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盛夏的视觉盛宴

31.03.2017  11:52
来源:青海日报

  门源花海青林摄

  

  银盆盛金花

   暑期,我因孩子在青海工作,故从福建海峡西岸前来高原探亲,亲家西宁籍,邀我一道畅游门源,说门源百里油菜花正好绽放,其生态景观独具魅力,不去观览实实可惜。我年逾古稀,加上旅途劳顿,人很疲惫,但经这“花言巧语”一鼓动,也禁不住兴趣盎然,似少年般充满好奇,与家人一同赶往门源游览。

  “油菜吐芳华,千里尽金黄”、“菜花香,蜜蜂忙”,这是人们对祖国大西北油菜花景的美誉。农历七月,南方的油菜花早已销声匿迹,而青海的油菜花却开得正靓,据说门源的油菜花海尤其壮观。其西起青石嘴,东至玉隆滩,南到达坂山,北面盛放至祁连山东端的冷龙岭,形成冷龙岭之首岗什卡雪峰下的一大“金盆地”,亲家说岗什卡雪峰海拔5254米,终年白雪皑皑,圣洁高俊,盛夏时节放眼远望,雪峰恰如一只银盆,盛满了开放的金花,那种盛景,天下独有。

  门源处在苍茫辽阔的高原,我们沿途看到的重峦叠嶂的山岭坡地,也尽是黄金般富有层次感的油菜园,若说此时的门源就像被一张巨大的金箔裹了起来,金光闪烁,令人迷眼,实不为过。

  俗话说:读不如听,闻不如见。到达现场观赏,才真叫人饱眼福呢!笔者同主人一起登上观花台,放眼远眺,登时让你双眼惊艳不断,一种幸福感亦油然而生,彼时,台上语声鼎沸,热闹非凡,台下车水马龙,游人如织,眼里景象,一时难以用字词形容。

  七月的门源,被称为金色之源,的确名不虚传。你看,金色的山冈、金色的沟壑、金色的原野,这一切都是油菜花的杰作。眼前一望无垠的油菜花铺天盖野,把门源这块雪山冰峰下巨川涂染得金碧辉煌、金波荡漾。辽阔的田野上,处处可见蝶飞蜂舞,处处能闻花香扑鼻,微风仿佛把那油菜花的幽香打成了捆儿抛洒,洒得如云南傣族拨水节,让人周身淋湿,却美透心头、乐溢眉梢……

  一派震撼人心的农地胜景,使站在我身旁的亲家好友——他正是门源人,也兴高采烈像个导游似地解说起来:改革开放以来,这儿重科学种田,油菜花几经选优,以“个矮、早熟、抗逆”名闻遐迩,亩产由昔日的30公斤增到150公斤,翻了好几番,含油率已高达42%至48%。这里的油菜花不用农药,不受污染,保持原汁原味,所以特受欢迎……只见他如数家珍,说得眉开眼笑,掩不住对自己家乡的热爱之情。

  于是传有“门源油,遍地流”、“大旱九州,门源丰收”和“花海鸳鸯”等美誉,还有“人们都说门源油,香满了丝绸古道遍地流,哪知连天漫地的油菜花,一夜间开满了美丽姑娘的心头”等动人的歌声在流传,这诗情画意般的豪言美语,充分表达了门源人的豪情、欣喜与自信,这也正是我们华夏儿女自古以来酷爱乡土精神的可贵传承。

  在那遥远的地方

  盛夏时节,我们从西宁市区出发,前往青海湖景区观览。

  沿途尽是如茵草地,其高原草甸和蛰伏植被,如锦似缎,一派生机,令人入迷。车跑了两小时后,青海湖便进入视野。这里地处莽莽群山与盆地间,湖居盆地中央,那海水般湛蓝的湖水,因其面大且深,而显烟波浩淼,其洪波起伏,的确壮观。远望湖水,青青一片,近观湖水,清澈明净,风不大,浪却不小,可谓汹涌澎湃。据说风起云涌时,这里湖浪滔天,涛声撼地,就像不可驯服的猛兽,这猛烈粗犷的湖波,引得游客如醉如痴!

