就业机会的欣喜,也有各类财税报表数据增多的焦虑。”李永清说,得知公司的申报疑问后,税务干部很快就回应了问题诉求,耐心讲解辅导,帮助公司顺利完成数据修改、申报更正。“公司发展初期,税务部门的贴心服务、个性化辅导给我们带来了安心和暖心。”她说。
增值税发票数据显示,2022年上半年,丹噶尔皮绣公司营业额达21.08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8%;2021年全年较之2011年,十年间增值税税负率总体下降3%。
坚守初心,在创新中寻找新方向
“皮绣制作,必须延续传统手工制作方式,掺杂任何现代化机械制造那就不是真正传统意义上的皮绣了,但是当前科技产业发达,机绣对我们的生产制作造成了强大的冲击。”意识到问题所在,李永清开始在如何将皮绣的文化宣传和推广给更多的群体上着手解决。她带领团队将传统牛皮、羊皮再加工、再创新,制成携带方便、触感柔软的底张,使其更容易保存,也容易上针;在传统绣法的基础上又融入堆绣、盘绣、跺绣、拉锁绣等针法,使皮绣作品更具立体感和观赏性。
“创新是最好的传承,使用是最好的保护。”如今,湟源皮绣不仅代表着人们对乡土的热爱、对美好生活的追求,更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成为青海省民俗文化的一大亮点。丹噶尔皮绣公司制作的湟源皮绣已经走向了世博会等大舞台,走向了千家万户,也带动了周边近千名妇女就业。
“能够把自己保护和传承皮绣的初衷做成现实,我感到很幸福,这份幸福离不开良好的税收营商环境。”李永清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