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洽会·人文青海的表达滕晓天:青海“花儿”香飘四海

21.06.2016  17:23
来源:海东时报

  简介

  滕晓天,笔名肖田,青海湟中县人。中国书画研究院理事,燕京书画院高级院士,青海省花儿研究会会长、江河源文化研究会理事,青海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专家工作委员会委员。曾发表小说、散文、诗歌、杂文、评论等百余篇。其书法作品在省内外多次获奖:荣获“首批全国文化和谐使者”称号、获最高终身奖“金飞鹰奖”、“中华汉学家艺术金奖”。专著《青海花儿话青海》,获青海省人民政府哲学社会科学奖和文学艺术创作奖;花儿著作《青海花儿唱青海》,获青海省人民政府建国60周年文学艺术创作奖。参与组织、编辑我省首部正式出版的花儿论文集和花儿创作集《青海花儿论集》、《青海花儿新篇》。

  我们知道,在河湟地区,“花儿”又叫“少年”,是中国民间文艺宝库中璀璨闪耀的明星。青海花儿,不仅创作数量惊人,而且文辞优美。在青海河湟地区,人人习唱“花儿”,个个能唱“花儿”,可谓名家辈出。青海“花儿”在民间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滕晓天自幼酷爱“花儿”,在翩翩少年时,就“花儿”不离口,他对“花儿”的挚爱使得他对“花儿”这一民间奇葩有着独到的见解。他毕生致力于青海“花儿”的研究与创作,通过带领“花儿”研究会成员,深刻挖掘青海“花儿”的悠久历史,丰富内涵,深入分析青海“花儿”中蕴藏的独特魅力和文化特色,在经过大量对比、借鉴以及研究后,发现了青海“花儿”的多方面价值,从而以“花儿”为媒介,为外界了解青海,进而了解“花儿“创建了一条新的知识链条。

  因为“花儿”,青海得到了这样的评价:“青海是花儿的海洋”,“青海是花儿的故乡”。“青海花儿”更是一本实实在在反映老百姓生活的百科全书。

  他曾说:“我是土生土长的青海人,自幼生活在湟水河畔,是乡亲们的帮助和支持,我才逐步有了今天的一些成绩。在我看来,人要时刻懂得感恩,于我而言,故乡的情,故乡的人,故乡的音,仿佛都历历在目,时时犹耳。因此,我要讴歌我的故乡,赞美我的故乡,宣传我的故乡,我要将余生精力都放在对‘花儿’的研究和探索上,通过不断完善,不断创新,搞好创作,做好宣传,传播青海花儿,传播青海特色文化,让凝结着老百姓情结,反映草根阶层丰富多彩生活的‘花儿’,成为真正意义上的文化之魂。”

  这是我国第一部研究“花儿”的专门词典。这部词典是以记录、收集流传于青海省境内的与“花儿”唱词和相关活动有关联的词、词组、俗语等为主,并附以“花儿”相照应,趣味横生,雅俗共赏。词典全方位显示了“花儿”多层次的社会功能,也填补了西北“花儿”研究和地方特色文化辞书的空白。这部词典是为青海打造“花儿”品牌,加大对国家级和世界级非遗文化“花儿”的传承与保护力度,深化研究,抢救和繁荣传统“花儿”文化,普及“花儿”知识而作的一次尝试。

  在城镇化背景下,如何做好花儿的保护与传承,是个值得持续性探索的新课题。探索,既要新,还要“深”,“深”能够体现高度和力度,体现准政策的参考度。本书以论述中心编辑框架选文章,根据所需,或选全文,或选局部,使其符合论述中心的要求,在增加信息量,开阔视野的前提下,努力做到创意新、布局新、内容新。全书共分六章三十二节,三十万字,力求努力做到老话题新面貌,以新面孔、新文字、新观点,展现研究的新成果。研究打破了地域的、民族的、宗教的、文化的、习俗的界限,展现了少见的拓展性、包容性、共融性和共荣性,是大西北花儿研究史上的首次联合,以“共”求发展求共进求传承,得到了兄弟省区专家学者们的大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