  时值盛夏,山头乌云一压,就会有雨,雨一停,天就晴,真是“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濛雨亦奇”。我每次从福建出发时,老家正暑气蒸腾,空调机日以继夜欢唱不停,出门穿件短袖衬衫就汗流浃背,但来青海作客,每晚都和当地人一样盖棉被,白天气温倒也不冷不热,不愧称之为夏都。

  虽有点高原反应,但环湖自然景观却让人兴致勃勃乐此不疲。一旁的小孙子看我受冷打喷嚏,劝我回去,我说:“看这迷人的景,心头热呼呼的,怎么舍得半途而废!”一句话,说得一家人都活跃了。看那湖畔,野花五彩缤纷,牦牛、黄牛、绵羊成群结队,有的在悠闲散步,有的在埋头吃草,忽时风吹草动,让人霎时就能欣赏到“风吹草低见牛羊”的迷人景象。

  金银滩草原的牛羊和旭日下牧羊女秀丽金边的衣裳,被誉为是永不褪色的草原风景。上世纪40年代,“西部歌王”王洛宾就在这样的情境中写出了那首响彻世界的情歌——《在那遥远的地方》,让无数浪漫的灵魂为之神往。尤为奇妙的是,油菜花一盛开,便绵延成百公里,放眼一望无际的油菜花,黄灿灿、金闪闪,连接那湛蓝的湖海,承接那蔚蓝的天际,一种几何形状的美,美不胜收,奇妙难言!

  湖中最著名的是西部的鸟岛,以岛上栖息无数鸟群而闻名中外。主人介绍,每年4月起,数以万计的斑头雁、鱼鸥、天鹅、鸬鹚等,从越冬地飞回这里产卵育雏,多时竟达十万余只,因湖中有丰富的鱼类,食物丰富,气候又好,这里便成了候鸟的乐园。放眼四周,那铺天盖地的精灵,有的翱翔于湖天之间,有的嬉戏于碧波之中,有的栖息于沙滩之上,熙熙攘攘,其乐无穷;岛上鸟巢遍野,鸟蛋遍地,让人无立足之地,其鸣声鼎沸,蔚为奇观,五花八门的鸟叫声委婉动听,让人仿佛来到了音乐殿堂。

  主人介绍说,每年5月至7月是游览青海湖的最佳季节。被称为青海湖母亲河的布哈河,由西岸而入,每年此季,溯流而上产卵的湟鱼,几乎把布哈河变成了一条向上游流淌着鱼群的河,水位因鱼群太多而涨起,追逐猎物的鸟儿在空中明显划出河流的走向,亦成一道奇观。

  青海湖还有海龙、海牛、海怪、海神(西王母)等一大串美丽传说,令人心神多了想像,附近倒淌河的故事尤为感人。我国的河流,大多是从西向东流的,而这里的河却由东往西流,故名倒淌河。关于这条河流,还有个千古不衰的历史故事——唐朝文成公主要远嫁藏王松赞干布,她路过此地时,眼见前面是一片茫茫草原、巍峨雪山,眼中景象,已然不是故土形态,她触景生情,伤感地痛哭起来,哭声感动了大地,引起河水共鸣,于是河水便向西倒流,伴着公主向西而行;又有另外一个传说,说文成公主思念故乡,悲上心头,泪流成河,本是“一江春水向东流”,而京城长安就在东,她不愿让在东边的亲人难过,便祈愿上天让河流改变方向,于是就有了这从东向西流的倒淌河。

  倒淌河,不仅蜿蜒曲奇,而且清澈见底,看上去宛如一道雨后彩虹落在草原上,该河入湖口的倒淌河镇,亦因历史传说而命名。其街上那古色古香、素雅幽静的藏式建筑与现代气息浓郁的楼阁相融一起,相映成辉;街上说藏话的人口中又夹杂着诸多汉语词儿,说汉话的,又不时夹杂着一些藏式倒装句……迥异的民族习俗,是如此奇特而又和谐统一,在此交通衢口上,形成了汉藏两族相互交流渗透的“倒淌河文化”,令人津津乐道又广为传颂。其文成公主庙,多少年来一直香火不断,酥油灯昼夜长明,前来朝拜的人络绎不绝,这,正是对汉藏两族情谊的最好诠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