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省玉树州灾后重建将绿色生态放在首位
09.05.2014 08:05
本文来源: 环保局厅
雪山绵延、空气稀薄、气候寒冷——玉树位于青藏高原腹地,是长江、黄河、澜沧江三大江河发源的“天上”之地。
2010年,一场突如其来的地震袭击了这片雪域高原。其后三年,在玉树展开了迄今为止人类在高海拔地区最大规模的灾后重建。
在生态极度脆弱,生态地位极其重要的玉树,怎样既做好重建,又保护好生态环境?这成为玉树重建中一道无法回避的考题。
在灾后重建如火如荼展开的同时,生态保护——也同时吹响集结号
“灾后重建不仅要使当地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上一个大台阶,还要使灾区的生态环境保护上一个大台阶。”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玉树的生态保护工作。
国务院《玉树灾后恢复重建总体规划》将规划区国土空间划分为生态保护区、适度重建区、综合发展区3个区,对各个区域要求按照生态环境的重要程度合理组织重建。其中对结古镇“高原生态型文化旅游城镇”的定位,对做好灾后重建期间的生态环境保护和修复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省委省政府积极响应,提出了“坚持保护与建设并举、环境整治和土地整理并重,走低碳重建之路”的总体思路。
玉树灾后重建全面启动以来,省重建现场指挥部和玉树藏族自治州州委州政府按照《总体规划》要求,编制完成了《环境影响评价专篇》,上报了《环境保护恢复重建需求计划》并得到支持。组织编报了《重建环境保护规划》,将灾区恢复重建环境监管业务用房、环境应急、环境监管达标建设等内容纳入《重建总体规划》。
三年来,按照规划实施了包括生态修复、环境整治、防灾减灾三个方面的93项生态环保方面的工程,总投资达6.14亿元。
——生态修复方面。生态修复工程33项,投资17487万元,已全部开工建设。造林绿化工程的总投资估算为1.51亿元,绿地面积为402.05公顷,占镇区面积的33.5%。原有林地148.62公顷,实际需绿化面积253.43公顷。受灾最为严重的结古镇扎西大同村林业防灾减灾体系恢复,玉树县草场围栏等重点项目已经全部完成。
——环境整治方面。环境整治工程7项,投资9751万元。环境应急能力建设与恢复工程、专项环境监测能力建设与恢复工程,以及环境监测、监察、信息达标建设工程等项目已经完工。垃圾填埋场、污水处理厂等重点项目已投入使用,项目及设备都属于全国一流水平。
——防灾减灾方面。防灾减灾工程51项,投资24008万元。玉树县结古镇地震台,以及州属六县的救灾物资储备库均已完工并投入使用使用。
本文来源: 环保局厅
09.05.2014 08:05
省委召开常委会会议 王建军主持
5月10日,省委召开常委会会议,水利厅
12.68亿元财政资金支持全省重大水利工程建设
我省集中力量推进一批全局性、战略性节水供水重大水利工程,近日省财政厅下达资金12.水利厅