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飞,为了大地的丰收美丽——青海省气象部门飞机人工增雨侧记
青海新闻网讯 (本网记者 朵海平 通讯员 金泉才 容锦盟 宋维嘉 张茂 摄影报道) 7月1日早晨6点,记者接到青海省人工影响天气办公室作业中心负责人张茂的电话:“根据省气象台会商结果和模式预报,上午10点钟左右我们将进行飞机人工增雨作业。”挂断电话,记者立即赶赴西宁曹家堡机场,体验青海省人工增雨作业飞机“空中国王350”人工增雨全过程。
据气象资料,5月1日以来,青海省东部农业区降水量为66.3毫米,较历年同期偏少近4成,加之6月中下旬天气晴好,无明显有效降水,大部分地区出现不同程度气象干旱。据省气候中心6月26日MCI干旱指数监测显示,平安、乐都、海晏、互助为特旱,湟源、尖扎、湟中、民和、循化为重旱,贵德、西宁为中旱,大通为轻旱。在一些浅山地区,干土层较厚,小麦、油菜等农作物缺水严重,长势受到影响。在合适天气条件下,开展人工增雨作业增加降水量,无疑会极大地缓解旱情,助力农业丰产丰收。
赶到机场时,天气阴沉,细雨已经开始飘落。青海省飞龙航空公司执行人工增雨任务的“空中国王350”机组和青海省人工影响天气办公室作业人员已经到位,各司其职,有条不紊地开展起飞前的准备工作。
“空中国王350”是青海省飞龙航空公司新近引进并完成先进人影设备改装后专门常年用于青海省东部农业区、三江源地区人工增雨等作业的高性能飞机。飞机上建设了高性能人工影响天气探测平台,加装了温度与液态含水量探测系统、催化剂播撒系统、北斗卫星地空数据传输系统并进行了高度集成,形成一体化任务操控平台,是人工影响天气高效作业和云物理科学探测的综合飞机平台。据机长王明介绍,该型飞机最大升限可达35000英尺,最大巡航速度561千米每小时,适应高海拔地区人工增雨作业,已经在青海省执行了上百次的人工增雨作业任务。
一切很熟练,十几分钟时间,作业人员很快就在经过特殊改装的机翼两侧下方加挂好48根类似管状的增雨“焰条”。在合适的高度、水汽、温度条件下,这些“焰条”在云层中播撒增雨催化剂,促使云层增加降水。
“增雨只是在天气条件适宜的情况下,通过播撒催化剂,增加降水量,如果没有云层、水汽条件,我们是无法实施增雨作业的。”张茂告诉记者。
“左右发动机?”“好!”“电压?”“好!”“客舱门?”“好!”……上午10时20分,机组工作人员正在紧张有序地做起飞前的工作。机长王明和飞行员小梁的配合严谨而默契。
一阵飞速滑行后,飞机呼啸升空。机舱比较窄,大概2米左右,长大约10米。人在里面,是无法完全伸直腰的,只有两个凳子,其余人只能坐到地板上,但相对比较舒适,除起飞时间外,人没有太大的不适感。
王明介绍,飞机在云层中颠簸属于正常现象,但是机身结冰的确是飞行的大敌。“空中国王350”飞机非常适合在高海拔地区飞行,在机身两侧安装有除冰装置,装置启动后,机身上的冰块很快被融化,不会存在飞机结冰情况,大大增强了飞机的安全性。另外,飞机机舱是密封增压的,身在其中的人员犹如坐在民航飞机之中,不会持续耳鸣,更不会存在高原反应。
“有天气过程时,我们基本上每天很早要从基地出发,吃饭休息没有什么规律,遇到连续作业时,深更半夜吃饭是正常的事情。”张茂说。
王明是山东青岛人,有着二十多年的飞行经验。现在他们机组是全年全天候待命开展人工增雨作业。他昨天到云南出差,为了不耽误作业,今早4点钟起床,赶6点钟飞机飞到西宁,早饭都没顾上吃就开始工作。他说,人工增雨是大事,对于他们来说,就是作战任务。能够为青海的农牧业生产和生态文明建设作出贡献感到非常高兴。
根据天气形势,在飞机起飞前,青海省人工影响天气办公室的指挥人员已经提前设计好了航线,飞行高度、经纬度、县域名称等清晰地显示在飞机北斗卫星地空数据传输系统显示屏上。
到飞行高度到6500米左右时,张茂和作业人员王恒开始操作点火系统,按下几个按钮后,悬挂在机翼下方的“焰条”开始点燃,喷射出火焰。外面乌云茫茫,火焰匀称而鲜艳,增雨催化剂就这样喷洒到了云层中。
“一个‘焰条’燃烧大概持续5至6分钟。我们根据云层厚度,来操控‘焰条’燃烧强度,尽量做到全程播撒。”张茂说。
“以前,我们是哪里有云就往哪里飞,作业不太科学,现在我们是来回‘回形针式’播撒,其中还要考虑到风速、风向、气流等因素,尽量做到不空飞。”王恒说。
互助、平安、湟源、海晏、共和、循化、化隆、民和——飞机飞过一个个青海省重点农业区,48个焰条,也逐渐烧尽。除了点燃焰条,每到一地,张茂和王恒还要人工做好粗略记录。
采访中了解到,与其他小型飞机不同,“空中国王350”增雨作业飞机计算机定位极其精准。在天上航行时需要按照空管部门特批的航点行进,只要将航点输入到计算机中,路线便立即形成了。飞机驾驶员只要控制好起落,其余便是飞机自己巡航“定速”。
2018年,根据青海省气象局对人工影响天气“做大做强,再铸辉煌”的要求,青海省人工影响天气办公室抓住每次天气过程,在东部农业区、环湖地区、三江源、黄河上游地区开展了助力农业生产、生态修复等为目的的人工增雨作业,目前已经飞行了46架次,有效增加了降水量。
13时30分左右,最后一根“焰条”燃烧完毕,飞机也到了降落的时候了。大约20分钟,飞机不断下降,穿过云层,平稳降落在曹家堡机场。此时,地面已是大雨倾盆。雨中,机组和作业人员又开始工作,拆除烟管,打扫卫生,加油,加装“焰条”——准备又一次的起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